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主要讲述对数码相机面壳进行模具设计的过程,通过对塑件的工艺分析,设计出塑料模具,并通过对模具设计与分类信息及产品材料的性能分析,初步选择注塑机。
这次设计是对数码相机面壳的注射模进行了设计研究。该塑件成品的表面要求一般沙面,但要求耐老化耐磨损,使用寿命较长。故在设计中选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潜浇口以保证其外观要求。由于塑件有较复杂外形轮廓及内部结构,产品倒钩距离较长需做油缸斜抽芯,对模具结构型腔排布的限制和生产数量等生产成本综合考虑,确定在该设计中,型芯型腔为便于加工尽量使用镶嵌件,以减少生产成本,保证塑件制品的加工成型精度。同时,本设计在模具结构细节和其他动作原理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解释说明。最后结合模具的结构和标准零件的选用完成了整套模具的装配,对有关技术规范进行了全面校核,确保所设计的模具结构合理并能安全可靠的用于批量生产。本设计阐述了结合使用 Pro/E,AutoCAD 完成装配图,零件图。
关键词:数码相机面壳,Pro/E,塑料模具,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cess of mold design of digital camera shell, through process analysis of plastic parts, design of plastic mold,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ie design and classific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material analysis, the preliminary selection of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The injection mold is designed for digital camera shell was designed. The surface of the plastic product general requirements of sand, but aging resistance abrasion resistance, long service life. B. ABS in the design, to ensure the appearance of latent gate. Because the plastic parts with complex shape and internal structure, product barb longer need cylinder angle core pulling, limit the production quantity and production cost of mould structure cavity layout consideration, determined in the design, core and cavity to facilitate processing as far as possible the use of mosaic pieces, reduces the production cost, to ensure the machining precision of plastic products. At the same time, the design of the die structure details and other operation principle in detail explanation. Finally, the structure and mold standard parts to complete the assembly die package, on the releva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and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check, to ensure that the design is reasonable and can be safely used for mass production. Described the design of the combined use of Pro/E, AutoCAD to complete the assembly diagram, parts diagram.
Keywords: digital camera shell, Pro/E, plastic mould, design
目 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II
1.1模具及模具工业的发展与现状 1
1.2塑料成型模具的种类 2
1.3注射模具的发展方向 2
第二章 塑料成型工艺 4
2.1 塑件材料的选择 4
2.2确定成型方法 4
2.3注塑成型工艺过程 4
2.3.1 成型前的准备 5
2.3.2 注塑成型过程 5
2.3.3、塑件的后处理 6
2.4塑件的结构工艺性 7
2.5 塑件成型工艺参数 7
2.5.1 温度 8
2.5.2 压力 8
2.5.3 成型周期 9
第三章 数码相机面壳模具设计 10
3.1注塑模具分类及典型结构 10
3.1.1注塑机机构组成 10
3.1.2 注塑机分类 11
3.1.3 注塑机的型号规格 11
3.2注塑模具分类及典型结构 12
3.2.1注射模分类 12
3.2.2注射模典型结构 13
3.3数码相机面壳模具的结构设计 15
3.3.1确定分型面位置 15
3.3.2确定型腔数量 15
3.3.3 浇注系统设计 16
3.3.4 成型零件设计 17
3.3.5 合模导向机构设计 19
3.3.6 推出机构设计 20
3.3.7 模具温度调节系统设计 23
3.3.8 标准模架的选用 23
3.3.9 模架的尺寸计算 24
3.4 注射模具与注射机的关系 26
3.4.1 选择注塑机 26
3.4.2最大注射量的校核 27
3.4.3 注射压力的校核 28
3.4.4 锁模力的校核 29
3.4.5 安装部分尺寸校核 29
3.4.6 开模行程的校核 29
3.4.8 推出装置的校核 29
第四章 数码相机面壳模具三维设计 30
4.1数码相机面壳三维造型及模具设计 30
4.2 模架设计 31
4.2.1 定义模具模架 32
4.2.2 添加设备 33
4.2.3 设计顶出机构 34
4.2.4 设计冷却系统 34
4.2.5 动画模拟开模 36
第五章 数码相机面壳模具注射仿真分析 37
5.1 Pro/e塑料顾问的简介 37
5.2 塑料顾问模块的进入 37
5.3 分析功能应用 38
5.4 分析结果 39
5.5分析结果的输出 41
5.6 注射仿真分析的优缺点 42
第六章 小结与展望 43
6.1小结 43
6.2展望 43
致 谢 44
参考文献 45
附 录 46
第一章 绪论
1.模具及模具工业的发展与现状
1.1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在注塑模CAD技术开发研究与应用方面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部分大中型企业先后引进了一些国外知名度较高的注塑模CAD系统。同时,某些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也开始了注塑模CAD系统的研制与开发工作,我国注塑模CAD/CAE/CAM研究始于07年代末,发展较为迅速多年来,我国对注塑模设计制造技术及其CAD的开发应用十分重视,在“八五”期间,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四川联合大学等单位联合进行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注塑模CAD/CAE/CAM集成系统”,并于1996年通过鉴定,部分成果己投入实际应用,使我国的注塑模CAD/CAE/CAM研究和应用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目前拥有自主版权的软件有,华中理工大学开发的塑料注塑模CAD/CAE/CAM系统HscZ0,郑州工业大学研制的2一MOLD分析软件等.这些软件正在一些模具企业中推广和使用,有待在试用中逐步完善。这些项目的成果对促进我国注塑模CAD技术的迅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使我国注塑模CAD技术及应用水平很快提高。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一方面,国内模具市场将继续高速发展,另一方面,模具制造也逐渐向我国转移以及跨国集团到我国进行模具采购趋向也十分明显。因此,放眼未来,模具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模具产品向着更大型、更精密、更复杂及更经济的方向发展,模具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模具制造周期不断缩短,模具生产朝着信息化、无图化、精细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模具企业向着技术集成化、设备精良化、产批品牌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