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距离上一篇总结大四上学期总结又过去一年了。这篇总结原本打算正月初八在回学校的高铁上完成(因为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中比较有意境,嘿嘿),但受疫情的影响,估计得到五一之后才能开学了。所以无论怎么样,阶段总结还是要写的,毕竟这样才能看出这一年来努力的成果以及见证自己的进步和蜕变。再再次笔芯csdn💓。
科研
从大三接触科研到现在的时间里,换过和接触的研究方向已经很多了,虽然没有对某个方向一直钻研下去,但是涉猎的知识的广度已经可以了,这样就会出现一种看到别人做的东西都能说出个所以然,但是并不能道出其之所以然的现象。但是这样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便于在学习和研究的时候,很容易进行拓展自己的思路,如在看一篇论文时就会想到之前看的一些文章,以及是否可以与之结合等等。
但是,做研究还是要往深度去钻,而不是其广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一个领域凸显出作用来。所以,现在做的方向也希望以后一直坚持下去。
另外,最让我欣慰的是这一年收获了两篇sci文章,一篇是这一年的工作,另一篇是本科阶段写的,直到现在才中。虽然都不是什么特别好的文章,但是它们作为阶段性工作的总结,以及这些年来做科研的肯定还是对我起到了很关键的鼓舞。之前,我曾一度因为自己发不出文章而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每次和别人谈及论文的事情,就感觉自己不适合做科研。后来慢慢也看开了,文章并不能说明太多,最重要的还是学习的过程中知识的积累,当你的知识层次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后,发高质量的文章也自然水到渠成了。所以,也希望自己可以通过不断积累和学习知识,发出更多高质量的文章。
学习
科研之外,我仍然一直坚持在csdn写博客,并且在2019年申请通过了csdn的博客专家,这也更激发了我对写博客这项兴趣爱好的热情。甚至现在在看论文时,看到一个陌生的概念就想写一篇博客把它记录下来😂。去年给大一新生师弟师妹们做了个报告,在这个报告中,我就强烈推荐他们养成一个写博客的习惯,而估计100个人中也就5、6个能这样做吧,毕竟写博客只有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回望自己写过的文章时,才能体会到这种成就感。
去年开始经营的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量化实验室》,现在也有了2.5k的粉丝数了。除此之外,也通过公众号认识了不少朋友,学到了不少知识。去年绑定了csdn和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同步的功能,也就是可以把公众号发送的文章同步到csdn中,后来试了试,感觉两者还是分开比较好,毕竟博客写的都是知识积累和反思,公号推送的内容更适合移动端的体验,两者具有不同的使用场景。所以,考虑了博客和公众号的质量,两者还是分别进行经营比较好,虽然这样会花费更多时间,但是体验效果会好一些,这仿佛强迫症在看待两种形态接近而又不同的事物时,一定要将它们分别规整才觉得合适😂。
另外,在2019年到20年初,耗时五个月,每天平均花费2个多小时左右的时间完成了一本python量化的工具书的写作,如果顺利的话应该可以在开学之前出版。在写博客之前绝对不会想到自己以后能出版一本书,所以说这也是坚持写博客带来的好处。
最后,就是对于量化这个领域的研究要比之前更加深入了,但是更多的知识方面的长进还是来自论文、研报或者和大佬们的交流,后面的时间希望一方面增加理论上的学习,另一方面将理论知识更多地用于实践当中去。
现在看来,无论是写博客、经营公众号、写书还是做科研,每一件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好在自己磕磕绊绊地都坚持了下来,所以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去年的话,那么就应该是“耕耘”了。
生活
这一年来健身一直在坚持,毕竟作为一名程序猿&科研工作者还是要多注意身体,多运动,才能少掉几根头发 ORZ。另外,健身这两年来,很多好久没见的人见面就说我胖了(实际上是壮了,毕竟这胸肌可不是盖的,嘿嘿)。
比较遗憾的是,之前喜欢的街舞这项爱好在读研之后就没有时间去坚持了。希望后面的时间里可以分配出部分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毕竟为了更好地做科研,劳逸结合也是很重要的。
另外的话,希望也可以再培养一个到两个其他的兴趣爱好,这段时间比较喜欢hiphop,所以想学习一下rap,或者继续学习尤克里里,明显两种风格截然不同的事物😄。
2020年的小目标
跟去年一样,小目标还是要定的,这样才能到明年这个时候看看自己是否被打脸😏。
1、争取完成并发表一篇trans级别的论文。
2、将论文等理论成果应用于量化模拟盘 / 实盘之中。
3、继续经营《人工智能量化实验室》公众号,争取明年这时候公号粉丝数达到1w。
4、经济独立。
5、继续学习popping或者掌握一项其他技能(学习rap或者尤克里里)。
5、脱单(不太实际T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