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套】橡胶元件的动态性能

编辑:CrazyRabbit
日期:2022年6月30日

一、前言

底盘上大量应用了橡胶类元件,如:衬套、轮胎、隔振块等。
橡胶衬套是由分子之间物理键或化学键构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受到外部载荷时,橡胶材料分子之间易于产生相对运动,分子链产生拉伸和扭转变形,当载荷消失后,材料分子即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对外做功,称之为橡胶的弹性(Elastic)特性;部分材料分子并未回到原位,而是产生了永久变形,称这种特性为橡胶的黏性(Viscous)特性,这种特性对NVH起着关键性作用。

由黏性特性带来的橡胶元件的动态性能有:动刚度、滞后角等。

二、K-V模型

为了更好的理解橡胶元件的动态特性,建立最简单的橡胶模型如下图:
图片.png
即用一个弹簧Spring和一个阻尼器Damper的并联来模拟橡胶元件的力学特性,该模型称为K-V模型。

2.1 弹性刚度(Elastic Stiffness)

对于弹簧而言,对弹簧Spring施加一个正弦波的力F,根据胡克定律,得到的位移与力F同相位,如下图所示:
图片.png
而力F与位移x的比值就是所谓的弹性刚度(Elastic Stiffness)。

2.2 黏性刚度(Viscous Stiffness)

而黏性效应有很大不同:对阻尼器Damper施加一个正弦波的力,会发现位移波形滞后力的波形,且滞后角为90°,如下图所示:
图片.png
即力与速度成正比。
而对于橡胶元件,即存在弹簧Spring效应,又存在阻尼器Damper效应,得到的最终效果是位移滞后力的相位,且滞后角小于90°,如下图:
图片.png
当黏性效应较弱,弹性效应呈主导时,位移存在较小的相位滞后;反之则相位滞后较大。
对于上述的描述,总结如下:

  • Elastic Stiffness:弹性刚度,类似于静刚度
  • Viscous Stiffness:黏性刚度,又称为损失刚度(Loss Stiffness),表征阻尼特性

2.3 动刚度和滞后角

上述引入的Elastic Stiffness和Viscous Stiffness只是为了方便理解橡胶的力学机理,实际工程中常用的工程参数是动刚度(Dynamic Stiffness)和滞后角(Phase Angle)。
图片.png
上述四种参数之间的关系如由上面的矢量图表达,动刚度、弹性刚度、黏性刚度满足矢量关系,其实动刚度更科学的定义应该为“复刚度(Complex Stiffness)”,取得是复数的模。
滞后角(又称为阻尼角,损失角 δ \delta δ的正切值为VS/ES,可通过反正切函数求得。

以下术语为相同含义:
动刚度(Dynamic Stiffness)=复刚度(Complex Stiffness)=黏弹性刚度(Viscoelastic Stiffness)
黏性刚度(Viscous Stiffness)=损失刚度(Loss Stiffness)=阻尼刚度(Damping Stiffness)
弹性刚度(Elastic Stiffness)=弹簧刚度(Spring Stiffness)=储能刚度(Storage Stiffness)=静刚度(Static Stiffness)
滞后角(Phase Angle)=阻尼角(Damping Angle)=损失角(Loss Angle)

2.4 测试

对于动刚度和滞后角的测试,可以参考下图:
图片.png
在力-位移的滞回曲线中,截取位移的峰峰值 Δ x \Delta x Δx和力的峰峰值 Δ F \Delta F ΔF,那么动刚度 D S = Δ F / Δ x DS=\Delta F/ \Delta x DS=ΔF/Δx;滞后角可根据滞后时间 Δ t \Delta t Δt获得: δ = Δ t / T × 360 \delta = \Delta t/T \times 360 δ=Δt/T×360

2.5 能量耗散

根据力-位移的滞回曲线,可以计算出每个周期损失的能量值:
图片.png

E = π 4 ⋅ Δ F ⋅ Δ x ⋅ sin ⁡ δ E=\frac{\pi}{4} \cdot \Delta F \cdot \Delta x \cdot \sin \delta E=4πΔFΔxsinδ

有时也可用积分的办法,计算出损失的能量值,反推出滞后角(阻尼角) δ \delta δ

三、模型的数学解析

从能量的角度看,动刚度是橡胶弹性体在外界激励作用下吸收的总能量,在橡胶变形过程中存储的能量体现为储能刚度,并且在移除外力后可使橡胶恢复;在橡胶变形过程中因内部摩擦所消散掉的能量体现为损失刚度。
对上述模型及过程做数学推导。设外界激励为 F ( t ) = f sin ⁡ ( ω 0 t + ϕ ) F(t)=f \sin(\omega_0 t+\phi) F(t)=fsin(ω0t+ϕ),悬置的位移响应为 x ( t ) x(t) x(t),那么单自由度强迫振动的微分方程为:
C x ˙ ( t ) + K x ( t ) = F ( t ) C\dot{x}(t)+Kx(t)=F(t) Cx˙(t)+Kx(t)=F(t)
对上式做拉普拉斯变换,得:
C s X ( s ) + K X ( s ) = F ( s ) CsX(s)+KX(s)=F(s) CsX(s)+KX(s)=F(s)
即:
C s + K = F ( s ) X ( s ) Cs+K=\frac{F(s)}{X(s)} Cs+K=X(s)F(s)
s = j ω s=j\omega s=jω,假设橡胶弹性体的动刚度为 K ∗ ( ω 0 ) K^*(\omega_0) K(ω0),则:
K ∗ ( ω 0 ) = F ( j ω 0 ) X ( j ω 0 ) = K + C j ω 0 = K 1 + j K 2 K^*(\omega_0)=\frac{F(j\omega_0)}{X(j\omega_0)}=K+Cj\omega_0=K_1+jK_2 K(ω0)=X(jω0)F(jω0)=K+Cjω0=K1+jK2
那么,上式的K1是储能刚度,是动刚度的实部;jK2是损失刚度,是动刚度的虚部。

