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轮廓的原理

提取轮廓的原理

在检测物体的轮廓时,我们通常会使用到opencv中的findcontour和drawcontour,比较常用而且效果不错。那么findcontour是基于什么原理来实现轮廓的提取呢?

1985年,有个叫satoshi suzuki的人发表了一篇论文,Topological structural analysis of digitized binary images by border following,他介绍了两种算法来实现轮廓的提取,当然输入的图像是二值图像。findcontour就是基于这篇论文的思路来实现。

本博文分为三部分来写,第一部分是介绍satoshi suzuki论文的大致思想;第二部分是使用实例来阐述findcontour的运用;第三部分是代码的解释。

一、论文大概思想

这篇论文我看了一天多,内容还是比较好理解。他主要介绍了两种算法,用来对数字二值图像进行拓扑分析。第一种算法是在确定二值图像边界的围绕关系,即确定外边界、孔边界以及他们的层次关系,由于这些边界和原图的区域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外边界对应像素值为1的连通区域,孔边界对应像素值为0的区域),因此我们就可以用边界来表示原图。第二种算法,是第一种算法的修改版本,本质一样,但是它只找最外面的边界。

也许你会问,这个算法怎么来确定外边界,孔边界以及他们的层级关系?他采用编码的思想,给不同的边界赋予不同的整数值,从而我们就可以确定它是什么边界以及层次关系。输入的二值图像即为0和1的图像,用f(i,j)表示图像的像素值。每次行扫描,遇到以下两种情况终止:

(1)f(i,j-1)=0,f(i,j)=1;//f(i,j)是外边界的起始点

(2)f(i,j)>=1,f(i,j+1)=0;//f(i,j)是孔边界的起始点

然后从起始点开始,标记边界上的像素。在这里分配一个唯一的标示符给新发现的边界,叫做NBD。初始时NBD=1,每次发现一个新边界加1。在这个过程中,遇到f(p,q)=1,f(p,q+1)=0时,将f(p,q)置为-NBD。什么意思呢?就是右边边界的终止点。假如一个外边界里有孔边界时,怎么推导呢?限于篇幅,你可以看论文的附录1。

  • 0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AI算法网奇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