上市公司违规与处罚情况数据及应用(1994-2024.5)

数据介绍

▪ 数据名称:上市公司违规与处罚情况

▪ 数据区间:1994-2024.5年

▪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公告,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公告。

▪ 数据说明:上市公司违规与处罚情况记录1994以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违规情况。具体包括违规事件ID、证券代码、处理文件日期、公告日期、证券简称、公司全称、公告发布机构、公告文件名称、处理文件编号、处理单位、违规类型、违规类型编码、违反的法律法规、违规年度、违规行为、处分措施、处罚总金额、上市公司是否违规 、处罚方式、处罚方式编码、处罚金额。等变量。

▪ 数据维度:企业层面

✔ 常用度:是数据市场中需求指标,是指该数据在经济管理类学术论文中使用频率。

✔ 稀缺度:是数据市场中供给指标,是指该数据在其他数据库的出现频率。

✔ 新颖度:是数据市场中生成指标,是指该数据在生成时方法新颖程度和工作量。

数据概览

文献速递

▪ 文献来源 

李晓慧,王彩,孙龙渊.中注协约谈监管对抑制公司违规的“补台”与“合奏”效应研究[J].会计研究,2022(03):159-173.

▪ 文献内容 :

文章以2012-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中注协约谈监管对抑制企业违规产生的溢出效应。实证研究发现:对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上市公司,中注协约谈监管能够发挥“补台效应”;对内部控制有效的上市公司,中注协约谈监管强度与企业内部控制能够发挥“合奏效应”,最终显著抑制这些企业的违规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中注协约谈监管的“补台效应”与“合奏效应”在民营企业和市场化进程较低地区更显著。文章揭示了利用内外监督合力来抑制企业违规行为的有效路径,也为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一直讨论和实践的“协调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做出细化解读和实证支撑。

▪ 研究假说:

首先,中注协约谈监管的风险提示,促使被约谈事务所更加关注那些内控缺陷公司的经营情况和风险领域。 其次,中注协约谈监管的专业分享,促使被约谈事务所提升揭示那些内控缺陷公司的违规行为的能力。 最后,中注协约谈监管的宣传效应,促使内控缺陷公司降低主动违规的动机。 综上,文章提出假设一 :

H1: 中注协约谈监管对内控缺陷公司发挥 “ 补台效应 ” ,抑制公司违规行为。

中注协约谈监管强度通过作用于会计师事务所,与有效的内部控制发挥 “ 合奏效应 ” ,抑制那些内控有效公司的违规行为。 尽管相对于内控缺陷公司,内控有效公司违规动机较低,中注协约谈监管并没有产生明显效果,但随着事务所被约谈次数增加,事务所被监管的强度增加,这种监管强度与企业有效的内部控制叠加在一起会 引发质的改变,发生 “ 好上加好效应 ” ,也就是 “ 合奏效应 ” ,从而显著抑制内控有效公司的违规行为。 综上,文章提出假设二 :

H2: 中注协约谈监管强度促使审计自律监管和有效内控叠加发挥 “ 合奏效应 ” ,抑制公司违规行为。

图 1 是根据前人研究文献和相关政策规定绘制的抑制公司违规的内外部监管机制。

▪ 研究设计 :

对于 H1 ,构建多期 DID 模型 (1) 检验中注协约谈监管的 “ 补台效应 ” 。 中注协每年对部分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约谈监管,满足使用多期 DID 进行研究的要求。 系数 α1 作为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的重要依据,如果内控缺陷公司组的 α1 显著为负,说明中注协约谈监管能抑制这些缺陷企业的违规行为,发挥了 “ 补台效应 ” 。

对于 H2 ,只保留上市公司审计机构当年被约谈样本,构建 logit 模型 (2) 和模型 (3) 检验中注协约谈监管强度的 “ 合奏效应 ” 。 首先,模型 (2) 用来检验中注协约谈监管强度对抑制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溢出效应,为检验中注协约谈监管强度能否与企业有效的内部控制发挥 “ 合奏效应 ” ,在模型 (3) 中加入 Talk_Count 与 IC 的交乘项, γ3 是交乘项系数,也是模型 (3) 中重点关注的系数。 若模型 (2) 的 β1 和模型 (3) 的 γ3 均显著小于 0 ,说明随着监管强度的增加,中注协约谈监管机制对内部控制有效的上市公司发挥了 “ 合奏效应 ” 。 模型 (2) 和模型 (3) 中的 θ 表示行业固定效应,其他变量定义与模型 (1) 相同。 另外,为缓解一定程度上的反向因果问题,模型 (2) 和模型 (3) 中的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滞后一期处理。

具体的变量说明见表1。

▪ 实证结果 :

1.中注协约谈监管的 “补台效应”

表 3 是模型 (1) 的回归结果。列 (1) 至列 (3) 显示,在内控有效公司组中,D 的系数均未达到统计意义下的显著水平; 列 (4) 至列 (6) 显示,在内控缺陷公司组中,D 对 VIO、VIO_ dis 回归系数在 5%的水平下显著为负,D 对 VIO_ oper 回归系数在 10%的水平下显著为负。这说明对于那些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上市公司而言,若公司年报审计机构被中注协约谈过,那么审计机构相关负责人会重点关注这些内控缺陷公司的审计风险,从而提高审计人员发现和揭露错报风险的概率,抑制公司违规行为,尤其是信息披露违规和经营违规,发挥了“补台效应”。验证了 H1。

2.中注协约谈监管强度的 “合奏效应”

表 4 是模型 (2) 和模型 (3) 的回归结果。列 (1) 显示,Talk_ Count 对 VIO 回归系数在 5%水平下显著为负, 说明随着中注协约谈监管强度的增加,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列 (2) 至 列 (4) 是加入中注协约谈监管强度与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交乘项 ( Talk_ Count×IC) 的回归结果,当被解释变量 为 VIO 或 VIO_ dis 时,Talk_ Count×IC 的系数在 5%水平下显著为负。表 4 结果说明,对于那些内部控制有效的上市公司而言,随着中注协约谈监管强度的增加,被约谈事务所审计人员专业性和独立性水平显著提高,与上市公司有 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互相强化,发挥了“好上加好” 的 “合奏效应”,成功抑制了内控有效公司的违规行为,验证了 H2。

其他相关文献

[1] Liu R , Si H , Miao M . One false step can make a great difference: Does corporate litigation cause the exit of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J].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22, 73.

[2] Xiong J , Ouyang C , Tong J Y , et al. Fraud commitment in a smaller world: Evidence from a natural experiment[J].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21, 70(12):102090

[3] Wan L , Ren L , Lin B , et al. Does investment banker human capital matter in acquisitions? Evidence from China[J].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21(52):102048.

[4] 马黎珺 , 吴雅倩 , 伊志宏 , 刘嫣然 . 分析师报告的逻辑性特征研究: 问题、成因与经济后果 [J]. 管理世界 ,2022,38(08):217-234.

【下载→

方式一(推荐):主页 *个人* 简介

经管数据集-CSDN博客

方式二:数据下载方式汇总-CSDN博客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