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我们总是倾向于言行一致,即使最初的承诺是出于冲动或外界压力。《影响力》第三章揭示了“承诺与一致”原理如何让我们陷入自我设定的牢笼,甚至做出违背本心的选择。
承诺与一致原理源于我们对自我形象的维护。一旦做出承诺,尤其是公开的、书面的承诺,我们就会不自觉地调整行为,使之与承诺保持一致,以避免认知失调带来的不适感。商家利用这一点,通过“免费试用”让我们做出初步承诺,再逐步引导我们购买更多产品。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朋友聚会时,即使不饿,碍于面子也会点很多菜;经常会接到网课免费课程或者19.9元一个月的电话,试听以后不买课自己会感觉到不好意思。我们被“自己”绑架,去买课。
承诺与一致原理提醒我们,要警惕那些试图引导我们做出承诺的“套路”,在做出决定前,冷静思考,避免被一时的冲动或外界压力左右。同时,也要善用这一原理,通过设定目标和公开承诺,激励自己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