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相关

1.布线宽度

考虑:电流,制版能力

I(最大电流)=K(修正系数) * T(最大温升)^0.44 * A(线截面积)^0.47

K(线内层)=0.024

K(线外层)=0.048

A单位mil

 地线>电源线>信号线

线宽按1mm载流1A计算

信号线宽可取5-10mil

通常:8-12mil(0.2-0.3mm),最细:2-2.8mil(0.05-0.07mm),电源线:48-100mil(0.025mm=1mil)

高速:5.3mil

差分:4.1mil

密集QFN:5mil

电源低功率:10mil;高功率:15mil

2.过孔大小

视频信号过孔8-18mil

其他过孔孔径8mil

普通:

0.36mm/0.61mm/1.02mm(钻孔/焊盘/电源隔离区)

0.41mm/0.81mm/1.32mm(电源线/地线/时钟线)

高速:

0.25mm/0.51mm/0.91mm(钻孔/焊盘/电源隔离区)

0.2mm/0.46mm/0.86mm(高密度)

信号线宽与过孔

8mil--->12mil(0.3mm),大部分能生产,成本低

6--->12,大部分能生产,成本低

4--->8(0.2),一半能生产,贵一点

3.5--->8

3.5--->4(0.1,激光打孔)

2--->4(0.1,激光打孔)

孔深度超过钻孔深度6倍--->无法保证孔壁均匀镀铜(6层pcb板厚度_通孔深度为50mil,厂家能提供钻孔直径最小8mil)

微孔:直径≤6mil,hdi(高密度互联结构)经常使用微孔,允许过孔直接打在焊盘上

过孔在传输线上表现为阻抗不连续的断点,会造成信号反射,一般过孔的等效阻抗比传输线低12%左右,比如50Ω传输线在经过过孔时阻抗会减小6Ω(具体和过孔的尺寸,板厚有关,不是绝对减小),但过孔因为阻抗不连续造成反射微乎其微,其反射系数仅为:(44-50)/(44+50)=-0.06,过孔产生的问题更多集中于寄生电容和电感的影响

3.Check list

布局大体完成后:PCB外形设计,布局,器件封装

布线:emc与可靠性,间距,焊盘的出线,过孔,禁布区,大面积铜箔,测试点,DRC,光学定位点,阻焊检查,丝印

出加工文件:光绘

制板:制板要求

电源环路越小越好

覆铜避免孤岛或尖刺

多条接地减小接地阻抗,导线之间距离不能太近

0805是1/4W,1206是1/2W

Layout不同阶段emc检查项目:

4.带状线,微带线

带状线:走在内层

微带线:走在表面

5.叠层设计

叠层(叠层结构):PCB中铜皮层和绝缘层的排列顺序,包括厚度(比如绝缘材料的厚度,铜皮的厚度

芯板:PCB的骨架,双面覆铜的板子,通常指可以用作内层制作的双面板

遵从规矩:

每个走线层有一个邻近参考层(电源或地)

邻近的主电源和地保持最小间距,提供较大耦合电容

四层:

信号-地(电源)-电源(地)-信号

芯片较多情况,较好SI,EMI不好,地层放在信号密集信号层的相连层,吸收和抑制辐射,体现20H规则

地-信号(电源)-信号(电源)-地

芯片密度低和芯片周围有足够面积(放置电源覆铜层)的场合,信号线电源用宽线走线,使电源电流路径阻抗低,信号微带路径阻抗也低,外层地屏蔽内层信号辐射,EMI好(中间2层,信号,电源层间距要拉开,走线方向垂直,防串扰,控制板面积,20H规则,控制阻抗要将走线布置在电源和接地铺铜岛下边,电源和地层铺铜间互联,确保DC和低频连接性)

信号-地-电源-信号:

 中间芯板厚度不同

顶层和底层各有一个参考层,信号回流通过相邻的参考层,减小信号回路面积,减小信号路径的电感,低感量的信号路径可以降低噪声的干扰,也减小信号辐射(不管差模或共模)

提升抗噪性能(EMC)和降低辐射(EMI),减小信号层和参考平面之间绝缘层厚度

缺点:

