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理解地震勘探原理与认识地震波

波的种类:

体波:在地层内部传播的波,分为P波和S波

面波:在地层表面传播的波,分为瑞雷波和勒夫波(洛夫波)

四个波的传播如下所示

体波:

S(Secdonary Wave)波:也叫横波,能量传播方向与介质运动方向垂直

P(Primary Wave)波:也叫纵波,能量传播方向与介质运动方向水平

        如下图所示,P波的传播是介质在波的传播方向进行挤压伸缩,S波的传播是在介质在垂直于波的传方向进行水平震动。因此我们可知在气体和液体之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无法产生剪切力,因此S波无法在液体和气体之间传播。

两者之间的对比如下表所示: 

速度表现性质传播介质破坏性
P波地面上下晃动疏密波固,液,气
S波相对较慢地面水平晃动高低波固体

面波: 

        面波分为勒夫波和瑞雷波,勒夫波和瑞雷波如上图所示,

勒夫波:是一种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在水平面内振动的波。在垂直面上,粒子呈逆时针椭圆形振动,振幅随深度增加而减少。在地震勘探中可以被一般检波器,也就是垂直分量的检波器检测到。

瑞雷波:粒子在水平面内横向振动。无法被一般检波器检测。

地震勘探波

地震勘探原理

        如下图所示为地震勘探原理,我们可以形象地理解不同波的专有名词的概念,图中绿色的线为透射波和滑行波\theta _c为临界角,当入射角小于它时会产生透射波,等于它时会产生滑行波,滑行波在滑行的过程中会充当二次震源,会继续产生折射波。其中\theta _1\theta _2的关系以及相关的名词在图下介绍。

地震勘探原理图:

 入射角和透射角的关系如下:(斯涅尔定律)

\frac{sin\theta _1}{v_1} = \frac{sin\theta _2}{v_2}

v_2 > v_1 \Rightarrow \theta_2 > \theta_1

        因此我们同样可以看出,下面的介质的波速大于上面介质的波速时才会产生滑行波,才会产生折射波。

多地层的波传播

看懂地震勘探波形图

速度与能量:倾角越大,速度越低,能量越强

初至波:检波器最先接收到的波,一般为直达波或折射波

反射波:地震波到达两个地层分界面会产生反射波,呈现双曲线样式

直达波:在地表运动的波,检波器的位置与接收到的时间呈正比,因此呈直线样式。

面波:倾角大,速度慢,能量强,高频低频波速不一样,产生频散

如下图所示,直达波和反射波和折射波的关系如下

名词解释:

波阻抗:波阻抗是地震学和电磁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波在介质中传播时的阻力或阻抗。

公式:Z = \rho V_p波阻抗 = 岩石密度x纵波波速

作用:波阻抗的变化可以影响地震波的反射,投射和折射等。当两种介质的波阻抗不同时,地震波会发生反射和折射,产生折射的临界角度取决于两种介质的波阻抗差异

注:(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