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能力模型整理

Ⅰ.Compositional Models 组合式模型

【注】这种模型通过定义跨文化能力的假设组成成分来定义跨文化能力。

一、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Components Model

1. 模型图

跨文化能力成分模型
2. 解释跨文化能力成分模型

  • 跨文化能力是: 知(Knowledge)情(Attitude)行(Skills)三个成分相协调
    • 知识层面包括:文化身份、文化差异、压迫(种族、宗教等)、社会变迁中的元素、文化差异在交际中的影响等
    • 情感层面包括:重视群体和群体平等、不关注歧视和种族中心主义、关注风险承担和跨文化互动对生活的增进作用等
    • 技能层面包括:自我反思、识别和清楚表达文化相似性和差异性、采取多元化视角、理解多种语境的差异、对歧视行为提出质疑、跨文化交流等

3. 局限性

  • 杂乱地呈现多层次的抽象
  • 经常弄错组成知情的因素

二、Facework-Based Model of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1. 模型图
基于面子工作的跨文化能力模型
2. 解释模型

  • 跨文化能力的基于面子工作的模型是基于跨文化的面子管理理论
  • 模型关注点
    • 不强调:动机因素 motivational factors
    • 强调:认知、行为和结果因素
  • 认为IC有四个维度:
    • 知识维度: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权力距离(Hofstede’s Value Dimensions)、自我面子模型、面子工作交流方式
    • 关注/在意维度:在意的敏感度、接受新鲜事物的程度、多元视角、分析型同理心、留意的创造力
    • 面子管理能力标准:感知的适当性、感知效果、相互适应性、相互满意度
    • 交互技巧:用心倾听、用心观察、面子工作管理、建立信任、合作对话

3. 对比和差异
这个模型假定其中的所有成分是迭代关系,即每个成分的变化都可能会影响其他成分。
(因果路径模型不是这种关系)

三、Pyramid Model 金字塔模型

1. 模型图
Deardorff金字塔模型
2. 提出过程

  • Deardorff 采用 Delphi 方法,23位跨文化专家参与到实验中,寻找他们对跨文化能力理解的共性
    [ Deardorff 此项研究的学术论文: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of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as a Student Outcom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
  • 成果:一个金字塔模型(本节) + 一个过程模型(后面展开)

3. 解释模型

  • 该模型尝试比喻地表示基本元素以及元素之间的隐式排序
  • 知情行是模型的基础元素,形成内部结果,最终形成外部结果
  • 最终产生的外部结果是跨文化情境中有效、适当的交流和行为

四、Global Competencies Model

1. 模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解释模型

  • 提出背景:评估全球化能力的需求
  • 模型中的核心能力表示:一个人在进入别人的文化盒子之前应该充分理解他自己的文化盒子
  • 越在中心的能力重要性越高

3. 典型特征

  • 该模型没有提及二语习得和国外经历(这些在其他模型中都是很重要的),言下之意就是该模型认为他们没有基础动机和认知取向重要,动机和取向能允许文化流动不管有没有语言能力。

五、总结

  • 优点:组合式模型在定义跨文化能力需要包含的基本范围和内容中非常有用
  • 局限性:理论上薄弱
    • 不能具体化成分之间有条件的关系
    • 不能从根本上定义用来定义能力本身的确切标准

Ⅱ. Co-orientational Models 双向互动模型

【注】主要致力于概念化跨文化理解或者其变体(例如:感知准确性、共情、视角、清晰度、等)的交互成就。

一、Intercultural Interlocutor Competence Model

1.模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解释模型

  • 在会话者的交互过程中,选择性感知 —> 概念和想法 —> 语义群 —> 特定的表达单元(词法、句法)和明显动作(语音、图形、符号等)
  • 模型流程:会话者1的感知转换为他的概念和想法,进一步转化为语义群,再转化为表达单元和明显的动作。会话者1的输出成为会话者2的输入,会话者2经过相同的流程,最终产生会话者2的输出。

二、WorldViews Convergence Model

1. 模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建模角度

  • 成分模型中的特征(敏感性、幽默、耐心、开放性、兴趣、好奇、共情、模糊宽容度)可能有利于对话
  • 这些特征可能是在相似的维度(意识、知识、态度和技能)组织起来的
  • 该模型认为如果对话者成功了,那么交互者的视角或世界观会渐渐趋于一致

3. 解释模型

  • 在恰当的互动中不同的世界观 会话者1的worldview1 和 会话者的worldview2会产生部分重叠,随着交互的不断进行,重叠的区域 worldview3 会不断增大
  • 通过恰当的互动,符号系统、意义和使用规则将显现出增长的一致性

三、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Model

1. 模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解释模型

  • 与同向模型具有一部分的相似性:该模型最上层的三种能力(语言学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话语能力)与WorldViews Convergence Model 的三个趋于同向的元素(语用、形式/符号系统、意义/语用)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 与同向模型的区别:更关注在文化内部和跨文化空间中的协商身份。五个知识维度支持会话者的跨文化能力,跨文化能力和其他三个元素之间相互影响。