 走线从第一层换到第四层,叠层结构(信号-地-电源-信号)会出现问题

红色线:信号流向

蓝色虚线:回流

频率高,层间距小,回流流过层间电容,实现电源到地,电源和地之间没有直接连通,回流信号看做一个阻抗

 层间电容不大,阻抗大,回流信号找阻抗较小的地方通过,从而增大回流面积,发生辐射,影响相邻信号,叠层结构(信号-地-电源-信号)总厚度0.62inch的四层板,电源和地间电容小,低阻抗大,产生信号完整性,产生EMI,具有电源和地平面叠层,避免换层,尤其对高速时钟信号

换层,换层处加去耦电容,靠近过孔,减小回流路径阻抗

频率≤200-300MHz:使用去耦电容(>200-300MHz,去耦电容自身谐振失去效果)

频率>200-300MHz:提高层间电容解决

 层间电容过小:电源传输问题,IC需要极高瞬态电流,上升时间越小,需电源频率越高,通过去耦电容解决瞬间电源,频率过高,高于电容自身谐振频率,电容变成电感,失去储能作用,减小绝缘层厚度增加层间电容,增加成本

 6层板

芯片密度大,时钟频率高考虑6层板设计

第一种方案:

sig - gnd - sig - pwr - gnd - sig

得到较好的信号完整性,sig与gnd相邻,pwr与gnd配对,每个走线层阻抗较好控制,2个地层吸收磁力线,pwr与gnd完整情况下为每个信号层提供良好的回流路径

第二种方案:

gnd - sig - gnd - pwr - sig - gnd

只适用于器件密度不高情况,具有上面叠层所有优点,顶层和底层的地平面比较完整,作为屏蔽层使用,电源层靠近非主元件面一层,因为底层的平面更完整,emi要比第一种方案好

电源层与地层间距尽量小,以获得好的电源,地耦合,62mil板厚,层间距得到减小,不容易把主电源与地层间距控制得很小,第二种方案成本增加,通常选第一种,遵循20H规则和镜像层规则

8层板:

 5个走线层:TOP,ART03/04/06,BOTTOM

2个地层:GND02/05

1个电源层:PWR07

电磁吸收差,电源阻抗大,如下:

sig1 - sig2 - gnd - sig3 - sig4 - pwr - sig5 - sig6

sig1:元件面,微带走线层

sig2:内部微带走线层,较好的走线层(X方向)

sig3:带状线走线层,较好的走线层(Y方向)

sig4:带状线走线层

sig5:内部微带走线层

sig6:微带走线层

增加参考层,较好emi,各层特性阻抗很好控制:

sig1 - gnd - sig2 - pwr - sig3 - pwr - sig4

sig1:元件面,微带走线层

gnd:较好的电磁波吸收能力

sig2:带状线走线层

pwr:与下面的地层构成优秀的电磁吸收

sig3:带状线走线层

pwr:具有较大的电源阻抗

sig4:微带走线层

最佳方式,多层地参考平面的使用具有非常好的地磁吸收能力:

sig1 - gnd - sig2 - pwr - sig3 - gnd - sig4

sig1:元件面,微带走线层

gnd:较好的电磁波吸收能力

sig2:带状线走线层

pwr:与下面的地层构成优秀的电磁吸收

sig3:带状线走线层

gnd:较好的电磁波吸收能力

sig4:微带走线层

选择几层板和叠层方式:板上信号网络的数量,器件密度,PIN密度,信号的频率,板的大小

信号网络数量多,器件密度大,PIN密度大,信号频率高采用多层板,为了得到emi最好每个信号层都有自己参考层

常用叠层结构:

6.过孔

过孔寄生电容和电感

寄生电容:劣:对地寄生电容,延长信号上升时间,降低速度;优:平滑数字信号边缘

 T:板厚,如50mil

D1:过孔焊盘直径,如20mil

D2:地平面层孔直径(焊盘与地铺铜区的距离),如32mil

ε:基板材介电常数

C=1.41*4.4*0.05*0.02/(0.032-0.02)=0.517pF

寄生电感:削弱旁路电容的贡献,减弱整个电源系统的滤波效果

 L:过孔的电感(纳亨nH)

h:过孔的长度(英寸in)

d:中心钻孔的直径(英寸in)

