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电的数据通信链】Link 11 协议的关键特点

1. 工作频段:

Link 11 通常使用 HF(高频) 或 UHF(超高频) 波段,适用于无线电通信。

HF 波段(3–30 MHz)适用于长距离通信,尤其是在没有卫星或其他高带宽通信手段时。

UHF 波段(300 MHz–3 GHz)用于更短距离但更高带宽的通信。

2. 通信模式:

Link 11 采用半双工通信模式,即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设备发送数据,其他设备接收。通信是基于 时隙多路访问(TDMA) 机制的。

3. 帧结构:

Link 11 的通信是基于 数据帧 的,每个帧包含多个字段,其中包括 同步字、数据字、地址信息、校验和 等。协议采用的帧结构与其他军事通信协议(如 Link 16)有很大的相似性。
典型的 Link 11 帧格式(简化版)包括以下内容:

  • 同步字段(Sync Word):标识帧的开始,确保接收设备能够正确同步。
  • 数据字段(Data Word):包含实际的通信数据,可能包括传输的控制命令、状态信息或战术数据。
  • 地址字段(Address Word):指定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标识。
  • 控制字段(Control Word):包括链路控制信息,例如帧类型、重发请求等。
  • 校验字段(CRC):用于确保数据的完整性,检测传输中的错误。

4. 调制方式:

Link 11 主要使用 频移键控(FSK) 或 相位键控(PSK) 等调制方式来调制和解调信号。

5. 链路访问机制(TDMA):

  • Link 11 使用 时隙多路访问(TDMA) 技术来调度信号的传输。每个通信周期内,时间被分为多个时隙,每个设备根据其时隙发送数据。时隙的分配由网络中的 主控站(Primary Station)来协调。
  • Link 11 的时隙是固定的,每个设备在轮到自己的时隙时进行数据传输。如果发生冲突或信道干扰,数据将被丢弃,设备会尝试重发。

6. 链路控制与协议:

  • Link 11 提供了一些简单的 链路控制功能,如 自动重发请求(ARQ),用于在数据丢失或错误时重新传输数据。
  • 在 链路管理 方面,Link 11 使用 主从模式,其中 主站(Primary Station) 负责协调链路的使用,而 从站(Secondary Station) 则按照主站的指示发送和接收数据。

7. 抗干扰能力:

Link 11 设计时考虑到军事环境中的干扰,因此它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协议支持通过编码和校验机制来减少噪声和干扰的影响。

8. 数据传输速度:

Link 11 的数据传输速率相对较低,通常为 2.4 kbps 或 4.8 kbps,这使其适合于传输低带宽的通信内容,如位置报告、目标指示、战场状态等信息。

9. 安全性:

Link 11 协议在设计时考虑了保密性和防止篡改的需求,但相较于 Link 16 和 Link 22,它的安全性较为基础。Link 11 的加密和认证机制比较简单,不如新一代协议那样复杂和全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