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信号处理系列文章——DDS的性能和误差分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FPGA中DDS(直接数字频率合成)的误差来源,包括相位截断和幅度量化误差,并通过MATLAB进行误差分析。介绍了Xilinx IP手册中的Phase Dithered和Taylor Series Corrected两种优化方法,以及它们对SFDR性能的提升和资源消耗的权衡。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提示:文章写完后,目录可以自动生成,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

FPGA信号处理系列文章——DDS的性能和误差分析

前言

做通信的童鞋都应该知道DDS,是一个用来产生载波的一个模块,本文不写关于如何使用这个xilinx IP的内容,因为实在是太太太简单了,就不写这种东西来滥竽充数了。尽管大家都用过DDS,但可以肯定的是几乎很少人会去关注DDS的误差分析。这次我就做一次学术派来分析分析DDS设计过程中存在哪些误差。

误差来源

理想DDS是DDS的理想化数学模型,所谓的理想参数DDS具备三个条件:
(1) 没有相位舍入位误差,即相位累加器的N位输出都用于ROM寻址。
(2) 没有幅度量化误差,即ROM输出值用于无限长的码来表示
(3) DAC的分辨率无穷大、并且DAC具有理想的数模转换特性。
实际DDS并不满足理想DDS的3个条件,由于DDS的全数字化结构,因而实际DDS存在着固有的误差。其主要误差来源于三个:
(1) 相位截断误差:在实际DDS电路中,为了取得一定的频率分辨率,通常相位累加器的位数N取得很大,如N = 24,32,48等,但受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FPGA十年老鸟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