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先来探讨如何产生方波。方波无非就是高电平低电平两种情况,故而采用比较器,然后就是如何让两种状态切换,这里使用反馈去完成,最后就是每种状态稳定的时间,采用RC环节实现,从而决定振荡频率。
电路图如下(Uo为方波输出,a是三角波)
上图是一个比较器,当运放的负输入端大于运放正输入端时运放输出负电压,相反则输出正电压
输入正端的两个电阻就是反馈电阻实现正反馈,它两决定了输出的方波应该在负输入端为几V时翻转,也就是给正输入端提供了一个指定的电压。
负输入端的电容和电阻大小决定了振荡的频率。
下图是正输入端电压的推导公式
这里多加了两个稳压二极管形成了滞回比较器,原理跟上面说的一样,只是这里给Uo稳定了一个值,方便计算正输入端的电压值。以上的Ut就是正输入端的电压值。
Ut是比较器的翻转值,也是三角波的峰值。
电路分析
总的来说就是当Uo为正时,会给电容c充电,当电容两端电压大于正输入端的电压时,Uo的输出就会为负(所以正输入端此时分得的电压为负电压),此时电容反向充电(放电),当电容电压小于输入的负电压时候,Uo又会输出正电压。
详细看下图
接下来是求频率
频率公式如上,此电路输出的信号占空比都为百分之50
根据上面公式可知,R1、R2也会影响电路的频率,所以确定完Ut之后不能随意改变R1、R2
仿真(幅值:2V,频率:2k)
根据R1、R2可以求出Ut,之后再去根据所需的频率求出电容电阻的值
进阶思考:
为什么R1、R2会影响频率:因为R1、R2决定的了方波何时翻转,需要的电压越大同个电容充放电的时间就越长,如下图。
在输出端加电阻是否会影响整个电路?
会,无论是振荡频率端还是反馈端都会受到影响,因为输出加个电阻会分压,导致各部分电压值改变,加电阻后要根据具体电路去调元件参数,为什么要加电阻,本人猜测是因为限流降低功耗,有不对欢迎指正
需要调输出信号的占空比要研究下面这个电路
该电路可以加的可调电阻可以使电容充电放电时间不一样,用二极管可以控制电流从可调电阻上端或下端经过,从而增大放电或充电那个时间的电阻,从而达到延长电容电压变化时间,因为电容达到负电压和正电压的时间不一样,从而达到控制占空比。(这里多出来的元件,二极管是保障电流经过对应的电阻,可调电阻可以看作是与R3串联从而增大R3,又因为充放电串联的电阻大小不一样,所以达到占空比调节)
此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