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分解结构(WBS)

工作分解结构(WBS)是项目管理中的关键工具,用于将项目拆分成可管理的部分。WBS以可交付成果为导向,通过层次结构确保责任明确。在实际应用中,WBS的颗粒度控制、不同分解方法的融合以及在项目各阶段的作用都是挑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平衡管理成本、明确责任分配,并结合项目特点灵活运用。WBS与组织分解结构(OBS)结合能更好地进行职责配置,并在项目规划、执行和结束时发挥不同作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WBS 简称WBS)跟因数分解是一个原理,就是把一个项目,按一定的原则分解,项目分解成任务,任务再分解成一项项工作,再把一项项工作分配到每个人的日常活动中,直到分解不下去为止。即:项目→任务→工作→日常活动。工作分解结构以可交付成果为导向,对项目要素进行的分组,它归纳和定义了项目的整个工作范围,每下降一层代表对项目工作的更详细定义。WBS总是处于计划过程的中心,也是制定进度计划、资源需求、成本预算、风险管理计划和采购计划等的重要基础。

什么是工作分解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 PMI 的定义,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是把项目可交付成果和项目工作分解成较小、更易于管理的组件过程。对于工作分解结构(WBS)的概念,我认为应该在以下两方面重点理解:

  1. WBS 以可交付成果(Deliverables)为对象,而不是以计划活动(Schedule Activity)为对象。
  2. WBS 的结构,包含了一套科学的逻辑结构和分类方法,而非单个的、离散的、在时间顺序上不连续的成果的描述结构,通过层层的包含关系,非常严谨。WBS 分解方法与常见问题关于 WBS 的分解方法,许多项目管理的书籍都有介绍,常见的方式包括按照产品的物理结构、产品或项目的功能用途、项目的实施阶段和过程、项目组织的地域分布、各个子目标、部门或者职能角色等等。

WBS 分解方法与常见问题

关于 WBS 的分解方法,许多项目管理的书籍都有介绍,常见的方式包括按照产品的物理结构、产品或项目的功能用途、项目的实施阶段和过程、项目组织的地域分布、各个子目标、部门或者职能角色等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但由于每个项目的独特性,这些经验性的理论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仍然会遇到很多问题,结合团队的服务实践,梳理归纳了3个痛点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思路。

  1. WBS 分解的颗粒度
    由于项目管理的自身特点,在项目规划阶段,我们很难穷尽项目涉及的全部事项,对一些远期才能完成的成果,项目初期可能无法分解。即使是在一个理想环境下,工作分解过细,也会带来管理成本的无效耗费,资源使用效率低下,同时 WBS 各层级数据汇总困难。
    分细不容易,分粗一点呢?比如每个 WBS 设计三层,前两层概要、后一层是最终的成果,又很可能导致范围蔓延、权责分工不清晰,也是不合理的。
    解决思路:WBS 的实质思想之一,是要体现在项目过程中项目职责的落实和明确划分。「责任到人」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实际工作中最糟糕的情况是事情出了,没人认账,没人负责,要避免这个问题的出现,就需要在每一层次 WBS 分解过程中都考虑到项目责任划分和归属,尽可能每一个最底层的节点都有唯一责任人(或部门)相对应。因此,分解的粒度是"可以分配,可以交付"
  2. 不同分解方法之间的矛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实际的管理实践中,一个项目往往有多种分解方法,可以按照工作的流程、可交付成果分解,也可以在不同层级使用不同的方法,在一些大型复杂项目中,常常还涉及诸多的对外采购活动,合同中清单分解项目依赖具体的场景需求,有时候还会受到独立的行业标准和惯例约束。不同的分解方式侧重点不同、相互之间难以统一,造成了 WBS 方法在理论上容易理解但在具体场景下操作实施的难度。
    解决思路:解决这一矛盾,首先要理解 WBS 方法的另一作用,是实现项目进度/成本控制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功能,WBS 在具体活动中没有任何特殊意义,只是一个工作备忘录。结合这一作用,我们可以考虑在应用 WBS 方法的时候,将其分为两个部分:
  • 上层部分为大项工作分解结构,可以参考项目的高层级目标,将整个项目按级别划分若干大项和单项。大项分解可以参考项目的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各个里程碑控制点等原则划分;
  • 底层部分划分也不一定严格遵循80小时等传统原则,尽可能有一个相对完整等交付成果即可,如果涉及对外合同,尽量让底层部分的分解层次位于合同清单项之上,避免混乱、也利于工作量和成本衡量。
  1. WBS 在项目各阶段的地位作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WBS 不是一个大而全、覆盖整个项目的分解结构,很多项目关键信息都不能在 WBS 中完整表现。由于主要呈现项目「可交付成果」,我们实际执行往往陷于细节,没有把它放到项目中系统看待其关联,远不如项目活动、进度类文件用得多,常常被束之高阁,沦为工作的备忘录。
    解决思路:WBS 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可与其他编码体系配合,体现不同的配置关系,比如 WBS 和 OBS(组织分解结构)结合,就可以进行职责配置,把项目工作分解结构 WBS 看作纵轴,组织分解结构 OBS 为横轴,通过两者的整合确定部门或个人的工作任务和责任。
    另外,WBS 在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侧重作用:
    项目规划阶段,明确项目范围,是项目进度/成本估算的基础
    项目执行阶段,检查项目质量,可以项目进度/成本联合控制
    项目结束时,项目绩效衡量

