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看看远古的神人连叔啊,是如何给他这个小辈解释这个道理的。
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锺鼓之声。”然就是知道了,这个“瞽者”,就是瞎子。和瞎子一起呢,你不能跟他说,你说叫他去看文章,文章有多么的壮观,你无法给他去形容。一个人如果是聋子的话,你跟他弹钟鼓有多么多么的响,是瞎胡扯的。
“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在这个世界上啊,不光这个形体上,有这种聋和盲的这种现象,存在缺失,这个人的智慧啊,这个“知”是智慧的意思,智慧也有聋和瞎这种状况。就是因为你看不到很长。
“是其言也,犹时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刚刚你说的那些啊,就像当下的你啊,他所形容的人,他所形容的德,就如当下的你。
接下来这一段,是整篇的这一小段的精华所在。连叔告诉了他人就是缺失了智慧的神,智慧也有缺失,就得要给他举例。如何给他举例呢?就是说拿出最简单的,对比性很强的东西给他举例。
“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
将磅礴万物,这也是庄子所追求的最高的逍遥,就是说能和万物,磅礴的万物同生同长。这个“以”,是“与”的意思,整句的意思就是“将磅礴万物”和“为一世蕲乎乱”,如果说你是让你选择将磅礴万物,和磅礴的万物一起生发生长和为一世蕲乎乱。你会如何做选择。这个蕲呢,就是草蕲,像草一样生活一生,随风飘摇。这个乎乱就是像草一样杂乱无章。
接着反问,孰弊?是磅礴万物好呢,还是为一世杂草好?这是很明显的对比。弊焉,就是说不用再考虑,肯定是磅礴万物好啊。这还用再考虑吗。
这一点,之前的好多文章段句,全部都整理的不是这个样子,他产生不了对比。现在连叔呢,是在给他这个小辈去解释问题,解答问题。他这个文章呢,肯定是前面告诉他答案,后面为他举例,必须得有这种对比。
什么是最逍遥?就是磅礴万物和为一世之草,这两个强烈的对比,去达成这种解释问题的效果。能将磅礴万物的就是神,不能去和磅礴万物共生共存的就是人。
这里面还隐藏一个很重要的重点,姑射之山中的神人。他所拥有的很多技能,都是人可以拥有的。神人需要吸风,人需要吸气。神人需要饮露,人需要喝水。神人需要御龙,人需要驭马。神人也有肌肤,人也有皮肤。神人可以使精神凝聚,人一样也可以。
神人可以使植物不生病,人也可以。神人可以使年谷熟,人一样也可以。
能看这里你就明白,你也就知道了,原来神就是人,人就是神!到底何为人,到底何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