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为什么无法直接驱动MOS管?

文章讨论了单片机由于电流驱动能力有限,无法直接驱动MOS管,因为MOS管是电压控制且需要较高的阈值电压。相比之下,三极管更适合驱动,即使在低功耗设计中。文章解释了使用三极管的原因,并提到小功率MOS管例外情况。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单片机为什么无法直接驱动MOS管?

首先,单片机的IO口带有一定的负载能力,但电流很小,驱动能力有限,一般在10-20毫安以内,因此一般不采用单片机直接驱动负载的方式。

我们来简单对比下三极管和MOS管驱动上的区别

三极管:

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型,只要基极驱动电压高于Ube的死区电压,一般0.7V就可以导通。

对于三极管来说,3.3V肯定是大于Ube,可以根据IO口电压以及限流电阻推算出基极电流(Ib=(VO-0.7V)/R2。),因此直接在基极串联一个合适的电阻,让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就可以了。

处理器一般讲究低功耗,供电电压会比较低。

因此一般单片机供电在3.3V,它的IO口最高电压是3.3V。

MOS管:

MOS管是电压控制型,驱动电压必须高于阈值电压Vgs才能正常导通,也就是说高于死区电压Ugs的最小值才能导通。

不同的MOS管的阈值电压是不一样的,一般在3-5V左右。,而饱和驱动电压在6-8V,大于IO口电压的3.3V。

如果用3.3V来驱动的话,可能MOS管根本就打不开,或者处于半导通的状态。半导通的状态下,管子的内阻会很大,如果驱动小,电流负载可以用,但是大电流负载就不允许了,内阻太大,功耗也会很大,MOS管就容易烧毁。

因此,一般选IO口直接控制三极管,再去控制MOS管。

为什么要用三极管来驱动MOS管?

这是因为三极管的带负载能力没有MOS管的强,当负载电流有要求时,就需要用MOS管来驱动了。

那可以直接驱动MOS管吗?

上面已经给出了解释,不过不排除一些很小功率的MOS管可以进行操作。

(以上部分图片与资料来源于网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