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是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死亡率位列第四[1]。尽管科学家们对乳腺癌早期发现和治疗的能力有所进步,但它仍然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之一,且大多数患者死于转移性疾病。
目前,已有的科学研究已经广泛地阐述了乳腺癌的驱动因素和分子图谱,并进一步在分子遗传水平上将其划分为亚型[2]。这些亚组基于免疫组织学标志物,如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3,4],以及基于转录特征,具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方案。这些治疗方法包括免疫治疗(肿瘤疫苗、细胞治疗、免疫负调控抑制剂)、靶向治疗(HER2+)、内分泌治疗(HR+)或化学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加选择性联合放射治疗,具体方案取决于临床分期。
治疗耐药和转移性疾病建立的分子通路方面的技术和科学进步,为针对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磷脂酰肌醇 3-激酶 (PI3K)、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等靶向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PI3K通路的改变是肿瘤恶化,疾病进展和产生治疗耐药性的最常见原因[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