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分类的标准有很多,比如说按市场分、按投资标的分、按指数代表性分。从代表性来分类的话,一般可以分为有三类:综合指数、宽基指数、窄基指数。
综合指数是指成分股包含所有上市的股票,以反映全市场的状况,最典型的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上证指数、深证指数,其是观察市场整体走势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国内的中证指数公司,就是专门构建各类指数,为投资者提供新的分析工具和投资标的。
今天的文章就集中在对于沪深 300、中证 500、中证 1000指数的量化解读方面,既然是量化,那么可视化必须是其中很重要一个组成部分,我们的文章会提供数据调取和可视化代码,供各位更好理解指数构成以及特性。
一、综合走势与波动率
>>> 沪深300指数
它以规模和流动性作为选样的两个根本标准,并赋予流动性更大的权重,符合该指数定位于交易指数的特点。300 指数反映的是流动性强和规模大的代表性股票的股价的综合变动,可以给投资者提供权威的投资方向,也便于投资者进行跟踪和进行投资组合,保证了指数的稳定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
>>> 中证500指数
该指数又称中证小盘 500 指数(CSI Smallcap 500 index),简称中证 500(CSI 500),上海行情代码为 000905,深圳行情代码为 399905。中证 500 指数有 3 个构建步骤。
步骤1. 样本空间内股票扣除沪深300指数样本股即最近一年日均总市值排名前300名的股票;
步骤2. 将步骤1中剩余股票按照最近一年(新股为上市以来)的日均成交金额由高到低排名,剔除排名后20%的股票;
步骤3. 将步骤2中剩余股票按照日均总市值由高到低进行排名,选取排名在前500名的股票作为中证500指数样本股。
>>> 中证1000指数
根据金融界网站提供的资料,中证 1000 指数编制方法采用较为普遍的自由流通市值加权法,指数成分股从全部A股中剔除沪深 300、中证 500 指数成分股后,结合流动性标准选取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最大的 1000 只股票,综合反映中国 A 股市场中小市值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是中证核心市值指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通过聚宽研究平台,首先构建一个 list 名单“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