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SLM)是一种全面、系统的管理模式,它涵盖了从供应商的引入、合作、绩效评价到退出的全过程。以下是实施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主要流程:
1.供应商引入阶段:
- 制定供应商选择标准,进行供应商筛选与评估,确保供应商具备满足企业需求的能力。
- 通过了解采购需求,详细分析采购市场;根据企业标准搜索和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资源;根据行业和企业标准对新供应商进行评估和测试;引进合格供应商,建立完整的供应商档案。
2.供应商合作阶段:
- 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明确双方职责与期望,确保合作顺利进行。在此阶段,应注重信息共享、沟通协调、风险控制等方面。
- 现有供应商和潜在供应商一般分为优先供应商、替代供应商、潜在供应商和淘汰供应商;对供应商实行统一、客观、公正的分类标准,根据采购数量、物料重要性、物料风险程度,将供应商划分为战略供应商、瓶颈供应商、杠杆供应商和一般供应商。
3.供应商绩效评价阶段:
- 制定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确保供应商持续改进并满足企业要求。
- 充分了解供应商的优势和劣势,将资源集中在战略性、重要的材料供应商上。
在实际的供应商管理工作中,尽管众多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供应商管理与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但在执行采购源寻找、供应商资格预审、以及合作过程中的风险监控等具体任务时,仍然会遇到许多难题。
随着提升采购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加强合作关系稳定性等需求的日益明显,众多企业开始寻求利用数字化手段,构建一个全面的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框架,旨在减少因信息不透明、标准不一致、操作不规范等因素在各个环节引发的风险。
围绕寻源拓客、新供应商准入、关联关系识别、存量风控等工作所提出的四大高频疑问,启信慧眼一站式供应链风控合规方案,给到了可供参考的“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指南”。
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采购寻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业务的顺利开展乃至企业的长久经营。但传统的寻源渠道多而杂,包含但不限于从展会交流、协会网站、网络搜索、熟人推荐等良莠不齐的信息中筛选“好”的供应商,耗时耗力,效果却难以保证。
面对采购工作中遇到的第一个难题,该高端白酒品牌借助启信慧眼「客商搜索」功能进一步升级了寻源方式,根据不同业务部门的不同采购需求,自由组合成立年限、省份地区、所属行业、注册资本、企业规模等条件一键筛选,批量圈定优质供应商。同时,所选条件也可被添加至自定义模板,以便后续在相同业务场景下快速复用,例如原材料供应商筛选模板、包材供应商筛选模板、设备供应商筛选模板等等。
在新供应商准入环节,采购人员需要全面评估其资质信用是否符合合作的标准。但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信息来源渠道有限、查询所得的信息真实性存疑、评估维度不明确且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容易为后续合作埋下风险隐患。
对此,该高端白酒品牌基于一定维度、二定等级、三定规则的逻辑,明确了新供应商准入的标准。具体而言,启信慧眼支持对变更风险、涉诉风险、经营风险、舆情风险等8大风险类型、70项细分风险事件开展全面扫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风险偏好自由启用风险维度,同时结合风险承受度设定每项风险维度所对应的风险等级,以便快速掌握新供应商的高、中、低风险事件分布情况,过滤高风险供应商。而通过设置一套科学、完整的审核规则,例如“启信分<400分不予通过”“空壳指数>50分不予通过”等等,系统还能自动输出“通过/不通过”等审核结果,辅助采购人员快速完成准入排查,确保新供应商准入遵循统一规则和策略,在减少人力评估工作以及人为判断失误的基础上,提高筛选效率、完善管理体系。
对于一些规模较小、复杂程度较低的采购项目而言,制造型企业会更倾向于比选项目,邀请多家供应商就拟采购的货物或服务提供报价与方案。那么,在同一个比选项目中,需要警惕供应商之间存在的哪些关联关系?面对繁重的排查工作,如何开展大批量关联关系的识别?有些利益关系隐藏于多层复杂关系之中,能否快速挖掘供应商之间的隐性关系?
基于启信慧眼「关系排查」能力,该高端白酒品牌实现了对供应商的批量、多维、深层关系排查,单次最多可上传1000家供应商,且最高可穿透15层关系层级,轻松挖掘供应商之间是否存在董监高法任职关系、投资关系、上下游关系、控制关系、担保关系等关联关系,自动生成可视化关系图谱,高效排查供应商过度集中、不公平竞争等潜在风险。
为了保证供应的稳定性,制造型企业不仅需要定期衡量已合作供应商的供货能力、业绩、质量等指标,还需加强日常风险监控、开展风险预警,但随之而来的是如何保证供应商风控的时效性、全面性、可靠性等一系列问题。
结合业务需求,该高端白酒品牌的风险监控对象主要聚焦核心原材料供应链、设备提供商、技术类供应商、合作金额较大的核心供应商等四大类,此类供应商一旦出现重大风险事件,极有可能造成延期交货甚至供应中断,带来高额损失。对此,该企业基于启信慧眼「风险监控」功能优化了风控体系,实时监测全量已合作供应商的多维风险事件,同时根据实际需求自定义监控维度所对应的风险等级,例如“责令停产停业”等行政处罚为“严重警告”、“注册资本减幅比例<50%”为“警告”,从海量风险事件中快速识别关键风险信号,实现风险降噪,提升风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