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奔创新社-第18问:静默头脑风暴怎么玩?

在《第17问:头脑风暴,我从一开始就错了吗?》中我们曾聊过,之所以大部分头脑风暴是失败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很多人压根就不会玩这个游戏。

而一个游戏如果掺入了太多不入流者、不懂规则者、不主动者、搅局者和镇压者,就像一个瓶子里掺杂了太多的惰性气体,最终除了无谓的争吵、无聊的讨论和无趣的交流外,什么有价值的想法也不会产生。

而当我们把它当作一次吐槽之旅,当作没有任何语言禁忌之地,当作没有职位的高低、没有技术的强弱、没有质量的优劣的游乐场时,这个游戏才能真正玩起来,大家也才会争先恐后地抖擞精神起来high。

而此时,如果再有一个“风暴鼓励师”不断鼓励大家“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跳”,以及一名在各部门间不断斡旋的“热心创意跨越者”来“为脑洞和技术牵线搭桥”的话,整个头脑风暴的价值就完全凸显出来了。

这是我不断摸索出来的目前最好的头脑风暴交流方式,但这并不是一个谁都能玩的套路,更不是一个完美的终极解决方案。

我曾将这个方法完整地介绍给几个团队,并现场观摩他们玩。但渐渐地我发现,有几个点经常被忽略,且极难被克服。

其一是“表达屏蔽”。

当老板被请出去,并强调不能陷入技术讨论后,很多专家和技术大拿都像是被禁言一般不知道该说什么,而那些对技术一知半解的小伙伴们却一下活跃起来。

理论上说,这是好事,让大家将讨论的重点放在灵感而非技术、脑洞而非细节、创意而非算法上。

但问题是,灵感也有多少的区别,有的小伙伴灵感很多,有的则很少,有的小伙伴语速很快,有的则很慢,有的小伙伴啰啰嗦嗦,有的则言简意赅。

这样一来,我们很容易被那些灵感多、语速快、很啰嗦的小伙伴们将注意力全都吸引过去,而那些灵感少、语速慢、很简洁的小伙伴则几乎没有发言的机会。

最终一场头脑风暴下来,虽然记录也是满满当当一大本,但很多有价值的灵感仍然没有机会表达出来,造成“表达屏蔽”。

针对这个问题,虽然“风暴鼓励师”不断提醒大家别抢话、表达尽量简单、清晰,但提示太多很容易影响发言者的情绪,而且“讲话风格”这种事,很难立即提醒立即就能改过来。

其二是“人前屏蔽”。

我经常会遇到一些朋友,在头脑风暴时咬紧嘴唇一言不发,但在头脑风暴后洋洋洒洒给我发一大篇几十个想法过来。

当时我以为他们是担心自己的创意被他人听到后剽窃,总是习惯性地安慰他们大胆说出来,“风暴鼓励师”都有记录每个创意提出者的姓名,而且大家也不会这样无耻。

但次数多了我发现,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很多人其实并不是担心创意被他人剽窃,而是只要在人前说话就害羞——他们总是担心别人会笑话他们的想法很粗浅、创意很简陋、灵感很不堪。

无论别人说出的创意多么搞笑和白痴,也无论大家玩得多high,他们都只会正襟危坐,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其三是“思考屏蔽”。

对于头脑风暴,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很多非常有想法的人在参加头脑风暴时毫无建树,这是为什么呢?

当我私下与他们交流时才知道,对他们而言,头脑风暴实在是太!吵!了!!!

相比头脑风暴,他们更喜欢直接阅读优秀专利或科技文献,直接与优秀思想深度交流。他们更习惯于坐在桌前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只有此时他们才是创意满满的。

而头脑风暴在他们看来,要么是一大堆白痴在那喧闹不停,要么是一大批外行在那呱噪不休,除了吵得人心烦意乱,没有别的好处。

那么,对于这三类人,我们有没有办法让他们参与到头脑风暴中来呢?

一方面要让那些急性子们言简意赅,让那些慢性子们充分表达。

另一方面,又要让那些永远都不愿意在人前表达的人放飞自我,勇敢表达。

第三方面还得让那些高傲而深沉的创新者们也跟大家坐在一起去倾听和表达。

这似乎又是一个Impossible Mission(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没关系,创新者就是为解决一个个Impossible Mission而存在的!所以我们的答案永远是:有办法!

那么,具体方案又是什么呢?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