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

|0x00 写在开头

这本书又称之为“管理者的圣经”,由全球计算机芯片供应商、大名鼎鼎的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安迪·格鲁夫”撰写。

现在很多人热衷于读MBA专业,或者是考PMP证书,本质都是想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在未来职场的发展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可不论是上课还是考试,想真的掌握管理的精髓,却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因为管理是一门实践的学问,无论课堂上学到什么,都需要自己亲身去操盘,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就提供了一些实践操盘的例子,并讲述其中的缘由,这对于刚刚涉足管理这门学科的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读完该书后,有三点内容感触比较深,接下来我用层层递进的方式,来讲述我的读后感。

|0x01 多线程的工作模式

做过管理的同学都知道,“多线程”是一种很常见的工作状态,但很多同学做不好管理,处理不好“多线程”的任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格鲁夫用一个早餐店的例子,非常形象的描述了“多线程”问题的难点。试想一下,你在开一家早餐店,只卖鸡蛋、烤面包和热咖啡,鸡蛋煮熟需要3分钟、面包烤好需要1分钟、倒热咖啡只需要5秒。如果你想要“用户体验”第一,最快的方法就是安排三个人,同时做这三件事,顾客满意度肯定最高,但老板会不开心,因为人太多了,利润诉求满足不了。于是你就只能自己一个人做,但这个时候,你就需要盘算三件事情并行的顺序,例如可以先煮鸡蛋,这3分钟的时间里,再去烤面包,顺手把咖啡倒上,这就相当于1个人,只需要花煮鸡蛋的时间,却能同时做好煮鸡蛋、烤面包、倒咖啡三件事情。

试想一下,如果早餐店卖的种类再丰富一些,但依然只有你一个人,要如何提高效率?

其实,这种“同一时间做多件事情”的过程,就是“多线程”的工作处理,平衡好多线程的过程,就称之为“管理”。换句话说,管理的本质,就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全局工作效率。

格鲁夫用了一个公式来总结这个过程:经理的产出 = 他所在组织的产出 + 受其影响的周围组织的产出。

这个公式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却阐明了管理者与下属的一个基本区别:管理者的价值,只有在最大程度上调动下属之后,才能体现出来。所以,管理者并不是能力越强、知识越丰富就更好,而是如何把自己的经验转化为团队的产出能力。

制造业是流程最为复杂的行业之一,想要实现产出最大化,就需要设计最优的流程,而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管理者,就需要通过“多线程”的工作模式,来统筹整个项目的进展。

这里有一个小技巧,就是要学会使用工具,尤其是日程与笔记一类的应用。用计算机的原理讲,某个线程中断时,需要保留现场,切回来时,需要恢复之前的状态。但因为人脑的短时记忆,我们又常常会忘记掉之前的一些关键环节,这时候通过工具来提升自己恢复现场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0x02 提高你的杠杆率

接上文,当我们有了“多线程”的工作处理能力,接下来就是考虑,如何将产出最大化的问题,而最佳的方案,无疑是使用“杠杆”。

在经济学原理上,“杠杆”是指将借到的货币追加到用于投资的现有资金上,合理运用杠杆原理,有助于企业加速发展,但也存在着无法到期偿还的风险。

所以,格鲁夫在使用“杠杆原理”的时候,强调的内容是:一个人要多做高杠杆率的事情,少做低杠杆率的事情,不做负杠杆率的事情。

打个比方,杠杆跟时间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当团队的骨干员工要离职的时候,你想挽留,这时候尽快与他进行对话,就是高杠杆率的事情,如果时间拖得越久,杠杆率就越低。

从管理的目标,即“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全局工作效率”来看,如果能将自己的知识或者技术,同时影响身边很多的人,这种情况下的杠杆率是最高的,因为这种能力能够层层释放给所有的员工。

所以,我们总结了几个典型的高杠杆率场景:

一个是开会,但要明确会议的主题、内容、时间、地点、Action,相较于一对一的谈话,这种方式能够影响最多的人;

一个是培训,尽管培训要消耗很长的时间,但格鲁夫的意见是,如果培训3天能够提升未来1年团队1%的生产力,这就非常划算;

一个是管理动作,例如绩效评估,好的管理动作会对下属产生极大的影响力,这也是《功勋》这部主旋律电视剧的第一集,被人称道的原因,李延年对小安东的处理,完美诠释了这一特点。但需要注意的是,过渡或者错误的管理动作,会对下属产生负杠杆率的影响;

一个是工作集中处理,如果事情非常琐碎,“多线程”确实无法适应,那么空出一段时间,集中处理,花在场景切换上的时间,就要少很多,效率也会提升很多。

那么负杠杆率的事情有哪些呢?在格鲁夫看来,有如下几点:

一个是负面情绪,面对困难,如果管理者本身就非常悲观,那么这种情绪传递给下属后,势必带来负面影响;

一个是犹豫不决,面对变化,如果管理者本身迟迟无法作出决定,那么下属势必无所适从,这非常不可取;

一个是过多介入下属工作,管理者是为了帮助员工更好的完成工作,而不仅仅是替员工完成工作,这实际上是影响了下属的成长,也就影响了团队的发展。《大决战》中大家对于常凯申日常“微操”的逗乐,本质也是过多介入了下属的工作。

例子其实还有很多,但管理毕竟是一门实践的学问,需要自己多问、多想,自己多做权衡,才能真正的掌握这个技能。

|0xFF 减少黑箱决策

日常在做KPI设定的时候,大家往往不知道如何准确衡量未来目标,往往是拍脑门定一个指标,于是大家就下去做了,这是“黑箱决策”,危害很大,要尽量避免。

在书中,绩效考核也是花费了较多篇幅描述的内容,作为管理者给下属的反馈,决定了对下属的激励、升迁和惩罚等结果,威力非常大,对员工的影响也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因此避免“黑箱决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除此之外,做日常的业务规划,也有这个问题。还是早餐店的例子,我们要预估明天准备的食材,那么准确多少才是合适的?100份,200份,还是1000份?这就需要我们有尽可能多的依据,来印证自己的想法。

在书中的例子中,我们需要重复印证预测结果,也就是每天在做预测,然后每天也有一个实际的结果,我们不断的观察预测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然后再去做接下来的预测,就会更靠谱一些。

这其实与“数据分析”、“数据科学”的工作范畴就非常接近了。尽管现在移动互联网非常的发达,电商、视频等业务风生水起,好像各行各业都已经数字化了,但在你看不到的角落里,不论是供应链、公司管理还是其他方面,还有大量未实现数字化的领域,需要来做转型,这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

因此,用数据来做决策,就成为了一种“减少黑箱决策”的最佳时间方式,电商行业中,“无数据不决策”成立的前提,也是因为数据的极大丰富和分析场景的极大扩展。

毕竟,管理是一种群体性质的动作,不论教练多么优秀,如果无法让队员们成长起来,那么成绩依然会一塌糊涂。

以上是我阅读《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后的一些随笔,这些经验其实并不只适用于经理人,也适用于每个人自己,只有自己的杠杆率得到了科学的提高,生产力得到极大提升,我们的职业发展才会更顺利。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