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理论基础
基于5G密集网络模型的资源分配和负载均衡是一种针对高密度、高容量的5G网络环境下的优化策略,旨在最大化网络性能、提高用户体验、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资源分配:
在5G密集网络中,存在大量的小基站、用户设备和各种资源。资源分配的目标是根据网络状态和用户需求,将有限的资源(如频谱、功率、天线资源等)分配给不同的小基站和用户设备,以实现网络性能的优化。资源分配可以基于以下原则进行:
-
动态调整: 资源分配需要根据网络负载和用户需求进行动态调整,以应对网络中的变化。
-
智能决策: 基于网络中的实时数据和算法,进行智能决策,以确保资源分配的效率和公平性。
-
QoS保障: 确保用户设备获得满足其服务质量(QoS)要求的资源,从而提供稳定的连接和用户体验。
-
频谱分配: 在频谱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采用动态频谱分配策略,将频谱分配给不同的小基站和用户设备,以最大化频谱利用率。
负载均衡:
5G密集网络中,由于大量的小基站和用户设备,网络负载分布不均匀,可能导致一些区域出现拥塞,而另一些区域却相对空闲。负载均衡的目标是通过动态调整资源分配,使得网络中的负载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提高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负载均衡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
基站关联: 将用户设备关联到不同的基站,根据用户需求和网络状态,避免基站过于拥塞或空闲。
-
资源分配: 基于负载状况,调整不同基站的资源分配,以确保每个基站的负载在可接受范围内。
-
移动性管理: 根据用户的移动性,进行智能的基站切换,避免用户在移动过程中出现连接中断或延迟增加。
-
容量规划: 根据不同区域的预测负载情况,进行容量规划,调整基站部署和资源分配。
-
动态调整: 实时监测网络状态,根据拥塞情况和负载分布,动态调整资源分配策略。
综合考虑资源分配和负载均衡,可以实现5G密集网络中资源的高效利用、网络性能的优化,以及用户体验的提升。这需要采用智能算法、实时数据分析和网络优化策略,以适应高密度网络环境的挑战。
首先,5G模型的基本结构如下所示:
超密集网络是5G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技术,是现在通信界的研究热点。系统中的每个小小区都是正交频分多址系统,共有TV个小小区,每个小小区使用个OFDMA子载波,信道增益为G。根据其结构图可知,当然超密集网络由大量小小区部署,小小区是低功率无线接入节点,工作在授权的频谱,而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可达数公里。
由于5G超秘籍网络中,由于存在较多的基站,因此存在多个基站对某个用户的进行共同资源分配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如果多个基站对某个用户进行资源分配,其遵循的原则如下所示:
以2个基站和1个用户为例子,当2个基站同时对一个用户资源配置,基站采用平均方式给用户自己分配,即多个基站分配出相同的资源给用户进行使用。定义了一个网络效益函数,然后多于多基站分配的问题,在分配过程中,以网络效益最大值为目标进行分配,通过优化算法进行不断的迭代更新,使得网络效益函数最大,此时对应的分配结果即为最优分配结果。
对于资源分配部分,目标函数为:
表示Nbs个基站,Nuser个用户总的吞吐量。该优化目标的含义是当进行最优的资源分配的时候,系统的整体吞吐量将达到最大。以此函数为优化目标函数。
对于负载均衡,原来采用的是基于MAX-SINR负载均衡算法,由于负载均衡和资源配置之间是相关的。所以这里采用的改进方案如下所示:
这里,我们以负载均衡指标为优化目标,即:
这里,loadi表示的是
N表示基站个数和各个基站内用户个数的乘积,
根据上面的两个目标,我们可以定义如下的优化目标:
两个权值均设置为0.5即可。
通过这个多目标的优化函数,进行遗传优化,我们的优化算法实现过程如下所示:
二、核心程序
.............................................................
