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

差不多两年前,读《朴槿惠自传》时知道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所有就买了这本书。小编喜欢买书,买的书很杂乱,主题门类各式各样。另外,相对于活人写的书,小编更倾向于死人写的书。小编没有读书计划,决定读什么书读谁的书基本是一时兴起,然后就开始读。读完一本之后,是否继续读这个主题的书呢?这个完全不确定,或者说完全不知道。因为在确定下一本书看什么之前完全不知道会“兴起何处”。
《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已经买了一段时间了,在家里书架上搁了很长时间,带在身边很长时间。这期间看了一些其他的书,专业的、历史的、国内的、国外的等等。但是直到看了清华大学2017届本科毕业典礼上邱勇先生的演讲——做有思想的行者,他在演讲中推荐了《中国哲学简史》。所以,才决定来读这本书。
关于读书笔记,是最近才强迫自己写要养成的习惯。读完一本书,或多或少应该记录一些文字,以示“到此一游”。前面写的读书笔记,比如《XX传记》、鲁迅的小说、《老人与海》,主要都是摘录书中一些个人当时觉得有道理有价值的文字。但是,读完《中国哲学简史》时发现之前写读书笔记的方式貌似不再适用。这本书里,除了一些为了说明一些为了说明道理的小故事之外,全是道理,各家的道理。这本书最大的特色是:用逻辑分析方法解释和分析古代的观念。这个很厉害!对于读者来说,读关于“逻辑”的书都不是件轻松的事(相比于小说、传记之类的书)。逻辑前的前提、逻辑后的结果、逻辑的过程都很重要,每一项都是要划重点的地方,都是可能要考试的地方。读书的过程很爽,但是读完后准备写读书笔记时就懵逼了。
这本书是非常非常非常值得读很多很多很多次的!!!
当前的读书笔记,小编决定,只考虑“逻辑后的结果”,而且只考虑其中和小编个人当前最能产生共鸣的那些“结果”,而且在小编这里不区分流派。然后,摘录相关文字。
(书中的哲学史截止到建国前,所以不涉及红色哲学,比如阶级斗争哲学、毛的其他傻傻的萌萌的哲学。)


哲学史的作用是告诉我们,哲学家的字句,这些人自己在过去实际上是意指什么,而不是我们现在认为应当意指什么。

哲学不报告任何事实,所以不能用具体的、物理的方法解决任何问题。
从实用的观点看,哲学是无用的。哲学能给我们一种观点,而观点可能很有用。

中国哲学的复兴则被人当做中华民族复兴的象征。

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概括的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自然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