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6日,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发布最新人形机器人报告Humanoid 100: Mapping the Humanoid Robot Value Chain(《人形机器人100:人形机器人价值链的全球映射》)。
报告深度探讨了人形机器人在全球的价值链分布、技术发展、市场潜力以及未来趋势;报告提出了“人形机器人100”概念,既:100家与人形机器人相关的公司,涵盖了从半导体、传感器到整机集成的多个领域(包含82家已参与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公司和18家被认为有潜力参与的公司),这些公司主要分布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占比高达73%;报告详细分析了人形机器人的现状、市场潜力、技术发展及相关的投资机会。
核心内容:
本报告主要探讨了人形机器人在全球的价值链分布、技术发展、市场潜力以及未来趋势;报告涵盖了多个行业和地区的100家上市公司,这些公司在人形机器人的研发、生产、集成和应用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报告还详细分析了人形机器人的市场潜力、技术挑战、投资机会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1. 报告背景与目的
-
背景: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摩根士丹利认为,人形机器人可能触及60万亿美元的全球GDP,并对工作意义产生深远影响;
-
目的:报告旨在帮助投资者理解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投资机会,通过“Humanoid 100”清单,展示涉及人形机器人价值链的公司;
2. Humanoid 100清单
-
构成:Humanoid 100清单由摩根士丹利全球研究团队共同编制,包含82家已参与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公司和18家被认为有潜力参与的公司。
-
分类:清单中的公司被分为三个主要类别:“Brain”(大脑)、“Body”(身体)和“Integrators”(集成商)。其中,“大脑”涉及半导体和软件,“身体”涉及工业组件,“集成商”则是开发完整人形机器人的公司。
3. 人形机器人的市场潜力
-
市场规模:摩根士丹利估计,到2050年,美国的人形机器人市场可能达到约1万亿美元,全球市场潜力更大。
-
TAM模型:报告提出了一个总可寻址市场(TAM)模型,分析了不同行业和职业中人形机器人的潜在应用和替代效应。
4. 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构成
| |
-
大脑(Brain):包括基础AI模型(如NVIDIA的Project Groot)、数据分析与模拟(如Palantir和Oracle提供的平台)和视觉软件与半导体(NVIDIA、Intel、Qualcomm等);(共22家,含中国两家:百度和地平线)
-
身体(Body):涉及传感器、电池、半导体(模拟)、线束、热管理、自动化等。人形机器人的身体主要由执行器(如NSK、RBC Bearings、Regal Rexnord等)、传感器(如Analog Devices、Robosense、Hexagon等)和电池(如CATL、EVE Energy、LG Energy Solution等)组成,外部结构通常由铝合金和塑料制成,以减轻重量;(共64家,含中国24家:旭升集团、亿纬锂能、宁德时代等)
-
集成商(Integrators):这些公司正在开发或有潜力开发完整的机器人系统,包括汽车制造商(特斯拉等)、消费电子公司(苹果、三星、小米等)、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公司(亚马逊、阿里巴巴、腾讯登)以及传统机器人公司;(共22家,含国内10家:比亚迪、小鹏汽车等)
5.人形机器人的投资案例
-
为什么需要人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能够在为人类设计的环境中更好地适应和操作,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和工具。
-
投资机会:报告指出,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应用可能比自动驾驶汽车更快实现,因为人形机器人可以在更受控的环境中学习和操作,减少了安全和监管方面的挑战。
6. 人形机器人的市场动态
-
专利申请: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正在增加,中国和美国是专利申请的主要来源。
-
公司动态:许多公司正在积极开发人形机器人,包括特斯拉、小米、Unitree等。这些公司展示了人形机器人的多种应用场景,如物流、服务和工业自动化。
7. 人形机器人的未来趋势
-
技术进步: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将依赖于AI、传感器技术、电池存储和材料科学的进步。
-
市场接受度:报告预测,人形机器人将在未来几十年内逐渐被市场接受,尤其是在劳动力短缺和成本上升的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