L=5.08*0.05[ln(4*0.05/0.01)+1]=1.015nH

上升时间1ns,等效阻抗XL=πL/T10-90=3.19

旁路电容连接电源层和地层通过2个过孔,寄生电感成倍增加

过孔≥8mil做机械孔

过孔≤6mil做激光孔(微型孔,允许一部分孔打在PCB焊盘,看SOP)

7.多大尺寸

 PCB大小:38mm*38mm

摄像头电路板:4层板(从下往上:信号,地,电源,信号)

系统板:6层板(信号,数字电源,数字地,模拟地,模拟电源,信号)

IMU电路板:4层板(信号,地,电源,信号)

20H:电源和地层之间,电源层内缩20H,限制70%电场辐射(防止电源层产生边沿效应)

8.仿真软件

PSpice(cadence),multisim(ni),LTspice(AD)

9.BGA球距,芯片尺寸(FPGA:XCZU5EV)

芯片1.0mm球距BGA,球径0.5mm(min)/0.6mm(typ)/0.7mm(max),焊盘直径推荐0.53mm

尺寸:solder mask(阻焊)<copper铜皮(带锡焊盘),solder masker(非阻焊)>copper

如:

间距=0.8mm,球min=0.5mm,球max=0.7,焊盘:

阻焊盘:铜皮0.52mm,阻焊0.45mm(均指直径)

非阻焊盘:铜皮0.45mm,阻焊0.6mm

用阻焊和非阻焊均可以,阻焊好,焊盘大,不好扇出线

 XCZU5EV:31*31mm

Hi3516DV300:14*14mm;365球;0.65mm球距;TFBGA(球形光栅阵列)

 Hi3519V101:10*10mm;524球;0.4mm球距;FCCSP(倒装芯片级封装)

FC(Flip Chip):指代倒装芯片封装到BGA或PGA基板上

CSP(chip scale package):指代芯片级封装,主要是芯片尺寸与封装尺寸基本接近,对芯片进行二次布线之后并植球完毕

10.PCB高速信号界定

频率>50MHz

上升/下降沿时间<50ps(高频分量越多,带宽越大,考虑SI)

传输路径长度>1/6倍传输信号波长

发生趋肤效应和电离损耗

pcb工作频率:晶振决定

11.工艺流程

 12.散热

器件自身功耗

处理方式:

PCB接地焊盘散热

散热片

散热风扇

导热管

器件散热对周围器件影响:

电源芯片等功率大的IC远离温度敏感器件,如晶振,时钟芯片,存储器,Y5V电容

PCB散热通道

散热片的齿形突起与风向平行,矮个器件上风口,热量高的在下风口

发热器件分散布置,单板散热均匀,敏感器件和发热器件远离

强迫风冷,高器件不要放高发热器件上方,单板风阻均匀化,便面风道方向留空隙

  • 0
    点赞
  • 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PCB layout是指印制电路板的布局设计,它是电子产品制造中的关键环节。在进行PCB layout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电路设计、元器件布局、信号传输和阻抗匹配等多个方面,因此需要相关资料来指导和支持设计工作。 首先,最基础的资料就是PCB layout设计规范和标准。这些规范包括PCB设计的尺寸要求、最小线宽/线距、最小孔径等技术要求,也包括元器件布局的规范和要求,以及信号传输和阻抗匹配的相关标准。设计人员需要根据这些规范来进行设计,才能确保PCB的质量和性能。 其次,元器件的数据手册和规格书也是非常重要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元器件的尺寸、引脚排列、电气特性、布局要求等详细信息,设计人员需要根据这些数据来进行元器件的布局和连接,以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此外,还有一些与PCB layout相关的工具和软件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软件的教程、操作手册、应用案例等,设计人员需要熟悉这些资料,才能熟练地使用相应的工具和软件进行PCB layout设计。 最后,还有一些与特定应用领域相关的资料,比如高速信号传输、RF电路设计等专业资料,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应用场景来获取这些资料,以指导自己的设计工作。总之,PCB layout设计工作需要依托大量的相关资料和信息,设计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经验,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印制电路板。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