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之激光雷达算法详解》激光雷达 +IMU组合定位

激光里程计算法,仅凭激光点云估算激光雷达的运动状态,其精度显著受激光点云质量波动影响。IMU(惯性测量单元),作为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及汽车领域的传感器,集成了陀螺仪与加速度计,能精确捕捉并输出被测物体的角速度与加速度信息,进而通过积分运算推算出其在一定时间内的姿态与位置变化。然而,IMU在实际运作中易受多种干扰因素影响,尤其是加速度计的误差会随时间累积,导致导航精度下降。因此,常需借助外部信息融合策略,以强化IMU的定位精度。鉴于激光里程计依赖低频的环境感知进行定位,而IMU则通过高频的自身运动状态积分进行位姿估计,两者在功能上存在天然的互补性。众多学者因此致力于将激光里程计与IMU相结合,以实现高精度、实时性的定位。根据融合方式与原理的不同,这一领域的研究被细化为LiDAR+IMU松耦合与紧耦合两大方向。 激光雷达与IMU的松耦合定位策略,巧妙融合了激光里程计与IMU航位推算技术。两者独立运作,依托卡尔曼滤波、粒子滤波等先进框架,实现精准信息融合,最终精确输出定位结果。2019年,国助科技BXue团队创新性地提出IMU-AHFLO算法,该算法凭借点线特征或点云分布特征匹配的激光里程计,捕捉车辆在两帧点云间的位姿变化,随后,高频IMU数据携手车辆运动学方程,预测上述时刻的位姿变迁,最终,卡尔曼滤波器精准估算车辆新姿态。南昌大学的廖杰华则另辟蹊径,将LOAM算法与自适应粒子滤波技术巧妙结合,专为无人物流小车打造室内定位新方案。而Google的Cartographer算法,更是以分层优化为核心,前端运用无迹卡尔曼滤波器实现2D激光雷达与IMU数据的无缝融合,后端则聚焦于子地图构建与优化,辅以分支定界法,显著加速闭环检测,确保定位系统的高效与精准。 激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