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认知觉醒》

11 篇文章 0 订阅
11 篇文章 0 订阅

自序

书中从一开始就赤裸裸的把各种“糟糕”的行为列举出来啪啪打读者的脸,其中很多行为我曾经都对号入座了,比如这些:

  • 该玩手机玩手机、该打游戏打游戏;

  • 觉得反正日子还过得去,希望也还在心里,偶尔挣扎呐喊一声,而后继续做着短视的选择,沉溺于眼前的安逸。

然而现实的我是这样的:每次玩游戏,我都没办法静下心,就算是塞尔达这样的神作,也是在焦虑中通关的。每次玩游戏超过一定的时间,我内心的罪恶感会油然而生,觉得自己不能这么堕落下去。

我很赞同的一段:

这些人迷迷糊糊地到了某个年纪,突然发现自己对这个世界已经无能为力了:梦想与现实落差巨大,生活和工作压力缠身,而优秀的同龄人已绝尘而去。

为什么赞同?

因为我“亲身经历过”:

  • 在近两年的某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到我突然一下子老了,回首看我走过的路却发现还有那么多“志向”、“想法”没有实现,而我已经年过半百已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年纪,梦中的我自己后悔,也恨自己为什么虚度光阴。把“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体现得淋漓尽致。我突然惊醒了,醒来庆幸还好是一场梦。

还有一次同样的感觉:

  • 我曾经玩「模拟人生」的时候,游戏中的角色是我“自己”,职业我依旧选择的是“程序员”。但是游戏设定的时间速度是比现实生活中的 N 倍,游戏中的每一天,我都让“自己”努力努力再努力,从工程师变为专家,升职加薪,“自己”却没有社交,没有业余生活。很快角色从青年到壮年,有一天“自己”睡醒了,照着镜子吐槽着什么,我不以为然的让“自己”继续工作,又这样过了几天在某一天醒来,“自己”已经苍老无比,头发花白已步入老年。看到这一幕的我浑身鸡皮疙瘩并伴随心口一凉,甚至现在每每想到这两次“经历”,我都会冒冷汗。

我特别怕某一天我老了,可是我想做但再也做不到的事情还很多。

焦虑

被作者说中的点:

  • 每本书都读得很快,回头却发现什么都没记住

  • 原以为这个绝妙的点子只有自己能想到,没想到人家居然把产品都做出来了

  • 突然有一段自由时间,却因为想做的事情太多,最后把时间都浪费在了摇摆不定上,静不下心做最重要的事,或者说根本不知道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 真正能让你变强的东西,其核心困难是无法回避的,不下决心与之死磕,始终在周围打转,时间越长越焦虑

  • 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

  •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现在的社会本质上就充满各种焦虑,有的人把贩卖焦虑玩得炉火纯青,于是有了很多没有营养的视频、文章,各种微信营销号、职场号混的风生水起。然而焦虑的根源就是我们内心对自己的不认可与不自信。以及最重要的是大家都想做事能够速成,立竿见影

网上有一个段子:

“买了教学视频《一节课精通 C++》,打开一看视频长度近 400 小时。”

写作:谢谢你,费曼先生

这一章是周末看的,看了以后复盘自己本周五串讲哪些地方是我欠缺的,作者的建议很多都用得上:

  • 陌生的概念用熟悉的事物作为参照物。

  • 无论学习什么东西,都要努力琢磨它们究竟在讲什么,它们的实际意义是什么,然后用自己的话将其重新讲出来。

  • 通过自己的语言,用最简单的话把一件事情讲清楚,最好让外行人也听得懂。

和串讲缺失的举例说明一样,如果对自己想要阐述的内容进行更清晰的表达,让别人听明白,那就通过浅显易懂的例子来表达。

本次推荐书籍

  • 《暗时间》刘伟鹏,一本对我工作以来影响甚多的关于时间管理的书。

耐心

金庸的故事里有很多这样的桥段:一个普通少年,经历一番奇遇,轻松练成神功,取得成就……常人需要几十年才能练成的神功,他们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学会,甚至一夜速成。并且故事还突出了主人公们善良的品性,似乎好运只会光顾那些心性单纯的人,让人们误以为心性单纯优于努力,要想获得成功,只要保持心性单纯就好了