3. 模型区分了双文化与跨文化

  • 双文化会话者在两种文化中都有经历,并在两种文化中都拥有知情行来支撑交互能力。但是个人的文化认同是冲突的。
  • 跨文化会话者,更像是两种文化之间的调节者,在两种文件中都能交涉。但是,拥有灵活的个人文化认同

四、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Model for Strategic Human Management

1. 模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假设

  • 重新定义了跨文化沟通能力(ICC: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 新的ICC定义了三个成果标准:
    • 恰当有效的印象
    • 多种意义系统意识和赞同
    • 交互关系满意度

3. 解释模型

  • 模型认为基础人类需求在不同文化中是相对普遍的
  • 一个会话者的概念世界通过沟通(同时行动—反应)与另一个会话者的概念世界交互,产生符号系统的多级重叠,进而产生多层次的相互理解
  • noise 噪音:交互过程中影响同向的不利因素。

五、Coherence-Cohesion Model of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1. 模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背景

  • 当前所有的同向模型都认为相互理解是理所当然的
  • Rathje 尝试指出这种假设过度简化了文化张力底层的语域。

3. 解释模型

  • coherence(一致性) vs. cohesion(聚合)
  • 左图:交互会在交互的成员文化中产生不同程度的统一和一致性
  • 右图:保留了个体差异作为文化本身的一中独特标记

六、总结

1. 优点

  • 对强调通过互动来达成最低水平的共识非常有用

2. 局限性

  • 我们如何说明最终能够趋于同向?
  • 礼貌在互动中是普遍的,所以模糊、非直接、不确定性等互动因素是维持互动关系的重要互动资源,但是维持互动关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此这些同向模型就缺乏一个关键元素:时间。

Ⅲ. Developmental Models 发展性模型

【注】保留跨文化交互中时间维度的支配性作用的观念,细化跨文化交互过程的阶段。假定跨文化能力能改进

一、Intercultural Maturity Model

1. 模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解释模型

  • 该模型把跨文化能力发展区分为三个级别:初始级别、中间级别、成熟级别,其中最后一个最重要。
  • 每个级别都从认知、人内、人际三个层面定义能力

二、Developmental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Model

1. 模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前提

  • 一个人的文化差异经历会越来越复杂和熟练
  • 一个人跨文化关系的潜在能力会增长

3. 解释模型

  • 随着时间推移,会话者会从种族中心主义转向种族相对主义。
  • 会话者经历从一个单一的文化视角到更差异化的、复杂的和娴熟的多文化视角
  • 该模型认为体验差异文化可以分为6个阶段:
    • 否认阶段:一个人的态度是只有他自己的文化是真的或合法的;
    • 防御阶段:认出其他文化但是更多的是“我们”和“他们”的视角;(防御反转)
    • 轻视阶段:认为在其他文化中发现的差异都是某种程度上从自己的文化中反射和扩展的;
    • 认可阶段:把一个人本身的文化看作是世界众多文化中的一个;
    • 适应阶段:能够并倾向于采取接受策略;
    • 融入阶段:如果会话者继续朝着种族相对主义发展,最终就会整合自己的和其他的文化视角。

三、U-Curve Model of Intercultural Adjustment

1. 模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解释模型

  • 采用了文化冲突的概念
  • 提出在同化过程中,有一个适应性和满意度的多阶段波动
  • 阶段
    • 蜜月阶段:经验相对正面、新奇
    • 敌意阶段:直面差异的严酷性
    • 幽默阶段:通过努力适应,敌意阶段会转化为幽默阶段
    • 同步阶段:会话者感觉与文化环境和规则、韵律等同步
    • 摇摆阶段:当他们预计返回家乡或者离开他们新发现的舒适区
    • 再入文化冲击阶段:尝试重新融入家乡文化
    • 再社会化阶段:返回家乡文化的最后阶段

四、总结

1. 优点

  • 擅长建模变化的系统阶段

2. 局限性

  • 不能具象化人际和跨文化能力的特征,这些特征会有利于或调节能力演变过程

Ⅳ. Adaptational Models 适应性模型

【注】
1. 两个2个特征:
(1)通常设想在这个过程中有多元的交互者
(2)通过给相互适应的过程建模强调多元交互者的依赖性
2.适应性模型强调适应性本身是一个能力准则
3.适应性在驻足相对主义视角中比在种族中心主义视角中重要得多

一、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Model

1. 模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解释模型

  • 个人性情(文化、种族背景等)会影响交互过程
  • 东道主语境条件(接受程度、趋同压力)和交互过程相互影响
  • 交互者通过互动和大众传播经验表现出和另一个文化代表的交互能力

