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运算放大器之套筒式与折叠式共源共栅

本文详细介绍了套筒式和折叠式共源共栅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结构、优缺点以及应用场景。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了两种结构在增益、输出摆幅、极点和功耗等方面的特性,并提出了作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为深入理解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提供了参考。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写在前面
最近在啃拉扎维的《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一会看得懂一会看不懂,看懂了觉得拉扎维真太牛逼了,看不懂就觉得自己是傻子……而且经常处于傻子状态。M老师说做模拟最重要的是运放,学到运放俺真滴学不下去了。所以破天荒的开个博客记录一下,就当是学习笔记+疑问笔记。希望俺也有成为模拟大师的一天。
模拟电路,模拟人生~

一、基本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图是单端输出的运放,(b)图是差动输出的运放,(a)图的结构比(b)图多一个镜像极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是一个单位增益缓冲器,实质就是把单端输出的基本结构(a)的输入输出相连,其实我也不知道这个具体有啥用为什么要叫单位增益缓冲器※※※
这个电路是电压电压反馈,开环输出阻抗很大,是rOP//rON,闭环输出阻抗很小,大概是1/gmN。这有利于通过增大开环输出阻抗设计高增益的运放,但是闭环的输出阻抗又很小。

二、套筒式共源共栅运放

### 套筒式共源共栅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套筒式共源共栅放大器是一种常见的单级运算放大器结构,其核心特点在于通过共源共栅(cascode)配置来提高增益和输出阻抗。这种结构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共源级和共栅级。共源级负责提供较高的跨导 \( g_m \),而共栅级则用于隔离前级的输出节点,从而显著提升整体电路的输出阻抗。 #### 工作机制 在套筒式共源共栅放大器中,输入信号被施加到共源级晶体管的栅极上,该晶体管将输入电压转换为电流变化。随后,这一电流变化经过共栅级传输至负载电阻或其他后续级。由于共栅级的存在,有效地减少了米勒效应的影响,使得带宽得以扩展[^2]。此外,共栅级还能够大幅增加输出阻抗,从而使整个放大器具备更高的增益性能。 然而,尽管套筒式共源共栅放大器具有高增益、高输出阻抗以及良好的频率响应等优点,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它的输入和输出摆幅较小,这限制了它在某些应用中的适用范围[^3]。另外,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还需要特别注意噪声特性,因为输入管通常是大尺寸器件以降低热噪声水平[^4]。 #### 设计要点 当设计一款基于套筒式架构的共源共栅放大器时,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偏置条件设置** 合理的选择直流操作点对于确保稳定性和线性度至关重要。一般而言,应使各晶体管处于饱和区工作状态,并维持足够的过驱电压以便获得预期的跨导值。 2. **增益优化** 如前所述,采用 cascode 结构能有效增强增益表现。理论上讲,总增益接近于 \( g_{m}R_o \),其中 \( R_o \) 表示输出端的有效电阻。 3. **稳定性考量** 鉴于此类拓扑可能引入额外相位延迟进而引发潜在振荡风险,故有必要实施补偿措施比如 Miller 效果利用或者零极点调整技术来保障最终产品的可靠性。 ```python # Python 示例代码展示如何计算理论上的最大增益 (gm * Ro) def calculate_gain(gm, ro): """ 计算理想情况下的增益 参数: gm -- 跨导 (S) ro -- 输出电阻 (Ohms) 返回: 理论增益 """ return abs(gm * ro) # 示例参数 example_gm = 0.001 # S example_ro = 1e6 # Ohms print(f"Theoretical gain is {calculate_gain(example_gm, example_ro)}") ```
评论 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