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_教育研究
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构建及培养研究
笱崇敏;杨舒涵; 1-4
立德树人视域下公共音乐教育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
卢致苑; 5-8《现代职业教育》投稿:cn7kantougao@163.com
新时代新征程高校教师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与策略
陈傲雪;权格格; 9-12
基于大学生群体画像分析的精准教育研究
庞飞;潘丽华; 13-16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大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困境与策略探索
陈耀东; 17-20
新技术背景下的高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方法与路径
戴雁琴; 21-24
学前教育专业生态式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
顾颖颖; 25-28
以助力健康中国为载体,多科性大学落实医学教育“三全育人”
田晔;刘小燕;刘群红; 29-32
课题_课程教学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周菡; 33-36
开放大学护理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路径的实践研究——以“基本生命支持”为例
李爱娟; 37-40
广西地方红色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实现路径
韦美灵;叶子琛;欧琳宗; 41-44
在线精品课程视野下的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以隧道机电与PLC应用课程为例
任佳丽;裴建新;田媛媛; 45-48
“思创融合”视角下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李涛; 49-52
探究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策略
吴锦程; 53-56
高等数学课程线上教学情况调查研究——以新疆大学为例
张春梅;肖汉; 57-60
工程经济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姚丽芳;杨娥; 61-64
工程经济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
陶洪飞;付秋萍;艾鹏睿;姜有为; 65-68
课题_人才培养
新时代江苏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邵锦秀; 69-72
农类高校毕业生“慢就业”因素中的就业能力培养探析——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为例
黄荣喜;莫鹏巧;黎瑞荣; 73-76
假肢矫形工程产学研“医工融合”人才培养探讨
胡京汇;陈静;李古强; 77-80
课题_院校治理
高校运用新媒体发展学生党支部创新模式
李超楠;刘居奇; 81-84
“答辩式”思维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淑娴; 85-88
新时代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姜敏; 89-92
课题_专业探讨
高职学生人格建构中古典诗词教育的价值与路径探析
于慧; 93-96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专业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以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为例
杨晓航; 97-100
关于用定性研究方法对大学英语教师角色进行分析的可行性研究
李璐; 101-104
新工科背景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梁丽娥; 105-108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雷燕;郭斌;王强;杨俊宝;郭晓兰; 109-112
农业高职院校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的思考
黄毅华; 113-116
吉林省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中科普内容的研究
生琳; 117-120
研讨◆创新◆反思
地方高校留学生思想教育路径研究——以丽水学院为例
叶雪莲; 121-124
非全日制研究生歧视知觉与学业倦怠:专业认同的中介作用
王鸿璞; 125-128
混合式教学中职前英语教师同伴反馈素养提升中的问题、归因与策略研究
李想; 129-132
职业本科专业群建设之教师发展研究
魏怀明; 133-136
高校博物馆与教育融合发展研究
郑春玥;龚静宜;张子玉; 137-140
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高校日语教学策略创新
张潇丹; 141-144
有组织科研背景下高校加强基础研究的思考
瞿橙; 145-148
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教学反思研究
吴晖琴; 149-152
实践◆改革◆探索
1+X证书体系下职业本科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
刘潇潇; 153-156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高等教育与新媒体技术的深度融合实践研究
曾颖; 157-160
“互联网+”驱动下高校研究生教学改革路径探讨
李黛玥;郭梁超; 161-164
基于能力矩阵分析的课程联动改革方案设计
陈甜甜;钱玉莹;许颖; 165-168
就业育人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实践探索
王子薇;娄峰; 169-172
提升学生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认识
周玲丽; 173-176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在乡村规划建设中的实践教学探讨
周冰;王超;冯昕; 17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