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读书笔记——《用户体验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美] 杰西·詹姆斯·加勒特

个人摘要

《用户体验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是用户体验领域的经典之作,它将网站设计系统地分为五个要素: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和表现层,并分章节讲述了每一层要素下辖的内容。我们可以从这本书中以小见大,洞见产品交互设计如何才能取得好的用户体验。

本文原是考研笔记,由于应试缘故,我对书中重要概念作了词条化的整理,许多细节有失严谨,对一些作者独创的概念也没有深入考究。因此,本文比较适合作为二次研究的楔子,而非标准化工具书。

一、用户体验为何重要
  • 投资回报:Return On Investment, ROI;
  • 转化率:完成转化行为如订阅的用户占全体用户的比例。它能衡量一个设计的商业效率和用户体验。
  •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ser-centered design, UCD;在开发产品的每一个步骤中,都把用户纳入考虑范围,以创建吸引人的、高效明快的用户体验的方法理念(包含5要素)。
二、认识用户体验要素
  • 表现层:一系列网页,由图片和文字以及超链接组成。它为产品窗机爱你感知体验。22
  • 框架层:按钮、控件、照片、文本区域的位置布局;解决如何优化布局,以发挥这些元素的最大效果效率的问题;框架是结构的具体表达。决定表现层。22
  • 结构层:确定特性和功能的组合方式;解决用户如何到达某个界面,能够前往什么地方的问题;结构是框架的抽象概括。决定框架层。23
  • 范围层:描述网站各种特性和功能的构成的范畴;解决某个功能是否应该纳入产品的问题。决定结构层。23
  • 战略层:描述经营者和用户分别想通过产品获得什么。决定范围层。23
  • 五要素建设要自下而上、环环相扣地进行:后一个层面的工作,需要在前一个层面完成前就开始。26
  • 功能型产品vs信息型产品:
三、战略层
  • 战略层定义:战略层明确“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确定开发者和用户分别想通过产品得到什么。
  • 产品目标:为了确定它,要结合品牌识别、成功标准(显示目标是否被满足的可追踪指标)、印象数(网站上广告被展示的数量)等来确定。
  • 用户需求:为了确定它,要通过用户细分(划分关键用户特征)、人口统计学、消费者心态档案、可用性和用户研究、市场调研、人物分析、用户测试、卡片排序法、人物角色等来确定。
  • 设计团队角色和流程:团队包括战略专家、决策层、普通员工,各有优势;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被定义在战略文档(愿景文档)中。
四、范围层
  • 范围层定义:范围层明确“功能规格”(功能型产品)和“内容需求”(信息型产品)。它是一个有价值的过程,同时产生有价值的产品。它确定工作流、日程安排、里程碑等利于产品功能和内容开发的手段,避免陷入“范围蠕变”。
  • 过程的价值:迫使团队考虑潜在冲突和产品中粗略的点,确定哪些问题现在解决,哪些问题之后解决。
  • 产品的价值:给予团队一个参考点,明确项目中要完成的全部工作,提供一门共同语言,确保设计不出现模棱两可。
  • 特性:软件的功能和所提供的内容。
  • 功能规格:描述软件产品功能的组合。要求积极、具体、客观。
  • 功能规格-积极:提供不好情况的解决手段,而非禁止不好情况发生(不允许购买风筝线 > 引导到风筝线界面)。
  • 功能规格-具体:具体描述功能需求(最受欢迎要多显示 > 点赞最多放在列表最前)。
  • 功能规格-客观:避免主观语气,使需求保持明确、避免歧义,变得可验证(这个网站应该是时尚闪耀的 > 这个网站符合企业品牌指南文档要求)。
