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要素》读书笔记

这本书主要是论述了一张图:设计一个有良好用户体验的网站(而不仅是网页),需要从五个层面上去考虑问题,从底层到表层,顺序分别是:

  • 战略层:网站要做什么事?目标是什么?
  • 范围层:为了实现目标,有哪些事情是应当做的?(另一面就是:哪些是不应当做的)
  • 结构层:这些事情应当如何组织?相互关系?
  • 框架层:页面布局?各个元素的位置?
  • 表现层:图片、文字、颜色……这些最终的视觉元素如何表现

本书的基本观点(冰寒个人的理解,不一定正确)是:

在建设网站之前,必须从这五个层面去考虑用户体验要素;

  • 从底层开始考虑,而不是首先去考虑表层的问题;
  • 表层对于实现底层的设计初衷至关重要。
  • 这些观点无疑非常重要,对于一个网站/项目负责人来说,从五个层面去考虑问题可以说非常必要,本书会提供很多帮助,理清思路。

这本书中没有太多实际的案例,有一些论述相当晦涩(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本人的阅读和理解水平有限)。造成理 解困难的也可能主要是翻译的原因,在我看来本书的中译本基本上是以英语式中文为主,不是很符合国人的表达习惯,如果换一种译法,变成中国人更易懂的语言, 也许更能使原著者的思想广泽众生。

在具体内容方面,有两个亮点值得赞扬:

A、虚拟的用户角色——作者建议,为了让开发团队时刻心中记着用户的特征,直接虚拟一个真实的代表性用户,为其 制作一个胸卡,上面有她/他的照片、名字、年龄、职业等……挂在办公室里,在开发过程中,看一眼这个具体化的虚拟人物,就会将她/他的需求牢记于心。这个 方法很值得赞扬,不过实际情况可能复杂得多——我们的用户假如涵盖了一个更大的范围呢?这样做会否就有限制了?不过毫无疑问,对于专门化的网站来说,此法 大有价值——要知道,如果对于用户需求没有相对准确的把握(当然,最好是精确的把握),再漂亮的页面也没有太大的用处。

B、在表现层开发方面,建立一个视觉元素规范。其实这个对于做平面设计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可以说是平面设计里面 VIS系统(Visual Identifying System,视觉识别系统)在Web领域的延伸。我们见过太多滥用颜色、线条、风格的网站,实在是太需要有一套规范的视觉识别系统了。

个人认为这本书可被列为“可读书”,主要理解“五个层面”的精神即可,就具体方面而言,其它的书籍应该实用、详细得多,尤其是Don’t Make Me Think。

============================================

1.任何在用户体验上所做的努力,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效率:

 a. 帮助人们工作的更快

 b. 减少他们犯错的几率

2. 五个层面:

The elements of user experience

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随着层面的上升,我们要做的决策就一点一点的变得具体,并关系到越来越精细的细节

3.成功的用户体验,其基础是一个被明确表达的战略。当我们越能清楚明确的表达我们想要什么,以及确切的知道其他人想从我们这里得到什么,我们就越能精准的满足双方的需求。

4.战略要考虑的问题:网站目标+用户需求。

5.成功标准:即一些可追踪的指标。成功标准具体显示了用户体验是否有效的达成了战略目标。

6.用文档来说明需求便于我们:

 a. 知道我们正在建设什么

 b. 知道不需要建设什么

7.撰写需求的规则:

 a. 乐观,这个系统将要做什么去“防止”不好的情况发生

 b. 具体,尽可能详细地解释清楚状况。例如“……可用”,“可用”的标准是什么?

 c. 避免主观预期,保持明确,避免歧义。尽量使用量化的术语来定义一些需求。

8.结构层:交互设计+信息架构。交互设计关注将影响用户执行和完成任务的选项,信息架构关注如何将信息表达给用户的选项。

9.信息架构着重于设计组织分类和导航的结构,从而让用户可以高效率、有效的浏览网站的内容

10.一个有效的结构的特点就是具备“容纳成长和适应变动”的能力

11.导航设计:

 a. 首先,他必须先提供给用户一种在网站间跳转的方法

 b. 其次导航设计必须传达出这些元素和他们所包含内容之间的关系。

 c. 导航设计必须传达出它的内容和用户当前浏览的页面之间的关系。

12.页面布局(线框图)是将信息设计、界面设计、导航设计放置到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有内在凝聚力的架构的地方。

13.评估视觉设计方案,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运作是否良好”上,对于之前层面设定的目标,网站外观是破坏了结构还是强化了结构?

14.如果你的设计是成功的,那么用户的眼睛在页面上移动的轨迹应该有以下两个特点:

 a. 遵循的是一条流畅的路径

 b. 为用户提供有效的选择、某种可能的“引导”

==========================================

战略层 —— 网站目标和用户需求
成功的用户体验,其基础是一个被明确表达的 战略 。知道企业与用户双方对网站的期许和目标,有助于确立用户体验各方面战略的制定。然而回答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不如说起来那么容易。

范围层 —— 功能规格和内容说明
带着 我们想要什么 我们的用户想要什么的 的明确认识,我们就能弄清楚如何去满足所有这些战略的目标。当你把用户需求和网站目标转变成网站应该提供给用户什么样的内容和功能时,战略就变成了范围。

结构层 —— 交互设计与信息架构
在收集完用户需求并将其排列好优先级别之后,我们对于最终展品将会包括什么特性已经有了清楚的图像。然而,这些需求并没有说明如何将这些分散的片段组成一个整体。这就是范围层的上面一层:为网站创建一个概念结构。

框架层 —— 界面设计、导航设计和信息设计
在充满概念的结构层中开始形成了大量的需求,这些需求都是来自我们的战略目标的需求。在框架层,我们要更进一步地提炼这些结构,确定很详细的界面外观、导航和信息设计,这能让美色的结构变得更实在。
表现层 —— 视觉设计

 

 

在这个五层木星的顶端,我们把注意力转移到网站用户会先注意到的那些方面:视觉设计,这里,内容、功能和美学汇集到一起来产生一个最终设计,这将满足其他四个层面的所有目标。
参考资料: http://www.ue-seo.cn/ue.html

 

 

完整的 UE 应该包含以下几个工作:
1.
需求调研
2.
信息架构规划
3.
交互设计
4.
内容设计
5.
视觉设计
6.
界面开发
7.
可用性测试

 

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大致可以分为 3 个角色:
1.
信息架构师:主要完成需求调研,信息架构规划,交互设计,内容设计,可用性测试
2.
界面设计师:视觉设计
3.
界面开发工程师:界面开发,表现层的交互设计(注意:这个跟交互设计是有区别的)

   

好的用户体验可以:
1
、提高用户的回访率(用户黏度);
2
、增强品牌气质的影响力和用户的荣誉感;
3
、提高产品持续获取利润的能力(我喜欢说:不是不能加广告,是看如何更有技巧的加广告);
4
、提高产品的用户满意度、为品牌带来不可估价的口碑;
5
、增强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和信任度;
6
、合理而高效的促进用户消费欲望,(也是长远的利润获取保障)
7
、是超越竞争对手最有深远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