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能互补的热电联供型微网优化运行(matlab代码)

目录

1 主要内容

多能互补模型

算例分析

2 部分代码

3 程序结果

4 下载链接


主要内容

该程序基本复现《基于多能互补的热电联供型微网优化运行》,在需求侧对负荷类型进行分类,利用电负荷的弹性和系统供热方式的多样性,构建含电负荷时移、削减响应及热负荷供能方式响应的综合能源需求响应模型,并提出响应补偿机制。在此基础上,以系统运行成本与响应补偿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综合考虑供需双侧设备运行和可调度负荷资源约束,建立基于多能互补的 CHP-MG 优化运行数学模型。同时,为了体现模型的准确性,代码对比了热负荷参与、电负荷参与以及电热负荷均参与或者均不参与四种常见下的模型调度结果,体现了所构模型的经济型。

  • 多能互补模型

  • 算例分析

部分代码

%%  赋值
MT=intvar(1,24,'full');
​
Pgrid=intvar(1,24,'full');  %  购 、 售
​
Pnas=intvar(2,24,'full'); % 充、 放
​
​
H=intvar(1,24,'full');%锅炉
Q=intvar(1,24,'full');%可中断电负荷
​
Hti=intvar(1,24,'full');%充热
Hto=intvar(1,24,'full');%放热
xx=intvar(1,24,'full');%%%%%时平负荷量
yy=intvar(1,24,'full');
​
%% 0-1赋值
I_Hti=binvar(1,24,'full');%充热
I_Hto=binvar(1,24,'full');%放热
I_MT=binvar(1,24,'full');
I_Pnas=binvar(2,24,'full');% 1运行 0停止
I_Q=binvar(1,24,'full');
%%   目标函数
for i=1:24%发电成本
    Cf(1,i)=Cgas(i)*(aF(1)*MT(1,i)+bF(1)*I_MT(1,i));
end
for i=1:24%%%%余热回收
    H_cycle(1,i)=aH(1)*MT(1,i)+bH(1)*I_MT(1,i);
end
for k=1:24 %PCC交互成本 % 1-5,23-24 谷 % 6-12,19-22 峰 % 13-18 平 
    if k>=1&&k<7
        Cgrid(1,k)=Pgrid(1,k).*buy(3);
    elseif k>=7&&k<13
        Cgrid(1,k)=Pgrid(1,k).*buy(1);
    elseif k>=13&&k<19
        Cgrid(1,k)=Pgrid(1,k).*buy(2);
    elseif k>=19&&k<23
        Cgrid(1,k)=Pgrid(1,k).*buy(1);
    else
        Cgrid(1,k)=Pgrid(1,k).*buy(3);
    end
end
for k=1:24 %需求响应单位成本
   if k>=1&&k<7
        bu_q(1,k)=0.9*buy(1);
        bu_x(1,k)=0.5*buy(1);
        bu_p(1,k)=0.6*Cgas(1,k);
    elseif k>=7&&k<13
        bu_q(1,k)=0.9*buy(1);
        bu_x(1,k)=0.5*buy(1);
        bu_p(1,k)=0.6*Cgas(1,k);
    elseif k>=13&&k<19
        bu_q(1,k)=0.9*buy(1);
        bu_x(1,k)=0.5*buy(1);
        bu_p(1,k)=0.6*Cgas(1,k);
    elseif k>=19&&k<23
        bu_q(1,k)=0.9*buy(1);
        bu_x(1,k)=0.5*buy(1);
        bu_p(1,k)=0.6*Cgas(1,k);
    else
        bu_q(1,k)=0.8*buy(1);
        bu_x(1,k)=buy(1)/2;
        bu_p(1,k)=0.6*Cgas(k);
    end
end
for k=1:24  %% 切除负荷成本
        if k>=7&&k<=12
          Ck1(1,k)=(Q(1,k).*bu_q(1,k))+xx(1,k)*bu_x(1,k);
    elseif  k>=19&&k<=20
          Ck1(1,k)=(Q(1,k).*bu_q(1,k))+xx(1,k)*bu_x(1,k);
       else
          Ck1(1,k)=(Q(1,k).*bu_q(1,k))+xx(1,k)*bu_x(1,k);
        end
end
for i=1:24%锅炉成本
    Ch(1,i)=Cgas(i)*(H(1,i))/LHV;
end
F=0;%目标函数
mm=3.1;
for k=1:24 %1.8
     F=F+Cf(1,k)+Cgrid(1,k)+Ch(1,k)+(Pnas(1,k)+Pnas(2,k))*0.024;
end
for k=1:24 %SOC值
    SOC(k)=(500+sum(Pnas(1,1:k).*I_Pnas(1,1:k)-(Pnas(2,1:k)).*I_Pnas(2,1:k)))/1000;   
end
begin=500;
% for i=1:24%%热储能
%     L(1,i)=begin*h_n+h_charge*Hti(1,i)-Hto(1,i);%%%热储能容量
%     begin=L(1,i);
% end
​
%%  约束条件
constraints=[];
%% 状态约束
for k=1:24  %Pgrid状态 %Pnas状态
    constraints=[constraints,I_Pnas(1,k)+I_Pnas(2,k)<=1];
%     constraints=[constraints,I_Hti(1,k)+I_Hto(1,k)<=1];
end
constraints=[constraints,sum(I_Pnas(1,1:24)+I_Pnas(2,1:24))<=14];
%% 上下限约束
for k=1:24     
    constraints=[constraints,25.*I_MT(1,k)<=MT(1,k)<=145.*I_MT(1,k)]; 
    