  • 内容需求:纳入设计范围的内容信息。需要提供每一个特性规模的大致评估(文本字数、图片分辨率、更新频率等)。
  • 内容管理系统: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CMS;实现展示、交付内容给用户的自动化标准和流程的系统,包含多语言、内容格式、更新发包等方面的自动化管理标准和流程。
  • 内容清单:重要,让团队每个人知道设计用户体验需要做哪些工作。
  • 确定需求优先级:综合收集潜在需求和想法,评估需求间的依赖/冲突关系、哪些需求最能满足战略目标,同时考虑它们的可行性,而得出的优先级。
  • 范围层对战略层的反作用:留意可能需要改变战略的特性建议。
五、结构层
  • 结构层定义:结构层明确“交互设计”(功能型产品)和“信息架构”(信息型产品)。它确定呈现给用户的元素的模式和顺序。
  • 交互设计:关注描述“可能的用户行为”,同时定义“系统如何配合与响应”这些用户行为。
  • 概念模型:用户对“通过交互实现目标”这一过程的认知,不一定符合产品内部机制。常和“直接操作”有关(直接操作使用户操作过程协调、概念模型得到满足且有目的感)。预测并提供满足概念模型的功能路径,但也别忘了设置更高效专业但略难学习的用法(如单一功能入口),因为概念模型来自用户已有认知,低门槛同时也低效率,在用户足够熟练的情况下,强迫用户继续使用原有概念模型交互将成为用户负担,无论是视觉上还是交互逻辑上。概念模型-新型操作-新的概念模型是一个螺旋前进、永无止境的过程,贯穿人类交互行为演进的历史。
  • 错误处理:预防错误(自动挡汽车必须挂P档发动)、使错误难以发生、主动纠错、错误挽救措施(撤销)。
  • 信息架构:基本单位是节点,可以对应任意的信息片段或组合。节点需具一定结构方法和组织原则。关注呈现给用户的信息是否合理并有意义。
  • 信息架构的作用:内容型网站上,信息架构帮助设计组织分类、导航结构,让用户得以高效合理地浏览网站,同时实现教育、通知或说服用户。
  • 信息架构分类体系-从上到下:根据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直接进行结构设计,由战略层驱动;可能导致内容重要细节被忽略。
  • 信息架构分类体系-从下到上-对预期将存在的内容进行分类,进行结构设计,由范围层驱动;可能导致过于细致,结构僵化。
  • 高效信息结构能避免重构:能容纳成长和适应变动,让新需求不会导致整体重构。
  • 结构方法:信息架构节点的安排方式。包含层级结构(树状结构、中心辐射结构)、矩阵结构、自然结构、线性结构等。
    • 层级结构(树状结构、中心辐射结构):节点与其他节点间由父级/子级关系链接,对于用户、开发者很好理解,也和软件工作方式类似。
    • 矩阵结构:允许用户在节点间沿着多个维度移动,适合“带着不同需求而来”的用户。
    • 自然结构:节点间没有明确连接模式,适合探索一系列关系不明确或一直在演变的主题。
    • 线性结构:节点之间具有一维线性的连接,书、文章、录音等都是这种线性结构,适合明确且单一的需求。
  • 组织原则:节点在信息架构中的安置原则,涉及哪些类型节点需要成组,哪些要保持独立。如按重量划分、按大洲划分就是一种组织原则,这在图书馆学中被称为“截面”。
  • 语言和元数据:
    • 命名原则:描述、标签,和产品的其他术语。
    • 受控词典:强调一致性的工具,它帮助网站“使用用户的语言”,保持一致性。它为每个概念提供一个固定的词,从而让我们能依靠自动化来帮助定义内容元素之间的联系。
    • 类词词典:提供常用的,但未纳入网站标准用语的词汇供选择。
    • 元数据:描述信息的信息,它以结构化方式来描述内容的信息。
  • 团队角色和流程:
    • 架构图:描述网站结构的工具;记录哪些类别要放在一起,哪些保持独立。
    • 视觉辞典:图解网站结构的系统。
六、框架层
