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多层板设计

多层板和双层板设计差不多

    甚至布线更Easy,但估计你买不到这类书籍(比较偏,没多少人看)。
    你有双层板的设计经验,多层就不难。
    
    首先,你要划分层迭结构,为了方便设计,最好以基板为中心,向两侧对称分布,相临信号层之间用电地层隔离。
    层迭结构(4层、6层、8层、16层):
    对于传输线,顶底层采用微带线模型分析,内部信号层用带状线模型。6层/10层/14层/18层基板两侧的信号层最好用软件仿真,比较麻烦。
    6层/10层/14层/18层等基板两侧是信号层,没有电地隔离,需要注意相临层垂直走线和避免交流环路。
    如果还有其他电源,优先在信号层走粗线,尽量不要分割电地层。
    
    =====    玻璃纤维基板
    -----    FR4绝缘介质材料
    S(*)     信号层(层号)
    TOP      顶层信号层
    BOTTOM   底层信号层

    TOP          TOP          TOP        TOP
  -------      -------      -------    -------
    GND2         +5V          +5V       +3.3V
  =======      -------      -------    -------
    +5V          S3           S3          S3
  -------      =======      -------    -------
   BOTTOM        S4           GND4       GND4
               -------      =======    -------
                 GND5         GND5        S5
               -------      -------    -------
                BOTTOM        S6        +1.5V
                            -------    -------
                             +3.3V        S7
                            -------    -------
                             BOTTOM      GND8
                                       =======
                                         GND9
                                       -------
                                         S10
                                       -------
                                        +1.0V
                                       -------
                                         S12
                                       -------
                                        GND13
                                       -------
                                         S14
                                       -------
                                        +1.8V
                                       -------
                                        BOTTOM

    其次,向厂家询问参数(介电常数、线宽、铜厚、板厚),以便进行阻抗匹配。这些参数不必自己计算(算了也没用,厂家不一定能做到),应由厂家提供。有了这些参数,就可以计算线宽、线间距(3W)、线长,这时就可以开始画板子了。
    
    多层板有盲孔、埋孔、过孔三种,可以方便布线,但价格贵。有时需要减小板厚,以便插入PCI槽,而绝缘介质材料不满足要求(除非走私进口),此时可以变通地采用非均匀板,例如:中间14层,边缘2层来解决,哎,那个贵呀。
    
    高速线最好走内层,顶底层容易受到外界温度、湿度、空气的影响,不易稳定。如果需要测试,可以打测试过孔引出。不要再存有飞线、割线的幻想,多层板已经不需要“动手能力”了,因为线在内部而且高频,不能飞,线很密也不能钻孔。养成纸上作业的习惯,确保制板一次成功,否则,就地销毁吧,眼不见心不烦。
    
    电地层的四个角采用圆弧布线,板子可能的话也作成椭圆型。地层比电源层面积大些(20H)。
    
    剩下的内容和双层板一样,不外乎电磁兼容、始端终端阻抗匹配、时钟同步等等,这些书嘛,就到处都是了。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对于 PCB 多层设计,有一些基本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遵循。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教程: 1. 确定需求:首先,明确你的项目需求,包括设计规格、电路功能和性能要求。这将有助于你选择适合的 PCB 层数和材料。 2. 确定层数:根据你的电路复杂性和性能需求,决定 PCB 的层数。多层可以提供更好的电磁兼容性、更高的信号完整性和更小的尺寸。 3. 规划布局:根据你的电路功能,将各个组件、连接器、电源和地面平面等放置在 PCB 上。确保组件之间的布局合理,以便最小化信号干扰和电磁辐射。 4. 连接布线:使用布线工具将电路元件之间的连接线路进行布线。在进行布线时,要注意信号完整性和信号干扰的问题,尽量避免交叉耦合和干扰。 5. 地面和电源平面:在多层设计中,使用地面平面和电源平面来提供良好的电磁屏蔽和电流传输。确保地面和电源平面分布均匀,并且与信号层之间有良好的连接。 6. 进行信号完整性分析:使用信号完整性分析工具,检查信号线路的传输特性。这可以帮助你发现潜在的信号完整性问题,如反射、时钟偏移和串扰等。 7. 设计规则检查:在完成设计后,进行设计规则检查(DRC)以确保没有布线错误、间距过小或其他不符合制造要求的问题。 8. 生成制造文件:完成设计后,生成制造文件,包括 Gerber 文件、钻孔文件和 BOM(材料清单)等,以便将设计发送给 PCB 制造商进行生产。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教程概述,实际的 PCB 多层设计过程可能更加复杂。你可以参考相关的PCB设计软件的文档和教程来获取更详细的指导。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