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来到“真假美猴王”的赛博时代
清晨刚醒,你刷到偶像周杰伦直播卖茅台,一口台湾腔情真意切:“哎呦,这个价格超diao的啦!”——直到发现这位“周董”在推荐999元十瓶的“酱香科技”,才惊觉自己可能遇到了AI版六耳猕猴。
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2023年的魔幻日常。AI换脸和声音合成技术,正在上演一场“真假美猴王”的现代戏码:你的脸可能在缅甸直播卖翡翠,你的声音可能在墨西哥拨打绑架电话,而你本人可能正在工位啃包子刷到“自己”的犯罪新闻。
AI“画皮术”进化史:从五毛特效到奥斯卡影帝
1.初级形态:面部贴图时代(2017-2019)
早期AI换脸像是拙劣的面具舞会:特朗普顶着杨幂的脸唱《爱的供养》,画面诡异得像是火锅配冰淇淋。这时候的“数字分身”如同商场试衣间的变形镜,主打一个娱乐至死。
2.进阶形态:动态捕捉时代(2020-2022)
技术开始学会“读心术”:AI不仅能换脸,还能捕捉微表情。某网友用去世爷爷的照片生成动态视频,老人眨眼微笑说着“我很好”,全家哭成泪人——直到发现视频里的爷爷突然推荐起墓地优惠套餐。
3.完全体形态:全息投影时代(2023-至今)
现在的AI分身堪称“赛博皮影戏”:某诈骗团伙用某企业高管的全息影像召开跨国会议,骗走2亿美元;某直播平台“复活”邓丽君卖美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