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TYPE-C USB 接口的手机和电子产品。从使用的角度看,好像有下面几个好处:
可以正反插
有人算过这么一笔账,使用之前的USB经常容易出错,如果更换一次方向重插大约需要2s计算的话,如果全球10亿人中每天插拔一次USB,50%概率插错,一共需要消耗掉277000多小时,大约31年的时间。
电流更大,适合快充
在USB 3.1标准下的Type-C接口供电能力最高可达20V/5A的水平。不但可以用在手机充电,就连平板电脑甚至是笔记本电脑都可以通过该接口进行充电,而且在充电时间方面也比之前快很多,节省很多时间。
传输更快
USB3.1 速率可以高达10G以上,视音频,网络,高速数据几乎都不在话下,有人声称未来电子设备的唯一的有线接口只有TYPE-C。
还是你知道的样子么?
那么TYPE-C 还是它的祖先TYPE-A,TYPE-B 那个样子么?也许我们还停留在TYPE-A/B 四根线,傻傻的样子上。许多的单片机都有USB 的接口电路,当USB 2.0 时,需要外接一个HS 的接口phy芯片。仍然是四线。将近20年来,USB 给人的感觉只是体积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快。还出了一个国标,很快被淘汰了,再也没有出新的国标。
而TYPE-C USB 已经产生了由内而外的巨变。
信号线更多了,插头/插座上24个插针
Signal Group | Signal | Description |
USB 3.1 | TX1p, TX1n RX1p, RX1n TX2p, TX2n RX2p,RX2n | 两组4 对超高速差分串行线路 |
USB 2.0 | Dp1, Dn1 Dp2, Dn2 | The USB 2.0 串行差分线对,分成两组是为了允许两面插入 |
配置通道 | CC1, CC2 | CC 检测朝向和接口配置。 |
辅助信号 | SBU1, SBU2 | SBU信号在Type-C规范支持的备用模式下使用,该功能可将Type-C信号用于多种用途,例如DisplayPort |
电源 | VBUS | USB电缆总线电源 |
GND | 地线 |
电缆中居然还带芯片
USB TYPE-C 电缆也不简单,内部可能会带一个芯片,称为E-MARK。这种电缆称为Electronically Marked Cable: 利用PD协议可以读取该电缆的属性:电源传输能力,数据传输能力,ID等信息。所有全功能的Type-C电缆都应该封装有E-Marker,但USB2.0 Type-C电缆可以不封装E-Marker。
电缆中的电源线很粗
嵌入式系统中的TYPE-C接口设计
如果要完全于 TYPE-C 接口兼容,需要额外使用USB PD控制芯片()。在简单的设计中并不一定需要使用它,通过CC1和CC2各自独立下拉一个5.1k电阻到地即可。对于需要用到大功率供电或者高清视频传输功能的嵌入式设计,则必须要使用USB PD控制芯片。例如ST 公司的STUSB1600芯片。
树莓派4上面的这个USB-C接口,其CC1和CC2是连接在一起的,并共用了一颗5.1k的电阻下拉到地。而ST32MP157C开发板上的TYPE-C 接口使用了ST 公司的STUSB1600芯片。也许是ST公司塞进去的私货吧。而国内的开发板公司也保留了这个芯片。
而ST32MP157C开发板的电源TYPE-C 的C1和C2 连接到了SOC的两个GPIO脚。
结束语
USB TYPE-C 已经不是我们原来认识的USB了,变得比较复杂。不过目前的许多TYPE-C 的接口只是支持USB2.0 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