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CO内部订单

本文详细介绍了企业内部订单的管理流程,包括创建会计科目、内部订单、FI记账、在建工程与固定资产处理,以及内部订单的结算规则。重点阐述了费用归集、资本化与费用化的步骤,并提供了相应的事务代码,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实践指导。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内部订单

 

一、用途

主要用途是归集跨部门之间的费用,将其分摊到相应的成本中心或直接费用化。

比如在生产环节,我们可以用内部订单归集新产品研发费用(跨部门合作的情况)。

简单理解为“专项费用”。

 

二、案例

通过研发一种机器设备专门用于生产线的建设。这种机器设备的费用归集之后需要转入在建工程,最后转入固定资产。

第一步:机器设备费用的归集 (FI记账→CO内部订单)

  • 材料费用
  • 人工费用
  • 制造费用
  • 其他费用

第二步:转入在建工程

  • 80%转入在建工程(CO内部订单→FI记账:外部结算)
  • 20%转入成本中心(CO内部订单→CO成本中心:内部结算)

第三步:转入固定资产(FI记账→FI记账)

  • 60%计入固定资产:资本化
  • 40%计入管理费用:费用化

第四步:固定资产正常化(折旧正常运行)

 

 

三、实现

1、创建会计科目: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制造费用和其他费用

事务代码:FSP0(会计科目表层级)

                  FSS0/FS00(公司代码层级)

因为是成本类科目,所以同时需要创建成本要素(初级成本要素)。

事务代码:KA01(创建初级成本要素)

 

2、创建内部订单

事务代码:KO01

这里的“对象类”一般我们直接选择“OCOST间接费用”即可。

勾选“统计订单”即为统计型订单,勾选“计划综合订单”即为实际型订单,两者只能勾选其一。

如果不批准状态(CRTD)下进行FI记账,则会出现错误信息,具体如下图所示。

需要通过事务代码KO02进去修改批准(REL)。

 

3、FI记账

事务代码:F-02

有这样一个情况,要是同时输入“成本中心”和“内部订单”两个有效的CO对象,那么系统会如何处理呢?

—— 系统会按照优先级来处理,实际型内部订单的优先级更高。

而统计型的内部订单则不能作为一个真正记账的CO对象,只能作为统计来使用。此时需要重新输入一个CO对象,比如成本中心,这个时候成本中心的优先级就更高。

下图则是FI记账生成的会计凭证。

成本中心计划/实际报表-S_ALR_87013611

比如上面的例子,同时输入了内部订单和成本中心,即使成本中心报表中存在金额,但也只是存在于统计过账中,不会参与实际分配/分摊。

内部订单计划/实际报表-S_ALR_87012993

 

4、创建在建工程资产/固定资产

事务代码:AS01

其中,在建工程是不需要计提折旧的。

 

5、维护内部订单的结算规则

事务代码:KO02(结算规则)

  • 20%转入成本中心;
  • 80%转入在建工程;

 

6、运行结算

首先需要配置/维护结算结构(SPRO→控制→内部订单→计划→维护结算→维护结算结构)。

内部结算 CTR :21类型次级成本要素;

外部结算 FXA :22类型初级成本要素;

进行结算,事务代码:KO88

凡是外部结算,还会产生会计凭证。

到这里,内部订单的使命就完成了,可以查看报表S_ALR_87012993发现这个时候余额为0了。

可以通过事务代码KO02进去改变内部订单的状态为结算(SETC),再将其锁定,此时不能再次过账到该CO对象中。

 

7、在建工程资本化/费用化

事务代码:AIAB-分配

事务代码:AIBU-记账结算

查看在建工程资产-AS03。

查看固定资产-AS03。

下个月通过事务代码AFAB计提折旧正常。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SAP剑客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