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服务运营中的过程要素管理(至简)

        在IT服务运营中,对流程的执行、监控与调优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流程是IT服务运营活动的主要体现。作为系统规划与管理师,应对规划设计阶段所提及的流程,包括服务级别管理、服务报告管理、事件管理、问题管理、配置管理、变更管理、发布管理、安全管理,进行有效的支持并确保执行。

         一、服务级别管理

        服务级别管理流程须确保供方通过定义、签订和管理服务级别协议,满足需方对服务质量的要求。在IT服务运营的流程中应当充分执行以下事项:

1、更新服务目录并管理服务级别变更。面对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服务需求和服务范围的变更,动态管理服务级别,动态更新服务目录,并与客户协商变更服务级别协议。(简:更新)

2、监控服务级别协议执行情况。需定期监控服务级别的达成情况,做出服务级别监控图表,对不同程度的服务级别协议违反情况提出警告,通知相关人员。(简:监控)

3、对关键指标进行管理。如:服务目录定义的完整性,签订服务级别协议文件的规范性,服务级别考核评估机制的有效性和完整性。(简:指标)

        二、服务报告管理

        供方须确保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报告,与需方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为双方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

1、建立、审批、分发服务报告。明确报告种类和格式,明晰分发范围。报告在分发前需要审批。(简:制发)

2、对服务报告进行归档。将分发过的服务报告进行归档,按照不同时段、不同对象分类,以备查找,如进行服务改进、发生纠纷时需要查找相关证据。(简:归档)

3、更新服务报告模板。如果需求范围发生变化,或者有更优秀的展示形式时,都应该及时更新服务报告模板。更新服务报告模板需要提前与发布对象沟通。(简:更新)

4、对关键指标进行管理。如服务报告过程的完整性,服务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简:指标)

5、服务报告的主要内容。(见下表)

服务报告内容要素指示表
分类摘要描述
报告基本信息报告目的建立沟通机制,为决策提供支持,回顾,服务改进
报告范围SLA中界定的运维服务项目
报告对象查看服务报告的相关干系人
报告人编写报告的人员信息
服务间隔时间报告区间的起止日期
报告时间报告形成时间
服务指标达成率指标达成率分别展现SLA中约定指标的名称、服务标准、实际值、指标状态等统计结果
分析主要针对非正常指标分析原因,寻求解决路径
改进建议对明确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事件分析分析事件数量、分段频率,如事件趋势、事件成功关闭率等
重大事件重大事件占比及分析,可附重大事件报告文档
现场服务满意度统计区间内所有现场服务的满意度情况,如现场服务满意度case总数、服务满意数量、服务满意度趋势等
趋势分析服务达标趋势分析与前几个服务达标情况分析比较,得出指标完成趋势
服务回顾分析在服务团队内部分析回顾报告达标情况
人员分析人员分析侧重于能力分析
改进建议描述能力改进的建议
结论报告结论总体概括

       三、事件管理

事件管理流程须确保供方具有检测事件、尽快解决事件的能力。

1、对事件进行受理与处理:包括接收事件,对事件进行分类和初步支持、调查和诊断并解决。(简:受理)

2、对事件进展进行监控与跟踪:对事件的处理过程进行跟踪,确保每个环节都在约定时间内完成。一般建议由服务台进行监控与跟踪,并确保事件的最终关闭。(简:跟踪)

3、对事件进行升级:当出现技术不足、超时、事件范围超出、沟通不利、需要外部资源沟通等情况时,需要对事件根据预定的规则进行升级。(简:升级)

4、进行事件满意度调查:应对每个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满意度调查。对于重大不满意事件,应当及时报备、升级并处理。(简:满意度)

5、完成事件报告:事件报告包括事件解决率、事件平均解决时间等指标,也需要对重大事件进行回顾。事件报告一般定期制订。(简:报告)

6、对关键指标进行管理:事件管理过程的完整性、有效性,事件解决评估机制的有效性。(简:指标)

      四、问题管理

问题管理流程须确保供方通过识别引起事件的原因并解决问题,预防同类事件重复发生。在IT服务运营中应充分执行以下事项。  

1、对问题进行受理和处理:包括问题建立、分类、调查和诊断、解决、错误评估、关闭等。(简:受理)

2、采用并更新知识库:可以在问题解决时调用知识库条目,同时在解决问题后,及进更新知识库,确保知识库能支持解决问题引发的事件。(简:采用)

3、完成问题报告。问题报告包括问题解决率、问题平均解决时间等指标,也需要对重大问题进行回顾。问题报告一般定期制订。(简:报告)

