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总线终端电阻介绍

本文详细阐述了终端电阻在CAN总线系统中的重要功能,包括提高抗干扰能力,缩短信号转换时间,防止数据反射,以及确保与传输线路特征阻抗匹配以优化通信质量。引用了ISO11898-2标准关于终端电阻值的规定。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终端电阻的作用

1、提高抗干扰能力

2、快速从“显性”转到“隐性”

3、防数据在线端被反射

提高抗干扰能力

CAN总线有“显性”和“隐性”两种状态,“显性”为“0”,“隐性”为“1”。

总线显性时,收发器内部Q1、Q2导通,CAN高、CAN低之间产生两伏压差;

隐性时,Q1、Q2截止,CAN高、CAN低之间压差为0。

总线若无负载,隐性时差分电阻阻值很大,内部的MOS管属于高阻态,外部的干扰只需要极小的能量即可令总线进入显性。这个时候如果有差模干扰过来,总线上就会有明显的波动,而这些波动能量没有地方能够吸收,就会在总线上创造一个显性位出来。所以,为消耗波动能量,提升总线隐性时的抗干扰能力,就需要增加一个电阻,来杜绝大部分噪声能量的影响。

快速从“显性”转到“隐性”

寄生电容的存在是不可避免;CAN总线在显性状态期间,总线的寄生电容会被充电,而从显性在恢复到隐性状态时,这些电容需要放电。如果CANH、CANL之间没有放置任何阻性负载,电容只能通过收发器内部的差分电阻放电,这就延长了从显性到隐性转换的时间,反映在波形上,会出现明显的坡度,甚至位宽错位,影响到正常的通信。

放数据在线端被反射

CAN信号是“高频”镜像差分信号,也就是说显性和隐性转换速率较高,此情况下,信号边沿能量遇到阻抗不匹配时,会产生信号反射;传输导线横截面的几何结构发生变化,导线的特征阻抗会随之变化,同样会造成反射。

在传输导线的末端,阻抗急剧变化导致信号边沿能量反射,总线信号上就会产生振铃,若振铃幅度过大,就会影响通信质量。在导线末端增加一个与导线特征阻抗一致的终端电阻,就可以将这部分反射能量吸收,避免振铃的产生。

终端电阻多大

在《ISO 11898-2 (道路车辆—控制器局域网(CAN)第二部分:高速媒介访问单元)》标准中7.5.2条规定终端电阻值:

额定值——120欧姆

最小值——100欧姆

最大值——130欧姆

120欧姆是如何确定的?

终端电阻值可以通过实验获得。

方波信号发生器接两根10m左右的双绞线,发射端接120欧姆电阻保证隐性转换时间,末端不加负载。那么在双绞线末端的信号波形上就出现了振铃。

若在双绞线的末端,接入变阻器,慢慢调整变阻器,当接入的变阻器阻值在120欧姆的时候,末端信号波形明显改善,振铃消失。此时120欧姆与信号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相匹配,也就是说终端电阻等于传输线路的特征阻抗。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回答用户关于CAN总线终端电阻的作用和配置的问题。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CAN总线的基本知识,特别是终端电阻的相关内容。记得CAN总线是一种用于工业控汽车网络的通信协议,终端电阻在信号传输中很重要。 用户提到了两个引用,引用1说终端电阻用来保证隐性位的传输,引用2则详细说明了如何通过实验确定线缆的特征阻抗,以及终端电阻的阻值和功率选择。我需要结合这些信息来组织回答。 首先,终端电阻的主要作用应该是消除信号反射,确保信号完整性。CAN总线两端通常各接一个120Ω的电阻,这样并联后总阻抗是60Ω,与总线特征阻抗匹配,防止信号反射。这点在引用2中提到过,通过调整电阻使波形无振铃,说明阻抗匹配的重要性。 其次,隐性位对应的是总线处于空闲状态,这时候差分电压接近0,终端电阻的存在可能帮助维持这种状态,避免干扰。引用1提到终端电阻保证隐性位的传输,这可能需要进一步解释隐性位和显性位的区别,以及电阻如何维持正确的电平。 关于配置,用户可能想知道终端电阻的位置、阻值选择以及功率计算。根据引用2,阻值120Ω是因为总线特征阻抗通常为120Ω,所以两端各接一个,形成并联。功率方面,需要考虑总线电压和电阻的功耗,比如最大电压下功率计算,确保电阻不会过热。例如,假设总线电压是5V,那么每个电阻的功率是V²/R,即(5²)/120≈0.208W,所以选择0.25W的电阻有足够的余量。 另外,可能还需要说明为什么两端需要电阻,而不是更多或更少。如果总线过长或节点过多,可能需要调整终端电阻的位置或数量,但通常标准配置是两端各一个。 需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点说明作用和配置,同时引用提供的资料。检查是否有遗漏,比如终端电阻对信号完整性的具体影响,如何配置在总线两端,阻值和功率的计算方法等。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考虑用户可能进一步想知道如何测量特征阻抗,终端电阻故障的影响,或者不同总线长度的配置差异。</think>### CAN总线终端电阻的作用与配置 #### 一、终端电阻的作用 1. **消除信号反射,保证信号完整性** CAN总线在信号传输时,若线缆两端阻抗不匹配,会导致信号反射,形成振铃现象(波形振荡),干扰正常通信。终端电阻通过匹配总线特征阻抗(通常为$120\Omega$),吸收反射信号,确保信号波形稳定[^1][^2]。 2. **维持隐性电平状态** CAN总线的隐性状态(逻辑“1”)对应差分电压接近$0\ \mathrm{V}$,此时终端电阻帮助稳定总线电平,防止因阻抗失配导致隐性位误判为显性位(逻辑“0”)[^1]。 3. **提升抗干扰能力** 阻抗匹配减少了信号边沿的电磁辐射,同时抑外部噪声对总线的影响。 --- #### 二、终端电阻的配置 1. **阻值选择:$120\Omega$** - CAN总线的特征阻抗通常为$120\Omega$(由线缆材质、结构决定)。在总线两端各并联一个$120\Omega$电阻,总阻抗为$60\Omega$,与总线特征阻抗匹配[^2]。 - 若特征阻抗非标(如$100\Omega$),需按实际调整终端电阻值。 2. **数量与位置** - **标准配置**:总线的首尾两端各安装一个$120\Omega$电阻(共两个)。 - **长距离或多分支总线**:若总线长度超过$1\ \mathrm{km}$或分支过多,需通过实验调整终端电阻位置,确保阻抗匹配。 3. **功率选择:$0.25\ \mathrm{W}$** - 功率计算基于总线最大电压。假设总线电压为$5\ \mathrm{V}$,单个电阻功耗为: $$P = \frac{V^2}{R} = \frac{5^2}{120} \approx 0.208\ \mathrm{W}$$ 选择$0.25\ \mathrm{W}$电阻可留有余量,避免过热损坏。 --- #### 三、典型问题与解决方法 1. **终端电阻缺失**:导致信号反射,通信错误率上升。 2. **电阻值错误**:如使用$60\Omega$单电阻,可能引发过流或信号畸变。 3. **电阻位置错误**:非终端节点安装电阻会破坏阻抗匹配。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