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子说颍川
荀子生长在战国晚期,是诸子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儒家的改革者。近代思想家谭嗣同说:“二千年之学,皆荀学也。”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实际上实行外儒内法、儒法兼施的统治方式,正是实践了荀子“隆礼重法”思想。
史书记载荀子没有去过战国七雄韩国,传说他实际上去过,在韩国国都阳翟遇到了韩非和李斯,把他们两个收为学生。结果,一个人成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一个当上了秦国的丞相。
韩非和李斯都是韩国人,韩非是韩国国王的儿子,李斯是平民出身。李斯出生于上蔡,此时上蔡已经由楚国移手到韩国,后来属于颍川郡,汉初归汝南郡(即驻马店市一带)。所以,两人都是韩国人,李斯据说是韩非的伴读,关系十分亲密,一起拜荀子为师。至于后来李斯害了韩非属于另外一个话题了。
韩非与李斯对荀子思想进行了的选择性继承。汉晋之际,荀子后代颍川荀氏则对荀子思想全面继承,儒学传家学礼法兼治,注重事功累世公卿。而且格局高远,大力向朝廷举荐各方人才,为颍川望族的发展壮大起到关健作用,在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可以说,颍川大地是荀子思想的最佳传承之地,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