  • 框架层定义:框架层明确“界面设计”(功能型产品)、“导航设计”(信息型产品)以及“信息设计(功能&信息),确定用什么样的功能和形式来实现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
  • 界面设计:提供给用户“做某些事”的能力,用户通过它接触到结构层交互设计中确定的“具体功能”。相比考虑“边缘情况”更应该思考如何将用户注意力集中在“重要情况”。
  • 导航设计:提供给用户“去某个地方”的能力,用户通过它在结构中自由穿行。
  • 信息设计:传达想法给用户,范围很广。涉及如何呈现信息,使人们更易理解。
  • 习惯和比喻:不要过度强调概念模型和比喻。
  • 多重导航系统:包含多种导航方式的混合导航系统。
    • 全局导航:无论身处何处,都能跳转主要页面。
    • 局部导航:沿信息架构关系发生的导航。
    • 辅助导航:一些非常规的特殊导航,提供全局或局部导航不包含的捷径。
    • 上下文导航(内联导航):嵌入页面自身内容的导航,它以内容文字自身的超链接形式出现,可避免用户需要额外信息时视线被迫离开内容扫向导航。
    • 友好导航:作为一种便利途径提供用户一般不需要,但有必要存在的链接(如服务条款)。
    • 远程导航:不包含于页面结构的,独立存在的导航。
    • 网站地图:常见的远程导航工具,通常以分级概要形式出现,提供全部层级的导航。
    • 索引表:按字母顺序排列的,链接到相关页面的列表。
  • 信息设计:如何呈现信息,使人们更易理解。
    • 指示标识:帮助用户理解当前位置和目的地的系统(即路标)。结合信息设计和导航设计能支持指示标识。
    • 线框图:对页面中所有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组成到一起的最直观描述。它捕获所有在框架层做出的决定,作为视觉设计和网站实施的参考。这是一种概念化的页面布局,能让开发者低成本、快速地掌握页面布局的信息设计、页面设计、导航设计是否合理。
七、表现层
  • 表现层定义:表现层明确“感知设计”,确定“产品框架层的逻辑排布”的感知呈现问题。
  • 多种感知:
    • 嗅觉和味觉:较少考虑,因为“普鲁斯特效应”通常不是用户体验设计师能轻易决定的,受影响因素太多。
    • 触觉:通常是用户与产品间的物理接触,涉及材质、外形、控件布局等;得益于震动设备,屏幕交互也开始有丰富的触觉体验了。
    • 听觉:广泛应用。
    • 视觉:最广泛应用。
  • 管理用户眼动行为:好的设计能让用户眼动行为具有如下特点:
    • 路径流畅:好设计让用户的视觉焦点得以流畅有序地移动。
    • 目标引导:好设计在视觉上引导用户进行正确的交互。
  • 对比:对比本质上是信息密度的差异,是吸引用户注意力的最有效工具。
  • 一致性:使设计能有效地传达信息,而不会导致用户迷惑或焦虑。
    • 基于网格的布局:见AF,网格系统保证可用性和一致性,在美学上吸引人,减少开发成本,但会引入适配问题。
  • 内部一致性:产品内不同区域的设计方法的一致性。实现方法-设计之前,独立出设计元素、使用同一的品牌识别形象。
  • 外部一致性:同一企业的不同产品间,设计方法的一致性。实现方法:统一的品牌形象,强化“跨媒体的一致性”,即使是在最少出现的按钮上。
  • 配色方案和排版:对品牌重要。
  • 视觉模型 & 设计和成品:视觉设计中对线框图最直接的模拟,它是由选定的组件建立的,最终的可视化的产品。
  • 风格指南:承载视觉设计决策的汇总文档,包括栅格距离、配色方案、字体标准、标志应用等。
八、要素的应用
  • 如何成功应用五要素:了解正在尝试解决的问题、了解这些解决办法可能造成的后果。
  • 设计决策的来源:由现状决定的设计、由模仿决定的设计、由铃铛决定的设计。
  • 面对左右为难的设计决策:面对左右为难的取舍,应该问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决定?这是否来源于用户的真正需求?
  • 设计是马拉松。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