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本文介绍增量编码器中常见信号类型TTL和HTL。并讲解在西门子驱动调试软件Starter中配置和调试电机增量编码器的详细步骤
1. 增量编码器
增量编码器中主要分为HTL和TTL两种,两种编码器都可以产生两路脉冲信号,分别为“A相”和“B相”,两路信号在时间上有1/4周期的相位差。在电机顺时针转动时,A脉冲信号上升沿比B信号脉冲早1/4周期;逆时针转动,B信道脉冲会早1/4脉冲。从而分别出电机正逆时针方向。
另外,有些增量编码器会输出第三路脉冲信号,即零脉冲信号,称为“Z相”,电机每转动一圈,Z相会保持1/4周期的高位“1”,作为电机回零的准确参考。
1.1 两种输出脉冲
1.1.1 TTL编码器
TTL(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可以输出高位为5V的脉冲信号。TTL编码器的供电为4.75-5.5V直流,或者8-30V直流。
1.1.2 HTL编码器
HTL(High Threshold Logic)即为“高阈值逻辑电路”,HTL编码器的供电为直流8-30V。
1.2 TTL vs HTL区别
脉冲信号状态分为高电平(逻辑“1”)和低电平(逻辑“0”)。
TTL编码器使用较低的电压范围。高电平状态一般接近电源电压(通常是5V),而低电平状态接近地线电压。
而HTL使用较高的电压范围来表示不同的逻辑状态。通常情况下,HTL高电平状态会接近电源电压(24V),而低电平状态会接近地线电压。
1.3 RS 422 标准的差分信号
为了提高信号的抗干扰性,某些增量式编码器还有额外的差分信号,称为“/A相”、“/B相”和“/Z相”这些信号是“A”、“B”和“Z”相的反相,PLC或伺服驱动可以比较每一对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