%模拟两个基站的情况
Nbs = 4;
%用户个数Nbs个小小区,每个小小区使用K个OFDMA子载波
Nuser = 64;%设置64,128,256等幂次方,或者较大的数据,否则报错或者结果不符合实际情况
%仿真信噪比
SNRs =[2:2:20];
%以下是5G系统,使用的OFDM+OQAM调制方式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相关参数
%信号发送功率
Pow = 1;
%噪声功率
Pnoise = Pow./10.^(SNRs./10);
%总的功率
Pt = Pow*Nuser.*(1+rand(1,Nbs)); %模拟不同基站之间的差异
%数据发送速率
Rb = 10e6;
%采样率
Nsamp = 8;
%每个OFDM符号对应的bit数
Rt = 256;
%信号带宽
Bw = 5e6;
%每个子载波带宽
Bw_sub = Bw/Nuser;
%OFDM保护带长度
Lgi = 8;
%%%%%%%%%%%%%%%%%%%%%%%%%%%%%%%%%%%%%%%%%%%%%%%%%%%%%%%%
%5G信道相关参数
%多径时延
Mdelay = 2;
%最大多径时延
Mdelay2 = 16;
%多径个数
Nmulti = 4;
%误码率;main1.m-------------------------------------------------
%不同用户数量对应的系统吞吐量;main2.m
%资源分配指数对比:CDF-SINR;main3.m
%负载均衡指数对比:LBI;main4.m
Error1 = zeros(length(SNRs),Nbs);
%误码率统计长度
Nums = 500;
SEL = ones(1,Nbs);
for ii=1:length(SNRs)
%信道估计
%负载均衡初始状态计算
for ij = 1:Nbs
%不同基站,其和用户之间的信号会有差异
[path_delay,path_amp] = func_Multipath(Mdelay,Mdelay2,Nmulti,ij);
%信道估计
[Hest,Channel_p] = func_Channel_est(path_delay,path_amp,Nuser);
%计算每个用户对应的SINR
for nn = 1:Nuser
%SEL表示基站开关
A = sum(Pt(ij)*abs(Hest));
B = Pnoise(ii)*Bw;
SINR(nn) = Pt(ij)*abs(Hest(nn))/(A+B);
end
%Rate,每个用户的速率
for nn = 1:Nuser
Rate(nn) = Bw*log2(1+SINR(nn));
end
Max_sinr(ij) = max(SINR);
Max_Rate(ij) = max(Rate);
end
Max_Rate=Max_Rate/max(Max_Rate);
%产生5G密集网络的多径信道
for ij = 1:Nbs
%不同基站,其和用户之间的信号会有差异
[path_delay,path_amp] = func_Multipath(Mdelay,Mdelay2,Nmulti,ij);
%信道估计
[Hest,Channel_p] = func_Channel_est(path_delay,path_amp,Nuser);
gain_subc = abs(Hest);
Err = 0;
for jj=1:Nums
rng(ii*jj)
jj
ii
%%%%%%%%%%%%%%%%%%%%%%%%%%%%%%%%%%%%%%%%%%%%%%%%%%%%%%%%%%%%%%%%%%%
%以下为一个完整的5G信号由基站发送给用户的通信流程
%%%%%%%%%%%%%%%%%%%%%%%%%%%%%%%%%%%%%%%%%%%%%%%%%%%%%%%%%%%%%%%%%%%
%产生随机数据信息
Tsignal = randint(1,Rt);
%首先进行资源分配
[Sub_bit0,Sub_pw0]= func_chow(Nuser,gain_subc,Rt,Pnoise(ii),Pt(ij));
%将负载高的基站业务,部分转移到负载低的基站上
[Sub_bit,Sub_pw] = func_maxsinr_loadbalance(Sub_bit0,Sub_pw0,Max_Rate(ij));
%串并处理
Tsignal_S2P = func_S2P(Tsignal,Sub_bit,Nsamp);
%基于OFDM+OQAM的5G密集网络调制处理过程
Tsignal_QAM = func_OQAM_mod(Tsignal_S2P,Sub_pw,Sub_bit);
Tsignal_IFFT = sqrt(Nuser).*ifft(Tsignal_QAM);
Tsignal_GI = func_GI_insert(Tsignal_IFFT,Lgi);
%通过信道
Tsignal_multi = func_add_multipath(Tsignal_GI,Channel_p);
Tsignal_AWGN = awgn(Tsignal_multi,SNRs(ii),'measured');
%开始接收信号
%OFDM+OQAM解调
Rsignal_noGI = Tsignal_AWGN(Lgi+1:length(Tsignal_AWGN));
Rsignal_FFT = 1/sqrt(Nuser).*fft(Rsignal_noGI);
Rsignal_est = func_Rest(Rsignal_FFT,Hest);
Rsignal_QAM = func_OQAM_demod(Rsignal_est,Sub_bit,Sub_pw,Nsamp);
%并串处理
Rsignal_P2S = func_P2S(Rsignal_QAM,Sub_bit,Rt);
%%%%%%%%%%%%%%%%%%%%%%%%%%%%%%%%%%%%%%%%%%%%%%%%%%%%%%%%%%%%%%%%%%%
%%%%%%%%%%%%%%%%%%%%%%%%%%%%%%%%%%%%%%%%%%%%%%%%%%%%%%%%%%%%%%%%%%%
%统计当前发送的误码率
[Ber_rate,Ber_num]=func_ber(Tsignal,Rsignal_P2S);
Err=Err+Ber_rate;
end
Error1(ii,ij)=Err/Nums;
end
end
figure;
semilogy(SNRs,mean(Error1,2),'b-s');
grid on;
xlabel('SNR');
ylabel('ber');
save old_error.mat SNRs Error1
A0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