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上的滤波电容
01 电机电容
一、前言
今年五月份测量了这款小型电机上面的 0.1 微法电容的作用. 使用示波器可以测量电机两个端点出现的尖峰脉冲信号. 由此, 电机内部的噪声可以通过引线辐射到外部空间. 现在手边有这样一个大功率的电机. 可以看到电机后面有一个电路板, 上面拥有三个1206 封装的0.1微法的贴片电容. 也是用于抑制电机内部的噪声辐射。 下面测量一下它的作用。
二、电路结构
可以看到, 电机两个电极分别焊接在电路板的左右两个电路上。 中间这颗电容是连接到两个供电电极。 左右两颗电容连接在中间电极。 通常情况下, 中间电极应该 与电机外壳相连。 现在空缺这。
▲ 图1.2.1 电极背后的电路板上的滤波电容
三、外部干扰信号
使用一个工字型10mH电感放置在电机旁边,电机转动之后, 可以看到电感上感应的脉冲电压信号。 这些脉冲信号呈现准周期猝发特征, 另外, 脉冲还形成衰减震荡形式。 这一点可以通过波形频谱更加清晰。 可以看到之 180kHz 附近, 有一个峰值。 它反应了脉冲震荡的频率。 这些脉冲干扰, 来自电机内部电刷换流所产生的干扰信号。 不过, 现在看来,这些焊接的电容并没有能够有效抑制电机周围的干扰信号。
▲ 图1.3.1 电感上的电压信号
在电感引脚连接DM3068万用表,测量电感的交流电压有效值。 可以看到谐振峰频率降低了。 现在只有 100kHz左右了。 因此,猜测, 这个谐振锋频率, 取决于电感与外部分布电容所形成的谐振频率。 由此可以推断, 电机所辐射的干扰频谱实际上是很宽和平坦的。
▲ 图1.3.2 波形的频谱
四、焊接电机外壳
测量电感在现在的位置, DM3068给出测量干扰信号在其带宽内的有效值为 63.8mV 。 观察信号的峰峰值, 峰峰值在 200mV左右。
下面, 将电路板中间电极与电机外壳进行连接。 对比一下效果。 通电之后, 可以看到似乎干扰更大了。 干扰信号的峰峰值超过了400mV。 交流有效值电压增加到 75.7 mV。 这说明, 将干扰电路板中间与电机外壳连接, 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 图1.4.1 焊接连接外壳电机, 干扰信号
下面将电路板上的 0.1微法的电容去掉。 对比一下外部干扰信号的大小。 出乎我们的意外, 似乎干扰信号是增加了, 但是变化并不太大。 交流有效值似乎也只是增加一点点。 由此, 可以看到, 在 200kHz之内的干扰信号与电机上的滤波电容似乎没有关系。
※ 总 结 ※
本文使用工字型电感测量一个直流有刷电机外部的干扰信号。 可以看到, 在几百千赫兹范围内, 干扰信号与电机上的滤波电容没有太大关系。 受限于测量电感的频带宽度,没有能够评价更高频率范围内的干扰信号。 通过这个结果可以让我们得知, 电机对外部空间在几百kHz频段内的干扰与滤波电容无关。
■ 相关文献链接:
● 相关图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