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ium AD20的四层板叠层管理、平面层20H内缩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Altium Designer 20中将PCB从双层板转换为四层板,并进行叠层管理。通过插入Plane层创建四层板结构,然后调整中间层的名称。接着讲解了平面层内缩的重要性,遵循20H原则以降低辐射效应,具体操作中展示了如何修改电源层的内缩值,确保其比地层多内缩20mil,同时保持层叠管理器的设置。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AD新建的PCB默认为双层板,多层板需要自行添加叠层。下面以四层板为例进行说明。


AD20的叠层管理,叠层为四层板


  • 工具 - 层叠管理器。(快捷键:D K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能够看出这是一个普通的双层板结构。
    Top Overlay:顶层丝印
    Top Solder:顶层阻焊
    Top Layer:顶层
    Bottom Layer:底层
    Bottom Solder:底层阻焊
    Bottom Overlay:底层丝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添加叠层,使其变为四层板。
    Top Overlay 的位置,右键在下方插入层 - Plane。AD会自动插入两个层。

  • 层的类型主要有两种:
    Signal 信号层,显示方式为正片。主要用于布信号线。
    Plane 平面层,显示方式为负片。主要用于分割各种类型的GND和电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添加好层后,修改中间层的名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关闭,保存,确认。

  • 已更改为四层板,多出了两个中间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平面层内缩


目的:为降低平面的边缘辐射效应,在电源层与地层间要尽量满足20H内缩原则。

说人话就是电源层要比GND层 多内缩20mil

  • 打开 层叠管理器

  • 内缩项默认是隐藏的,需要将它显示出来。在顶部属性名称那一栏,右键 - Select column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Pullback distance 改为可见。O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之后修改电源层的内缩,遵循20H原则,比GND层多内缩20mil

  • 这里的GND层内缩为20mil,则PWR层内缩40mil

  • 注意要将属性栏中下方红框内的对勾勾掉,不保持同步,使单个层可以独立更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关闭,保存,确认。可以明显看出 PWR03层GND02层 的内缩要多一点。

  • 因为平面层是负片,所以现在看到的板框附近的红边、绿边,在出图时是没有铜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hink>好的,用户的问题是在Altium Designer 24中将双板设计改为四层板设计。我需要先回忆一下AD叠层管理的操作步骤。首先,用户可能需要打开管理器,添加新的中间。记得在AD中,可以通过Design菜单下的Layer Stack Manager来进入管理界面。 接下来,用户的双板原本只有顶和底,要改成四的话,通常需要添加两个内,一般是电源和地。这时候需要考虑叠层结构,比如常见的Top-GND-Power-Bottom或者Top-Signal-GND-Power-Bottom等结构。参考引用[2]中提到六板的设计方案,虽然用户是四层板,但原理类似,需要考虑间距和电源地耦合的问题。可能需要建议用户将中间的两设置为电源和地,以优化信号完整性。 然后,用户需要调整各的材料厚度和介电常数,确保符合制造要求。这里可能需要提醒用户与PCB制造商确认参数,因为不同的板厂可能有不同的工艺标准。另外,引用[3]提到成本压力下双面板的使用,但四层板在噪声和性能上的优势,所以用户可能需要在成本和性能之间权衡,但既然用户已经决定改为四层板,重点是指导操作步骤。 步骤方面,首先添加中间,可能需要右键添加两个内电。然后设置的类型,比如正片或负片。负片通常用于电源和地,方便大面积覆铜。之后需要重新规划布线,将原来的电源和地线转移到内,释放顶和底用于信号线。可能需要使用网络分配功能,将电源网络分配到对应的内电。 另外,设计规则可能需要调整,比如线宽、间距,以及过孔连接内的问题。用户可能需要添加过孔来连接顶/底与内的电源和地。同时,检查原有的布线是否需要调整,避免内引入新的干扰或阻抗问题。 可能还需要注意20H规则和镜像规则,如引用[2]提到的,虽然主要针对高数板,但在四层板中适当考虑这些规则也能提升EMI性能。例如,电源相对地20H,减少边缘辐射。 最后,生成相关的Gerber文件时,确保所有都正确导出,并与板厂沟通叠层结构。可能还需要进行DRC检查,确保没有因数变更引起的未连接网络或短路问题。 用户可能需要具体的步骤截图或更详细的操作指导,但根据问题描述,主要是教程式的流程,所以需要分步骤说明,从打开管理器到添加、设置属性、重新分配网络、调整布线策略等。同时,提醒用户注意设计规则和制造要求,确保设计可行。</think>### Altium Designer 2024 双面板改为四层板设计教程 #### **步骤1:打开管理器** 1. 在PCB编辑界面,点击顶部菜单栏 **Design → Layer Stack Manager**,进入管理界面[^2]。 2. 默认双面板结构为 `Top Layer` 和 `Bottom Layer`。 #### **步骤2:添加内电** 1. **右键点击现有 → Insert Layer Below**,添加两个内(例如:`Internal Plane 1` 作为地,`Internal Plane 2` 作为电源)。 2. 调整叠层顺序,推荐两种常用四结构: - **方案1(信号优化):** $$ \text{Top Layer → Prepreg → GND → Core → Power → Prepreg → Bottom Layer} $$ - **方案2(电源耦合优化):** $$ \text{Top Layer → Prepreg → GND → Prepreg → Power → Core → Bottom Layer} $$ 方案1成本更低,优先选择[^2]。 #### **步骤3:设置属性** 1. **修改名称**:双击内电名称,重命名为 `GND` 和 `Power`。 2. **设置网络分配**: - 右键点击 `GND` → **Assign Net** → 选择地网络(如 `GND`)。 - 同理为 `Power` 分配电源网络(如 `VCC`)[^2]。 #### **步骤4:调整布线策略** 1. **信号线迁移**:将原双面板的电源和地线删除,改由内电通过过孔连接。 2. **添加过孔**:在需要连接内电的位置放置过孔,并设置过孔网络属性(如连接 `GND` 或 `VCC`)。 3. **优化布线**:释放顶和底空间,优先布关键信号线(如高速信号)。 #### **步骤5:设计规则检查** 1. 进入 **Design → Rules**,检查以下规则: - **电源与信号间距**(避免短路)。 - **过孔与内电连接**(确保网络正确分配)。 2. 执行 **Tools → Design Rule Check (DRC)**,修复所有报错。 #### **步骤6:生成制造文件** 1. 导出Gerber文件时,确认包含所有四(Top、Bottom、GND、Power)。 2. 与PCB板厂确认叠层参数(如介电常数、厚度)[^3]。 --- ### **关键注意事项** 1. **20H规则**:电源边缘比地20间距,减少电磁辐射。 2. **镜像规则**:高速信号布线尽量参考完整地平面。 3. **成本控制**:四层板成本高于双面板,但性能显著提升[^3]。 ---
评论 7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