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运营团队2025年最新原创报告(共210页)
正文:
要论全球目前全球双足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最高的企业,国内足式机器人公司[宇树科技]绝对当仁不让,也是目前少有的通过销售旗下双足人形机器人实现营收的企业。
随着[宇树科技]旗下16台人形机器人H1登上2025年蛇年春晚瞬间火爆海内外(其实,优必选旗下人形机器人早就登过春晚了且多次),公司已当之无愧成为2025年最火人形机器人公司,受到各方关注:
近日(3月底),宇树科技的早期投资人、SevenUp Capital创始人赵楠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2020年以来,宇树科技的财务报表每年都保持盈利状态;同时,宇树科技的市场负责人也表示肯定:“对,我们就是年年都赚钱!”据接近宇树老股的人士透露,2023年和2024年,宇树的营收分别约为2亿元和4亿元,净利润在1000万—7000万元之间;甚至有FA透露:宇树2024年净利润约3000万元;2025年预计净利润2亿元。
那么究竟是谁在买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呢?
2025年3月12日,一则合同金额为825.66万元的[上海同济大学]采购[宇树科技]采购订单,将宇树的主流客户带入大众视野;据中国政府采购网公示信息显示,根据合同购销清单显示,本次采购包含了10 台宇树H1-2通用人形机器人(每台售价70万元)和高精度深度相机、激光雷达等8项价值125.66万元的零配件。
据知了标讯、硅基研究室统计、制表,2021年4月8日至2025年3月17日的宇树科技的百余笔中标项目,覆盖高校、传媒、能源、医疗、消防、教育等多个领域,采购方既包括诸多高校,也有央国企、政府单位;其中,科研类高校是采购主力,近30所高校都曾向宇树采购相关产品,用作用于科研二次开发,直白一些发Paper。
据招标网显示(不完全统计):2025年至今共有22个与宇树科技相关订单,在可统计金额的订单中,累计金额已超1500万元。
图片来源:硅基研究室
从图表来看,中山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是采购主力,占比分别为15%和14%;其次是浙江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安徽大学,均占5%。
图片来源:硅基研究室
按采购方所属地区看,订单占比前五的地区/省份分别为浙江、深圳、北京、广东和上海,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宇树科技南下,在深圳成立全资子公司原因(深圳天羿科技有限公司),当然深圳拥有无可比拟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势,能更便捷地获取优质且低成本的零部件供应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不过,从诸多高校采购订单中,也暴露出后续市场乏力隐忧;大多数高校采购订单金额都在10万-50万左右,百万级的大单极少;宇树科技凭借先发和供应链价格优势,率先在科研场景那些诸多订单,诸多人形机器人创企优先切入场景且本体价格持续下探,To G市场,已陷入严重“内卷”。
从订单结构来看,也有工业、能源、教育、消防等行业公司采购,但仅仅作为试水;当然宇树也在探索ToB工业场景(车企),但目前还没有透露太大进展。
[宇树科技]旗下人形机器人H1和G1在运动能力已处于行业头部,是人形机器人赛道硬件派入局者典型代表,也是国内人形机器人公司“炫技”派典型代表,旗下人形机器人G1凭借跳舞视频、720度回旋踢等视频,展现其无与伦比的运动能力;其他人形机器人接连跟进,纷纷展示旗下人形机器人运动能力;但这种炫技似乎和商业化落地场景关系却不大,“能跑能跳” ≠ “能干活”,正如杨立昆教授所说,很多人形机器人所有演示都令人深刻,但实际上却很蠢,不是因为缺乏身体能力,而是不够聪明(没有智慧的“大脑”),仅是停留在大玩具层面。
其实这也就牵出国内人形机器人赛道发展乱象之一:重“运动”,轻“大脑”。
.. ... ...
接下来,小编从人形机器人企业产品(进展)、硬件设施(生产能力)、产品落地场景、企业官方宣布量产时间、实际商业化进展、具身智能大模型技术等方面,盘点全球(含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现况以及国内人形机器人发展乱象;并从算力、软件算法、数据、硬件(核心零部件)、工程化等多层面,详细盘点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卡点。
... ... ...
本文内容仅展示一部分,更多详细解读,加入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查看完整版文章:【原创】埃隆·马斯克谈人形机器人创企:原型很容易,但生产很难,甚至不可能(全球创企量产能力浅析),并深度了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