    constraints=[constraints,Pgrid_min<=Pgrid(1,k)<=Pgrid_max]; 
​
    constraints=[constraints,Pnas_min.*I_Pnas(1,k)<=Pnas(1,k)<=Pnas_max.*I_Pnas(1,k)]; 
    constraints=[constraints,Pnas_min.*I_Pnas(2,k)<=Pnas(2,k)<=Pnas_max.*I_Pnas(2,k)];    
end
%%% MT爬坡率
for i=1:23
    constraints=[constraints,-55<=MT(1,i+1)-MT(1,i)<=65];
end
%   PCC深度限制
 for k=1:23
     constraints=[constraints,-90<=Pgrid(1,k+1)-Pgrid(1,k)<=90];
 end
 %%荷电状态
 for k=1:24
      constraints=[constraints,SOC_min<=300+sum(Pnas(1,1:k)-Pnas(2,1:k))<=SOC_max];      
 end
 %%储能充放电深度限制
 for k=1:23
     constraints=[constraints,-50<=Pnas(1,k+1)-Pnas(2,k+1)-Pnas(1,k)+Pnas(2,k)<=50];
 end
     constraints=[constraints,sum(Pnas(1,1:24))==sum(Pnas(2,1:24))];
%%%锅炉上下限、爬坡率
for i=1:24
    constraints=[constraints,30<=H(1,i)<=H_max];
end
for i=1:23   
   constraints=[constraints,-90<=H(1,i+1)-H(1,i)<=90];
end
​
%%功率平衡
for k=1:24
constraints=[constraints,MT(1,k)-Pnas(1,k)+Pnas(2,k)+Pgrid(1,k)+Pwind(1,k)==load(k)+L5(1,k)+L6(1,k)+L7(1,k)];
end

程序结果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 回答1: 电联供是一种能源利用方式,即通过力发电技术将化石燃料转化为电力和能,并将二者互相利用。电联供技术不仅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资源浪费,还能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环境保护效果。 MATLAB是一款广泛用于科学计算及工程领域的软件平台,其强大的数学建模、仿真和数据处理功能,为电联供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工具支持。通过MATLAB,可以对电联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研究系统运行特性,预测系统性能,优化系统设计。 在电联系统中,一般需要对燃烧过程、力循环、锅炉、汽轮机、发电机、交换器等进行建模,然后通过MATLAB进行仿真和计算。例如,可以基于力循环模型,分析不同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优化系统操作条件,提高能源转化效率。 另外,MATLAB还提供了调试、优化、仿真、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工具,可应用于电联系统的设计、优化和控制。因此,在电联供技术研究中,MATLAB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 ### 回答2: 电联供是指一种高效利用燃烧能源的方法,通过同一台设备同时产生量和电能来满足工业、商业、居民等多种用户的需求。在电联系统中,烟气排放的温度通常较低,燃料能量得到更有效地利用,因此具有能源利用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 而MATLAB是一种计算机数学软件,集科学计算、数据分析、可视化设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在电联系统的建模、控制和优化等方面,MATLAB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通过MATLAB电联系统的建模,可以较准确地预测系统的性能,有助于评估不同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通过MATLAB实现控制算法的优化,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系统性能。此外,MATLAB还可以设计和优化系统中的各种控制器和传感器等。 总之,电联系统的建模、控制和优化等方面,MATLAB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许多学界和工业界都将其作为必备的工具之一。 ### 回答3: 电联供是一种节能、环保的能源利用方式,它可以将燃气、煤、油等能源转化为电能和能一起供应给用户。MATLAB作为一种计算软件,在电联供领域也有很多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联系统的建模与仿真。MATLAB可以构建电联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模型,并实现系统的仿真,从而评估系统的性能和能效。 2.电联系统优化设计。MATLAB可以基于建模和仿真结果,进行系统参数的优化设计,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3.电联系统运行监测与控制。MATLAB可以集成传感器数据,实现对电联系统的实时监测与控制,从而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总之,MATLAB电联供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电联系统的设计、优化运行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帮助。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电力程序小学童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