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novation Life:EMSA助力揭示杨树扦插生根中LBD16介导通路的保守性

2023年6月15日,北京林业大学林金星研究组、李晓娟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徐麟研究组联合在The Innovation Life期刊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ranscriptome framework of root regeneration reveals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LBD16-mediated pathway in poplar cuttings”的文章,揭示了杨树扦插中不定根再生的转录组图谱,并通过EMSA等一系列实验证明了LBD16在促进不定根再生方面的保守作用。

扦插再生不定根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树木无性繁殖方法。杨树是生长快、生物量大的重要树种,广泛应用了枝条扦插再生不定根技术。为解杨树扦插中不定根再生的机制,作者对84K杨(Populus alba × Populus glandulosa)的茎损伤区域进行了时序RNA测序(RNA-seq),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显示,在不定根再生过程中,光合作用相关基因表达下调,损伤和氧化应激反应相关基因、乙烯激活信号通路和脱落酸激活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均快速上调,这些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损伤后茎的保护作用。与硝酸盐跨膜转运蛋白活性和钾离子跨膜转运蛋白活性相关的基因也迅速上调,内质网与细胞质生长素运输相关基因表达上调,与根、分生组织发育和分生组织维持相关的基因也在扦插损伤部位上调。通过分析不定根器官形成过程中与细胞命运转变有关的关键基因,发现PagWOX11.1a/b和PagLBD16.2a/2b/3a表达上调,qRT-PCR分析证实了PagWOX11.1a/b和PagLBD16.3a/b在茎切割后的表达模式。

进一步研究发现许多拟南芥同源基因,在根顶端分生组织或侧根器官形成中发挥干细胞生态位活性和细胞分化功能。此外,生长素信号通路、生长素运输和生长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在根再生过程中均表达上调。这表明,在不同物种的扦插过程中,与根系再生有关的基因网络可能是相似的。

随后作者重点研究了LBD16在杨树不定根再生中的作用,对LBD基因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在杨柳属中存在两个AtLBD16同源基因分支,即LBD16.2分支和LBD16.3分支,均位于IIIA亚类。杂交84K杨基因组包含4个LBD16基因,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基因组包含两个LBD16基因,过表达PtrLBD16.3 (35Spro:PtrLBD16.3)显著增强了84K杨的不定根再生,这表明LBD16蛋白在促进不定根再生过程中可能具有进化保守性。

杨树属植物LBD16.2LBD16.3基因的启动子区存在许多保守区域,包括生长素反应元件(AuxREs)和WOX结合的顺式作用元件(WOXCEs)。 qRT-PCR分析结果显示,用合成生长素1-萘乙酸(NAA)处理断枝损伤区域,PagLBD16.3a/b表达上调,在84K杨中过表达PagWOX11.1a35Spro:PagWOX11.1a )基因,PagLBD16.3a/b也表达上调。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和电泳迁移(EMSA)实验证实了PagWOX11.1a蛋白可能与PagLBD16.3a启动子区的一个WOXCE结合。这些结果表明,在杨树再生不定根过程中,生长素和WOX11可能上调LBD16的表达,这与拟南芥中WOX11-LBD16的分子途径类似。

EMSA实验中探针序列为:5'-CATATTTGCATAAACCCATTAATAAATGTTCCCTGAA-3',分别设置了不同浓度的冷探针与生物素标记的探针进行竞争,冷探针量越多,结合条带越浅,这说明蛋白和探针有结合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以及其他杨树WOX11和拟南芥的研究结果表明,生长素、WOX11LBD16促进扦插不定根再生的调控网络可能具有进化保守性。因此,LBD16有望作为提升不同物种扦插生根效率的分子工具。

原文链接: Transcriptome framework of root regeneration reveals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 20
    点赞
  • 1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后台采用apache服务器下的cgi处理c语言做微信小程序后台逻辑的脚本映射。PC端的服务器和客户端都是基于c语言写的。采用mysql数据库进行用户数据和聊天记录的存储。.zip 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它具有高效、灵活、可移植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等领域的开发。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如if语句、循环语句等)、函数、指针等。下面详细介绍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 1. 变量和数据类型 在C语言,变量用于存储数据,数据类型用于定义变量的类型和范围。C语言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包括基本数据类型(如int、float、char等)和复合数据类型(如结构体、联合等)。 2. 运算符 C语言常用的运算符包括算术运算符(如+、、、/等)、关系运算符(如==、!=、、=、<、<=等)、逻辑运算符(如&&、||、!等)。此外,还有位运算符(如&、|、^等)和指针运算符(如、等)。 3. 控制结构 C语言常用的控制结构包括if语句、循环语句(如for、while等)和switch语句。通过这些控制结构,可以实现程序的分支、循环和多路选择等功能。 4. 函数 函数是C语言用于封装代码的单元,可以实现代码的复用和模块化。C语言定义函数使用关键字“void”或返回值类型(如int、float等),并通过“{”和“}”括起来的代码块来实现函数的功能。 5. 指针 指针是C语言用于存储变量地址的变量。通过指针,可以实现对内存的间接访问和修改。C语言定义指针使用星号()符号,指向数组、字符串和结构体等数据结构时,还需要注意数组名和字符串常量的特殊质。 6. 数组和字符串 数组是C语言用于存储同类型数据的结构,可以通过索引访问和修改数组的元素。字符串是C语言用于存储文本数据的特殊类型,通常以字符串常量的形式出现,用双引号("...")括起来,末尾自动添加'\0'字符。 7. 结构体和联合 结构体和联合是C语言用于存储不同类型数据的复合数据类型。结构体由多个成员组成,每个成员可以是不同的数据类型;联合由多个变量组成,它们共用同一块内存空间。通过结构体和联合,可以实现数据的封装和抽象。 8. 文件操作 C语言通过文件操作函数(如fopen、fclose、fread、fwrite等)实现对文件的读写操作。文件操作函数通常返回文件指针,用于表示打开的文件。通过文件指针,可以进行文件的定位、读写等操作。 总之,C语言是一种功能强大、灵活高效的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结构,可以为编程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