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管主副电源自动切换,能0压降实现?

本文介绍了两种电路设计,一种使用二极管实现基本的主副电源切换,另一种利用低导通MOS管实现近乎无压降的自动切换。讨论了电路工作原理、静态功耗以及潜在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之前VBsemi小编发过一期视频,讲的是实现双电源自动切换电路,其中利用了三个MOS管进行的电路设计。

然而,最近小编看到了另外两种主副电源自动切换的电路设计,觉得很有实用价值,分享给大家。

一、

我们主要围绕下面这个电路图展开:

VUSB:为外部USB供电

VBAT:为锂电池供电

Q1:PMOS

D1:二极管

电路工作设计:

1、外部电源供电时,锂电池的供电关断

2、外部供电断开时,由锂电池供电

当VUSB进行供电时(5V),PMOS的G端:为5V,此时PMOS不导通,电压经过二极管D1直接到达VCC。如下图:

当VUSB断开后,PMOS的G端的电压(5V)由电阻R1下拉到GND,此时PMOS导通,VCC由VBAT(为锂电池)供电。如下图:

在这里加以说明:在MOS管还未导通之前,S端的电压比G端的要高,因此MOS管会导通,导通以后MOS管的寄生二极管会短路,并不再起作用。

二、0压降实现主副电源自动切换

前面的电路加了D1二极管,是很难实现0压降,因为D1的压降最小也需要0.3V。

我们来看下面这个电路,相较于前面的电路,它利用了MOS管的低导通RDS(on)特性,提高了电路的效率。

这里利用了3个MOS管作为电路设计:

1.

当VIN1(主电源)为3.3V时,Q1的NMOS导通,接着拉低了Q3 PMOS的栅极, Q3 开始导通。

此时Q2 MOS的G-S之间的电压等于Q3 PMOS的导通压降,大概为几十mV。因此Q2 MOS管关闭,VIN2(外部电源)断开,VOUT由VIN1进行供电,此时VOUT=3.3V。

此时电路的静态功耗I1+I2 = 20uA

当VIN1(主电源)断开,Q1 NMOS截止,Q2 PMOS的栅极通过R1下拉,Q2导通;Q3 PMOS的栅极通过R2上拉,Q3截止。

此时Q1和Q3截止,VOUT由VIN2供电,为3.3V,“电路的静态功耗I1+I2 = 20uA

”不存在了。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当电路由VIN2(外部电源)供电时,静态功耗“消失了”直接为0。整个电路几乎不存在压降,除非电流很大。

可以得出在这个电路中,外部电源供电是更好的选择。

有个条件:电路中的三个MOS管都应该具备低导通电阻与低压的特性。

不过,也有网友反应,这个电路在主电源下降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Q3未完全关断而Q2就开始导通,外电源通过Q2、Q3形成通路,阻止了主电源的降低。

具体情况还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得以反应。如果您有更好的意见与疑问,欢迎评论区留言!

以上是本期的全部内容,创作不易,您的关注会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感谢支持!

(声明:以上部分图片与资料来源于网络)

### MOSFET 损耗计算 Excel 公式 在设计电源转换器或其他电力电子设备时,精确评估MOSFET的功率损耗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确保器件的安全运行温度范围,还能提升系统的整体效率。对于MOSFET而言,要存在两种类型的功耗: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 #### 导通损耗 (Conduction Loss) 当MOSFET处于完全开启状态时发生的能量损失称为导通损耗。这部分损耗取决于漏源极之间的压降 \( V_{DS} \) 和流经MOSFET的平均电流 \( I_D \),可以表示为: \[ P_{cond} = R_{DS(on)} \times {I_D}^2 \] 其中: - \( R_{DS(on)} \) 是MOSFET的数据手册中给出的导通电阻; - \( I_D \) 表示通过MOSFET的最大连续直流电流; 此公式可以直接应用于Excel表格中的单元格来计算特定条件下MOSFET的导通损耗[^1]。 ```excel = A2 * B2 ^ 2 ' 假设A列为R_DS_on, B列为ID ``` #### 开关损耗 (Switching Losses) 每当MOSFET切换状态——即从关闭变为打开或反之亦然——都会发生额外的能量浪费,这就是所谓的开关损耗。这些损耗与频率成正比,并且受到栅极电荷量的影响。为了简化估算过程,在实际工程实践中常用下面的经验公式近似求解总开关损耗: \[ E_{SW} = f_s \left( Q_g \cdot V_{GS} + C_{oss} \cdot V_{DS(max)}^2 / 2 \right)\] 这里, - \( f_s \) 是工作的开关频率; - \( Q_g \) 是栅极所需的充电电量; - \( V_{GS} \) 是施加给栅极端子上的电压; - \( C_{oss} \) 是输出端寄生电容; - \( V_{DS(max)} \) 是最大可能遇到的工作电压差值; 同样可以在Excel里实现上述公式的自动化运算: ```excel =C2*(D2*E2+F2*G2^2/2)'假设C列为fs,D列为Qg,E列为Vgs,F列为CoSS,G列为VDs_max ``` 综上所述,利用以上两个基本方程并结合具体应用场景下的参数设置,便可在Excel环境中构建起一套完整的MOSFET热性能分析工具。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