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预测电流控制-虚拟矢量

1.数学模型

dq坐标系下解耦模型:

六相电压源逆变器

2.仿真模型

采用12虚拟矢量

3.仿真结果

 给定转速 800 rpm

转矩限幅 120Nm 

 d轴 q轴电流

六相定子电流

总结

采用虚拟矢量控制进行MPCC,可以兼顾谐波空间,定子电流正弦度得到提升 

4.联系方式

QQ 1978009424

参考资源链接:[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双d-q模型与矢量控制对比研究](https://wenku.csdn.net/doc/5ot0c1o3c8?utm_source=wenku_answer2doc_content) 在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中,矢量控制策略的目的是实现对电机电磁特性的精确控制,而空间解耦是这一策略的关键环节。通过空间解耦,我们可以将复杂的多变量系统分解成两个独立的单变量系统,即d轴和q轴。这种分解利用了电机的旋转坐标变换,通过d-q变换将交流量转换成直流量,简化了控制系统的设计。 具体来说,d-q变换基于Park变换的原理,将三相静止坐标系中的交流电流转换为旋转坐标系中的直流电流。在这个旋转坐标系中,d轴电流通常与电机的磁通相关联,而q轴电流则与电机的电磁转矩相关联。通过控制这两个直流量,可以实现对电机磁通和转矩的独立控制,从而提高电机的动态响应和控制性能。 在《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双d-q模型与矢量控制对比研究》中,作者详细解析了如何构建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双d-q模型,其中包括了电机的电磁转矩表达式以及两套绕组之间的耦合关系。此外,矢量空间解耦的方法也揭示了电流谐波成分对机电能量转换的不同影响,这直接影响到电机的运行效率和动态响应。通过比较两种控制策略,研究发现,在相同的控制参数下,两种方法都可以实现电机的高效、精确控制,表明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基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矢量控制策略通过空间解耦,不仅提高了电机的控制性能,还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建议深入阅读《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双d-q模型与矢量控制对比研究》来获取更多细节和深入理解。 参考资源链接:[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双d-q模型与矢量控制对比研究](https://wenku.csdn.net/doc/5ot0c1o3c8?utm_source=wenku_answer2doc_content)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