动刚度的幅值为: K ∗ = K 1 2 + K 2 2 K^*=\sqrt{K^2_1+K^2_2} K=K12+K22 ,滞后角为 Φ = arctan ⁡ K 1 K 2 \Phi=\arctan\frac{K_1}{K_2} Φ=arctanK2K1

以上的推导和第二节中的测试方法是基于K-V模型的,只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橡胶的特性。
实际橡胶件远比K-V模型要复杂。所以,更科学的测试方法是分别测量力和振动位移的波形,并做傅里叶变换求得传递函数,再求出相位滞后角。

四、底盘橡胶元件

从橡胶的动态性能和底盘NVH的角度,底盘橡胶元件主要有两大类:纯橡胶衬套(悬置)和液压衬套(悬置)。需要了解的知识点有:

  • 对于普通的橡胶衬套,一般阻尼角最大只能做到12°~18°,几乎不可能超过20°。
  • 液压衬套通过在衬套中设计复杂的液室和流道,能够设计出在关注频率段出现大阻尼角的动态特性,如下图:

图片.png

  • 液压衬套存在的缺点是耐久性不如纯橡胶衬套,容易产生漏油的失效模式。
  • 液压衬套应用最广泛的是动力总成悬置,其余涉及到平顺性的底盘部位也会用到,如麦弗逊式前悬架的下控制臂后衬套:

图片.png

  • 橡胶/悬置的动刚度除了与频率相关(一般频率越高,动刚度越大),也与振幅相关,一般测试振幅越小,动刚度越大。所以图纸中的动刚度测试条件要给定频率和振幅,甚至要给定预载。
  • 对于动态特性的测试条件,根据衬套/悬置的实际使用工况决定。

五、其他模型

由于橡胶力学性能的复杂性,除了最简单的K-V模型,还衍生更多更准确、更复杂的模型,如下图:
图片.png
以上模型,M1M3用了更复杂的弹簧、阻尼的串并联组合;M4M6引入了摩擦的因素。更详细的对比,可参考论文《Modelling of rubber components using estimated parameters》。

六、Adams仿真

Adams中,橡胶元件都用Bushing元素模拟。通常在操稳分析中,只需用简单的衬套属性文件,给定六向刚度即可。但如果要做精确的平顺性分析,衬套必须用更精确的,至少是能体现动态特性的模型文件替代。
图片.png
如上图所示,Adams提供了多种其他衬套模型,Hydro_bushing代表液压模型,Frequency_bushing是频率相关模型,General_bushing是通用模型。
最常用的是Hydro_bushing模型,而General_bushing是最复杂的。Adams也自带这些模型的辨识工具,可以根据实际测量数据,辨识对应模型的参数,导出属性文件。具体可参考帮助文档。

参考文献

本文参考了以下文献:

[1] R.C.Frampton. The Dynamic Testing of Elastomers
[2] 陈毅敏.橡胶动态性能测试的基本原理以及特点. 2016
[3] Understanding and Using Dynamic Stiffness – A Tutorial
[4] 丁超. 橡胶衬套的静、动态特性分析[D]. 华中科技大学 2015年
[5] O.Polach Modelling of rubber components using estimated parameters

  • 16
    点赞
  • 5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1
    评论
转镜激光雷达,也称为棱镜激光雷达,内部包括两个楔形棱镜。激光在通过第一个楔形棱镜后发生一次偏转,然后通过第二个楔形棱镜后再一次发生偏转。控制两面棱镜的相对转速可以控制激光束的扫描形态。\[2\]这种激光雷达累积的扫描图案形状像花瓣,中心点扫描次数密集,圆的边缘则相对稀疏。为了获得更丰富的图像,需要加入多个激光雷达共同工作。棱镜激光雷达可以通过增加激光线束和功率实现高精度和长距离探测,但结构复杂,体积更难控制,轴承与衬套磨损风险较大。\[2\] #### 引用[.reference_title] - *1* [激光雷达工作原理](https://blog.csdn.net/jinking01/article/details/112858455)[target="_blank" data-report-click={"spm":"1018.2226.3001.9630","extra":{"utm_source":"vip_chatgpt_common_search_pc_result","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cask-2~all~insert_cask~default-1-null.142^v91^control_2,239^v3^insert_chatgpt"}} ] [.reference_item] - *2* [2.1.2 激光雷达](https://blog.csdn.net/nwaysir/article/details/128041694)[target="_blank" data-report-click={"spm":"1018.2226.3001.9630","extra":{"utm_source":"vip_chatgpt_common_search_pc_result","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cask-2~all~insert_cask~default-1-null.142^v91^control_2,239^v3^insert_chatgpt"}} ] [.reference_item] - *3* [三测距激光雷达与TOF激光雷达的具体区别详述](https://blog.csdn.net/chuigua5164/article/details/100757587)[target="_blank" data-report-click={"spm":"1018.2226.3001.9630","extra":{"utm_source":"vip_chatgpt_common_search_pc_result","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cask-2~all~insert_cask~default-1-null.142^v91^control_2,239^v3^insert_chatgpt"}} ] [.reference_item] [ .reference_list ]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CrazyRabbit0823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