二、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Accommodation Model

1. 模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解释模型

  • 一个特殊的适应过程:交互者会根据对方的交流方式调整他们的交流方式
  • 当会话者之间有文化差异时,适应性的拉力是不对称的:越是依赖性的、非主导的会话者可能比独立的、主导的交互者更努力去适应;
  • 能力评估既是在群体内也是在群体间

三、Attitude Acculturation Model

1. 模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解释模型

  • 定义了四种潜在的文化适应方式
    • 否定文化身份保留,肯定与其他群体的价值关系保留 ——> 同化
    • 肯定文化身份保留,肯定与其他群体的价值关系保留 ——> 整合
    • 肯定文化身份保留,否定与其他群体的价值关系保留 ——> 边缘化
    • 否定文化身份保留,否定与其他群体的价值关系保留 ——> 分离

四、Relative Acculturation Extented Model

1. 模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解释模型

  • 前提假设:两个群体(如:移民和本地人)都有真实的和理想的偏好。理想的偏好比如:本地人希望移民自愿离开,移民希望本地社会能期望移民的到来。现实态度是指每个群体从中能感知到什么和另一个群体做了什么。
  • 每个群体都有各自的策略,可能与零一群体的理想态度冲突,也可能相称
  • 适应能力通过一个群体采取的策略和另一个群体理想态度的适应程度来评估

五、总结

1. 优点

  • 指出了能力模型的核心原理—为实现能力,适应性是基础的

2. 局限性

  • 适应本身就是一个有问题的能力标准(Spitzberg,1993)
  • 适应可能是发展的,但是大多数适应性模型尚未阐明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需的相互适应的类型

Ⅴ. Causal process Models 因果过程模型

【注】
1. 特点
(1)反映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2)最容易形成或转化成可检验的命题
2.大多数适应性模型都表现出对基本过程模型和一般系统模型的强烈依赖。但是相反,因果过程模型尝试用理论的线性系统表示跨文化能力
3. 因果过程模型倾向于在下游位置假设变量,这些变量依次影响并被调节/中介变量影响,调节变量又反过来影响上游变量

一、Mode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1. 模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解释模型

  • 共情既能直接影响跨文化能力
  • 共情也能通过交互投入和全球视野间接影响跨文化能力
  • 全球视野受到跨文化和互动经验的影响
  • 动机影响跨文化和互动经验,也直接影响跨文化能力

二、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odel of Relationship Quality

1. 模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解释模型

  • 文化理解和沟通能力相互影响,并直接预测关系质量
  • 文化理解和沟通能力通过文化互动和沟通互动经验预测关系质量
  • 该模型把沟通能力看作是跨文化结构网络当中的一个成分
  • 关系质量是整体的能力评价标准

三、Multilevel Process Change Model of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1. 模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解释模型

  • 假定了三种因素:
    • 前置因素:系统级因素、个体级因素、人际级因素
    • 变化管理因素:管理文化冲击、管理身份变化、管理新关系、管理环境
    • 成果因素:系统级、人际级、个人身份
  • 提出变化过程调节前置因素的影响

四、Anxiety/Uncertainty Management Model of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1. 模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解释模型

  • 信心和焦虑减轻会调节四组因素和满意度标准之间的关系
  • 四组因素:
    • ①人际感知:关系亲密度、吸引力(个人层面)
    • ②团体间的感知:文化身份、东道主知识、文化相似性
    • ③沟通信息交换:被动策略、交互策略、自我披露、语言熟练度
    • ④东道主接触条件:东道主价值观、有利的接触
  • 增强自信、减少焦虑、增加满意度

五、Deardorff Process of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1. 模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解释模型

  • Deardorff 的另一个模型,与Ⅰ.三的金字塔模型元素基本一致,只是该模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模型

六、Relational Model of Intercultural Compentence

1. 模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解释模型

  • 旅居者和东道主国家是镜像的会话者
  • 两者都根据他们的知情行建模
  • 会话者的知情行能力和他们的目标、经验进行交互
  • 在某种程度上,任何一方或双方会话者都是以目标和产出为导向的,所以会产生多种产出结果

七、总结

1. 优点

  • 较容易适应研究目的
  • 某种程度上强调全盘解释
  • 解释成分的关联点时,设置明确的假说

2. 局限性

  • 建立了太多反馈循环和双箭头(双向的因果路径)
  • 这些模型由于证伪的假设检验降低了其作为显式理论检验指南的价值

Ⅶ. 以上模型存在的问题

一、知情行层面

  1. 是否知情行技能是真正的分离状态和进程仍然是一个问题
  2. 明显缺失一些潜在的相关概念
  3. 可能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概念化把会话者描述得太概念化、太理性、太有意识、太蓄意

二、适应性问题

  1. 适应性的概念还没有被有效衡量
  2. 适应性的子成分,比如:敏感性、共情或所持视角还没有没有具体和有效地概念化
  3. 适应性在定义上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但是大多数方法都把它当成一个特性,而特性不是动态的
  • 41
    点赞
  • 4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