这样一看能发现金庸先生似乎是很早一批贩卖焦虑的人🤣

专注

跑步时,把感受收回来,悉心体会抬腿摆臂、呼吸吐纳和迎面的微风;睡觉时,把感受收回来,悉心感受身体的紧张与松弛;吃饭时,把感受收回来,感受每一口饭菜的香甜,体会味觉从有到无的整个过程,不要第一口还没吃完就急着往嘴里塞第二口饭菜。

身体感受永远是进入当下状态的最好媒介,而感受事物消失的过程更是一种很好的专注力训练。它提示我们,身心合一的要领不仅是专注于当下,更是享受当下,而这种享受必将使我们更从容,不慌张

深有感触…朋友常说觉得我吃饭很香,因为我是很投入的感受食物的口感与味蕾的刺激,两个字形容就是:真香!

一位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在做什么?”

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问:“那得道后呢?”

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

老和尚说:“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大师,我悟了!🤔

深入沉浸的方法

  1. 制定明确的目标

要注意这么几个点:

  • 目标要明确,定义明确的目的是让自己知道真正的要做什么,而不是有模糊感
  • 拆解目标粒度,使目标更具体精细,时间越短,能更容易保持专注力
  1. 练习时极度专注

不支持在 Docs 外粘贴 block

这个也有体会,比如中学时期读课文,自己就发现有两种状态,一种是“专注的读”,另一种是“潜意识的读”。专注的读,是真的在用大脑🧠吸收阅读的知识点。而潜意识就是开小差,但是回过神来很诧异的自己什么时候翻页并且嘴还能跟着读。类似的还有开车过程中有时候发现原来自己刚才没有在专注开车但是却开了这么长的路(很危险的行为⚠️)

  1. 能获得有效的反馈

想办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反馈是不断精进的重要条件。比如我串讲结束后,如果猛哥没有帮忙提出很多问题,我自己再去听回放,很难会发现自己的问题,而很可怕的是,这些问题是我在工作多年后的现在才发现与尝试改正。如果没有及时被指出更正,很可能被这些“小毛病”限制未来的成长。

  1. 始终在拉伸区练习

本书结合《心流》和《刻意练习》举了适当的例子介绍拉伸区练习。其中两张图和一个作者真实的例子阐述了这个观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关于心流通道,这里同样有感受的就是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如果项目涉及的技术栈一开始就在自己的知识盲区,那么整个开发过程是极度焦虑的,内心对时间的不确定性和项目完成的质量都是抱着怀疑的态度,过多的焦虑不安又会导致自己无法专注 Coding 导致开发效率下降,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项目延期或者流产。

而产生厌倦也一样,比如玩游戏的过程中,作为玩家我们需要升级打怪,当我们等级达到一定程度秒杀各种 Boss,对这款游戏可能就会觉得无趣。亦或者本来很有挑战有意思的游戏,某一天开了外挂秒天秒地秒空气,也会突然丧失对这款游戏的热爱。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看到这张图,立刻想到了 OKR 制定与执行也要满足这四个条件,OKR 的本质就是为了工作产出效率质量最大化,和我们日常学习是一个道理。

再看看作者举的这个例子,感觉放在新人培训指导上面也是可以的:

以前女儿练钢琴时,她妈妈会要求她把新学的曲子弹10遍,只要次数够了,任务就完成了,现在我用刻意练习的原则改变了练琴方法。

我先听她弹一遍,发现有很多不熟练、易出错的地方,于是我要求她今天只练第一节,后面的先不练(把大目标拆分成小目标),然后只练刚才弹错的地方(在拉伸区练习),只要能连续流畅地弹3遍不出错就算完成(目标具体清晰)。练习过程中,我会及时纠正她的指法和按键错误(及时有效的反馈),这样,她很快进入了专注状态(沉浸其中),不一会儿就把第一节弹得很好了。

虽然结束时女儿直呼好累,但明显成就感满满,因为她已经不畏惧最难的地方了。如果不这样要求,她就会一遍一遍地弹自己熟悉的地方,难的地方就一带而过,中途还经常会漫不经心地停下来,这样的练习非常低效。

当我们达到上面的各个条件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长时间的大量练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不过还有一点很重要,练习的过程中如果不学会总结、思考复盘,写了一百万行代码后或做了十年程序员也是两种结局:

  • 一年经验十年用,还是 CV 程序员😭
  • 不断自我迭代,成为技术专家😎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