4、对关键指标进行管理:问题管理过程的完整性,问题解决评估机制的有效性。(简:指标)

     五、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流程须确保供方在运行维护过程中的必要记录,并保证配置数据的可靠性和时效性,并联支持其它服务过程。应充分执行以下事项。

1、对配置项进行识别、记录、更新:对于新增加的配置项,需要进行识别,对其类别与属性做出判断与记录。变更后的配置项,需要更新到配置管理数据库,确保其变更的记录能够被追溯。(简:识别)

2、对配置数据库进行管理与维护。(简:维护)

3、对配置性进行审计。(简:审计)

4、对关键指标进行管理:配置管理过程的完整性,配置数据的完整、准确、可用、有效、可追溯,配置项审计机制的有效性。(简:指标)

5、配置项状态报告的主要内容:配置库名称、配置项名称、配置项标识、状态、最新版本、备份记录等。

      六、变更管理

变更管理须充分执行以下事项:

1、受理变更请求:对变更进行受理,对于变更进行分类,确保变更单填写规范。(简:受理)

2、对变更进行评估、审核:要充分考虑变更带来的风险,必要进召开变更顾问委员会进行讨论。(简:评估)

3、对变更进行实施、确认和回顾等:全程监管变更实行过程,在必要时提出回退计划,对变更后的成果要进行实施后评估。(简:实施)

4、生成变更报告:对变更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未经批准变更数量及占比、不同类型的变更数量及占比、不成功的变更数量及占比、取消的变更数量及占比、变更关联的配置数等。变更报告应定期发布。(简:报告)

5、对关键指标进行管理:变更管理过程的完整性,变更记录的完整性。(简:指标)

      七、发布管理

发布管理流程确保一个或多个变更的成功导入,应充分执行如下事项:

1、执行发布计划,对发布进行测试:实施发布计划,确保按里程碑完成阶段发布任务,对发布包要进行充分测试,确保发布成功。(简:执行计划)

2、发布失败时执行回退方案:协调变更管理进行回退方案的执行。(简:跟踪计划)

3、对发布进行记录,更新配置数据库:如果发布影响了配置,需要更新配置数据库。(简:记录更新)

4、生成发布报告:对发布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发布成功率、发布及时率、是否更新配置数据库等。发布报告需要定期发布。(简:统计报告)

5、对关键指标进行管理:发布管理过程的完整性,发布过程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简:关键指标)

     八、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流程确保供方提供符合信息安全要求的服务,须执行以下事项:

1、执行安全策略:应当按照安全策略制订的要求进行日常工作,如移动介质的安全检查、进出入机房的安全检查、风险评估等。(简:执行策略)

2、对违反安全策略的事件进行监控与追踪:监控违反安全策略的事件,如非法用户登录、非法软件安装等。对违反安全策略的事件要进行追责。(简:监控策略)

3、安全管理的关键指标:信息的保密性,信息的可用性、信息的完整性。(简:关键指标)

     九、连续性和可用性管理

连续性和可用性管理应确保向客户承诺的协议的可用性、连续性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满足。须执行以下事项:

1、可用性和连续性计划至少每年开发、检查,确保协议在任何环境下能够被满足。(简:每年开发)

2、当业务环境发生变大变更时,可用性和连续性计划需要被重新测试。(简:业务测试)

3、变更时要评估对可用性和连续性的影响。(简:变更评估)

4、可用性必须被测量和记录。计划外发生的不可用情况,必须被调查并采取行动。(简:测量记录)

5、连续性计划、联系列表和配置管理数据库在正常办公室访问被禁止时必须仍可使用。连续性计划包括对正常工作的恢复。(简:连续可用)

6、连续性计划必须被测试,以保证与业务的需求一致。(简:业务一致)

7、所有的连续性计划的测试必须被记录,对测试失败必须产生行动计划。(简:测试记录)

     十、容量管理

容量管理须确保服务提供者在任何时间都有足够的能力来满足当前和未来的客户业务需求。

1、必须产生、维护一个能力计划。(简:制订计划)

2、容量管理必须满足业务需求:当前的和未来的容量和性能需求;服务升级时间、阈值和成本;对计划的服务升级、变更请求、新技术和新技能对能力所产生的作用的评估;外部变更对容量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用业进行预测分析的数据、流程和方法。(简:满足业务)

3、监控服务能力,调整服务绩效,提供足够能力的方法、步骤和技术必须被明确。(简:监控执行)

  • 19
    点赞
  • 1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