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程序,进程与线程介绍
①程序:程序是指一组指令的集合,这些指令告诉计算机要执行的任务和操作。它是静态的代码,存储在磁盘上等待被执行。
②进程: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是动态的。进程拥有自己独立的内存空间、系统资源(如 CPU 时间、文件描述符等)和运行环境。
- 进程的创建需要消耗系统资源,包括内存、文件等。
- 进程之间的切换开销较大。
③线程: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执行单元。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
- 线程共享进程的内存空间和资源,因此线程间的通信和数据共享更加高效。
- 线程的创建和切换开销相对较小。
④对程序,进程与线程的深度理解:程序是静态的指令集合,进程是程序的动态执行,线程是进程内的执行单元。
Part 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采用分层方式来描述网络功能和协议的。其中最著名的是 OSI 参考模型和 TCP/IP 模型。
OSI 参考模型分为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 物理层负责在物理介质上传输比特流。
- 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比特流组织成帧,并进行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 网络层负责路由选择和分组转发。
- 传输层负责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
- TCP/IP 模型分为四层: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计算机网络分层设计的优点:
①使得网络的设计和实现更加模块化。
②不同层之间相互独立,便于开发、维护和升级。
③促进了网络设备和协议的标准化,使不同厂商的产品能相互兼容和通信。
Part 3.计算机硬件组成
①中央处理器(CPU):这是计算机的核心组件,负责执行指令和进行数据处理,就像计算机的“大脑”。
②存储器:
- 内存:用于临时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速度快但容量相对较小。
- 外存:如硬盘、U盘等,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容量大但速度相对较慢。
③输入设备:例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用于向计算机输入信息。
④ 输出设备:像显示器、打印机、扬声器等,负责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输出给用户。
⑤主板:连接计算机各个硬件组件的平台,提供通信和供电等功能。
⑥显卡:处理图形和图像相关的任务,对于游戏和图形设计等工作很重要。
⑦声卡:负责声音的输入和输出处理。
Part 4.计算机网络分类
1. 按照覆盖范围分类
- 广域网(WAN):覆盖范围广泛,可跨越城市、国家甚至大洲,如互联网。
- 城域网(MAN):通常覆盖一个城市的范围。
- 局域网(LAN):范围较小,如家庭网络、办公室网络。
2. 按照拓扑结构分类
- 总线型网络:所有节点都连接在一条总线上。
- 星型网络:以中心节点为核心,其他节点与之相连。
- 环型网络:节点依次连接成环形。
- 树形网络:层次分明,像一棵树的形状。
- 网状网络:节点之间有多条路径连接。
3. 按照传输介质分类
- 有线网络:使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有线介质传输数据。
- 无线网络:通过无线电波、红外线等无线方式传输。
4. 按照交换方式分类
- 电路交换网络:在通信前建立专用线路。
- 报文交换网络:以完整报文为单位进行传输和交换。
- 分组交换网络:将数据分成较小的分组进行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