最后,推荐一本书《工作分解结构实践标准》,可以更详细地了解 WBS。

作者:Mia Tang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966641/answer/840507040
来源:知乎

### 回答1: CentOS 7上启动httpd服务失败可能有多种原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决方法: 1. 检查httpd配置文件是否正确:可以使用命令`httpd -t`检查httpd配置文件是否正确,如果有错误,需要修改配置文件。 2. 检查端口是否被占用:可以使用命令`netstat -tlnp`查看端口是否被占用,如果被占用需要释放端口或修改httpd配置文件中的端口号。 3. 检查httpd服务是否安装:可以使用命令`rpm -qa | grep httpd`查看httpd服务是否安装,如果没有安装需要先安装httpd服务。 4. 检查httpd服务是否启动:可以使用命令`systemctl status httpd`查看httpd服务是否启动,如果没有启动需要使用命令`systemctl start httpd`启动httpd服务。 5. 检查SELinux是否开启:如果SELinux开启,可能会导致httpd服务启动失败,需要使用命令`setenforce 0`关闭SELinux,或者修改SELinux策略。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解决方法,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可以查看httpd服务日志文件,找到具体的错误信息,然后根据错误信息进行解决。 ### 回答2: CentOS 7上的httpd服务启动失败可能有多种原因。以下列出了一些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1. 端口被占用 当httpd试图占用已被其他程序占用的端口时会启动失败。此时可以通过使用`netstat -tunlp`命令检查端口占用情况,然后杀死占用该端口的进程及时释放端口。或者修改httpd的配置文件,将端口修改为未被占用的端口。 2. 配置文件错误 有时httpd服务的配置文件中可能出现错误,例如语法错误或路径错误等等。在启动httpd服务之前,可以使用`apachectl configtest`命令进行检查,如果输出“Syntax OK”,则表示配置文件没有错误。如果出现错误,则需要根据错误提示进行相应修改。 3. 依赖关系问题 如果httpd依赖的其他程序或库缺失,也会导致启动失败。可以通过使用`systemctl status httpd.service`命令来查看httpd服务状态,如果输出“Failed to start”或“Loaded: failed”,则需要检查依赖关系是否完整。 4. SELinux问题 当SELinux启用时,有时会导致httpd服务启动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SELinux上禁用httpd服务,或者修改httpd配置文件解决SELinux相关的问题。 5. 用户权限问题 httpd服务的启动可能需要特定的用户权限。如果使用的用户权限不够,则无法启动。可以尝试使用root用户启动httpd服务,或者根据需要修改相应的用户权限。 ### 回答3: CentOS 7中的Apache HTTP服务器(httpd)是一个常见的Web服务器,如果遇到httpd服务启动失败的情况,可能会影响服务器正常的工作和对外服务的稳定性。本文将提供一些可能会导致httpd服务启动失败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 端口被占用 如果端口被其他进程占用,httpd服务就无法启动。可以通过 netstat -tulpn 命令查看端口占用情况,并杀死占用该端口的进程。如果端口被 httpd 服务自身占用,可以通过 systemctl restart httpd 命令重启 httpd 服务;如果是其他进程占用了端口,可以通过 kill 命令杀死该进程或更改 httpd.conf 文件配置,将 httpd 服务的端口改为其他空闲端口,重新启动。 2. 配置文件错误 httpd 服务的配置文件通常是 /etc/httpd/conf/httpd.conf,如果其中存在语法错误、权限问题或者其它配置错误,可能会导致 httpd 服务启动出错。可以通过将 httpd.conf 文件备份后删掉,重新执行 yum install httpd 命令安装 httpd 服务,然后手动修改 httpd.conf 文件,逐个检查每个配置项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重启 httpd 服务。 3. SELinux 问题 SELinux 是 CentOS 7中提供的一种安全模块,它可以对系统文件和应用程序进行安全管控。如果 SELinux 配置不正确,可能会阻止 httpd 服务正常启动。可以通过修改 /etc/selinux/config 文件中 SELINUX=disabled 来暂时关闭 SELinux,然后重新启动 httpd 服务;或者一个更优的方式是,根据日志确定问题原因,使用命令 semanage 或者 setsebool 等工具将相关目录或者配置加入到 SELinux 许可列表中,重新启动 httpd 服务,以恢复服务正常工作。 4. 防火墙问题 如果你的 CentOs 7 服务器启用了防火墙,有可能会导致 httpd 服务启动失败。可以通过检查防火墙相关配置来确定问题原因,解决方案是修改防火墙规则,将端口 80 或者 443 等 httpd 服务需要的端口放行,重新启动 httpd 服务。 总之,当遇到 httpd 服务启动失败时,不要慌张,可以先通过日志或者执行命令查看错误信息,找到错误原因,然后根据错误原因一步一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注意备份原始配置文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