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笔记:Deep Residual Learning

转处:https://www.cnblogs.com/jermmyhsu/p/8228007.html

之前提到,深度神经网络在训练中容易遇到梯度消失/爆炸的问题,这个问题产生的根源详见之前的读书笔记。在 Batch Normalization 中,我们将输入数据由激活函数的收敛区调整到梯度较大的区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问题。不过,当网络的层数急剧增加时,BP 算法中导数的累乘效应还是很容易让梯度慢慢减小直至消失。这篇文章中介绍的深度残差 (Deep Residual) 学习网络可以说根治了这种问题。下面我按照自己的理解浅浅地水一下 Deep Residual Learning 的基本思想,并简单介绍一下深度残差网络的结构。

基本思想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深度神经网络会难以训练?根源在于 BP 的时候我们需要逐层计算导数并将这些导数相乘。这些导数如果太小,梯度就容易消失,反之,则会爆炸。我们没法从 BP 算法的角度出发让这个相乘的导数链消失,因此,可行的方法就是控制每个导数的值,让它们尽量靠近 1,这样,连乘后的结果不会太小,也不会太大。

现在,我们就从导数入手,看看如何实现上面的要求。由于梯度消失的问题比梯度爆炸更常见,因此只针对梯度消失这一点进行改进。

假设我们理想中想让网络学习出来的函数是 F(x;Wi)F(x;Wi),但由于它的导数 Fx∂F∂x 太小,所以训练的时候梯度就消失了。所谓太小,就是说 Fx0∂F∂x≈0,那么,我们何不在这个导数的基础上加上 1 或者减去 1,这样梯度不就变大了吗?(这里的 1 是为了满足之前提到的梯度靠近 1 这一要求,事实上,只要能防止梯度爆炸,其他数值也是可以的,不过作者在之后的实验中证明,1 的效果最好)

按照这种思路,我们现在想构造一个新的函数,让它的导数等于 Fx+1∂F∂x+1。由这个导数反推回去,很自然地就得到一个我们想要的函数:H(x)=F(x)+xH(x)=F(x)+x,它的导数为:Hx=Fx+1∂H∂x=∂F∂x+1。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想,如果将原来的 F(x)F(x) 变成 H(x)H(x),那网络想要提取的特征不就不正确了吗,这个网络还有什么用?不错,我们想要的最终函数是 F(x;Wi)F(x;Wi),这个时候再加个 xx 上去,结果肯定不是我们想要的。但是,为什么一定要让网络学出 F(x;Wi)F(x;Wi)?为什么不用 H(x)H(x) 替换原本的 F(x;Wi)F(x;Wi),而将网络学习的目标调整为:F(x)=H(x)xF(x)=H(x)−x?要知道,神经网络是可以近似任何函数的,只要让网络学出这个新的 F(x)F(x),那么我们自然也就可以通过 H(x)=F(x)+xH(x)=F(x)+x 得到最终想要的函数形式。作者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学习得到的 H(x)H(x)函数,跟当初直接让网络学习出的 F(x,Wi)F(x,Wi),效果上是等价的,但前者却更容易训练。

==================== UPDATE 2018.1.23 =====================

时隔几个月重新看这篇文章,发现当初的理解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在此,对那些被我误导的同学深深道歉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