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

差不多两年前,读《朴槿惠自传》时知道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所有就买了这本书。小编喜欢买书,买的书很杂乱,主题门类各式各样。另外,相对于活人写的书,小编更倾向于死人写的书。小编没有读书计划,决定读什么书读谁的书基本是一时兴起,然后就开始读。读完一本之后,是否继续读这个主题的书呢?这个完全不确定,或者说完全不知道。因为在确定下一本书看什么之前完全不知道会“兴起何处”。
《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已经买了一段时间了,在家里书架上搁了很长时间,带在身边很长时间。这期间看了一些其他的书,专业的、历史的、国内的、国外的等等。但是直到看了清华大学2017届本科毕业典礼上邱勇先生的演讲——做有思想的行者,他在演讲中推荐了《中国哲学简史》。所以,才决定来读这本书。
关于读书笔记,是最近才强迫自己写要养成的习惯。读完一本书,或多或少应该记录一些文字,以示“到此一游”。前面写的读书笔记,比如《XX传记》、鲁迅的小说、《老人与海》,主要都是摘录书中一些个人当时觉得有道理有价值的文字。但是,读完《中国哲学简史》时发现之前写读书笔记的方式貌似不再适用。这本书里,除了一些为了说明一些为了说明道理的小故事之外,全是道理,各家的道理。这本书最大的特色是:用逻辑分析方法解释和分析古代的观念。这个很厉害!对于读者来说,读关于“逻辑”的书都不是件轻松的事(相比于小说、传记之类的书)。逻辑前的前提、逻辑后的结果、逻辑的过程都很重要,每一项都是要划重点的地方,都是可能要考试的地方。读书的过程很爽,但是读完后准备写读书笔记时就懵逼了。
这本书是非常非常非常值得读很多很多很多次的!!!
当前的读书笔记,小编决定,只考虑“逻辑后的结果”,而且只考虑其中和小编个人当前最能产生共鸣的那些“结果”,而且在小编这里不区分流派。然后,摘录相关文字。
(书中的哲学史截止到建国前,所以不涉及红色哲学,比如阶级斗争哲学、毛的其他傻傻的萌萌的哲学。)


哲学史的作用是告诉我们,哲学家的字句,这些人自己在过去实际上是意指什么,而不是我们现在认为应当意指什么。

哲学不报告任何事实,所以不能用具体的、物理的方法解决任何问题。
从实用的观点看,哲学是无用的。哲学能给我们一种观点,而观点可能很有用。

中国哲学的复兴则被人当做中华民族复兴的象征。

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概括的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自然境界: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
功利境界: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
道德境界: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
天地境界: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

通过哲学而熟悉的更高价值,比通过宗教而获得的更高价值,甚至要纯粹得多,因为后者混杂着想象和迷信。

随着未来科学的进步,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的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作者通过这句话对中西哲学的解读确实让小编耳目一新。水——海洋、海洋国家、西方山——大陆、大陆国家、东方;动——海洋人民以商为生所以动,静——大陆人民以农为生所以静;海洋国家的人是知者,大陆国家的人是仁者;……)

“反者道之动”
儒家和道家都支持的一个理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发展到了一个极端,就反向另一个极端;这就是说,借用黑格尔的说法,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它自己的否定。
这个理论对中华民族影响很大,对于中华民族在其悠久历史中胜利地克服所遭遇到的许多困难,贡献很大。由于相信这个理论,他们即使在繁荣昌盛时也保持谨慎,即使在极其危险时也满怀希望。

说西方侵略东方,这样说并不准确。事实上,正是现代侵略中世纪。

必须进行逻辑分析,以便在哲学的历史中区别哪是不变的,哪是变的。

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又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知命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孔子明知道他不会成功,仍然继续努力。

我们能够做的,莫过于一心一意地尽力去做我们知道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而不计成败。
如果我们尽应尽的义务,那么,通过我们尽义务的这种行为,此项义务也就在道德上算是尽到了,这与我们行动的外在成败并不相干。
这样做的结果,我们将永不患得患失,因而永远快乐。所以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又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人只有已经做了他自己能够做的一切以后,对于那些仍然要到来的东西才只好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只好平静地、无可奈何地接受它。这才是儒家所讲的“知命”的意思。

每个人应当毫不考虑自己的利益,无条件地做他应该做的事,成为他应该成为的人。

孟子说人性善,并不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孔子,就是圣人。而是认为人性内有种种善的成分。他也承认,也还有些其他成分,本身无所谓善恶,若不适当控制,就会通向恶。

孟子认为一切人的本性中都有四端。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为什么人应当让他的“四端”,而不是让他的低级本能,自由发展?
孟子的回答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在于有此“四端”。

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

《庄子·天下》说,老子的主要观念是“太一”、“有”、“无”、“常”。
虽然万物都永远可变,在变,可是万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本身不变。

老子告诉我们:“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骄,是人前进到了极端界限的标志(然后就会向相反方向发展)。骄,是人应该避免的第一件事。
(“骄傲使人退步,谦虚使人进步”、“物极必反”、“过犹不及”、……)

谨慎地活着的人,必须柔弱、谦虚、知足。
柔弱是保存力量因而成为刚强的方法。
谦虚与骄傲正好相反,所以,如果说骄傲是前进打到极限的标志,谦虚则相反,是极限远远没有打到的标志。
知足使人不会过分,因而也不会走向极端。

每个个人从他自己特殊的有限的观点形成的意见。既然有限,这些意见都必然是片面的。可是大多数人,不知道他们自己的意见都是根据有限的观点,总是以他们自己的意见为是,以别人的意见为非。

哲学不报告任何事实,所以不能用具体的、物理的方法解决任何问题。
从实用的观点看,哲学是无用的。哲学能给我们一种观点,而观点可能很有用。

风水的基本思想是:人是宇宙的产物。

术数的本身是以迷信为基础的,但是也往往是科学的起源。

荀子认为人性恶。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

荀子指出,人应当有社会关系和礼,因为只有它们才使人异于禽兽。

礼本来包含不少迷信和神话。但是经过儒家的解释,这些方面都净化了,其中宗教成分都转化为诗。所以它们不再是宗教了,而单纯是诗的了。

《中庸》中的“中”很像亚里士多德的“黄金中道”的观念。有人可能把它理解为做事不要彻底,这就完全错误。“中”的真正含义是既不要太过,又不不及。
“恰到好处”即儒家所谓的“中”。

封建时代人的行为受礼的约束。(包括君王)

《大学》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八条目实际上只是一条目,就是“修身”。

中国人的民族观念,是从文化上来强调的,不是从种族上来强调的。
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
中国人缺乏民族主义是因为他们惯于从天下即世界的范围看问题。
可是一发现欧洲人具有的文明虽然和中国的不同,然而程度相等,这就开始不安了。情况的新奇之处不在于存在着不同于中国的人群,而在于存在着不同于中国文明的文明,而且有相等的力量和重要性。

无论在肉体或精神方面,人都是天的副本。
既然如此,人就高于宇宙其他一切的物。
人何以成之?董仲舒说通过礼、乐,就是说,通过文明和文化。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三纲是社会的伦理,五常是个人的德性。

中国历史上儒家和道家的传统,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西方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

佛教的中道宗和道家哲学相互作用,产生了禅宗。
禅宗虽是佛教,同时又是中国的。
禅宗虽是佛教的一个宗派,可是它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三世因果,六道轮回。

“宇宙的心”的观念,是印度对中国哲学的贡献。

禅宗:静默的哲学。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百尺竿头,象征着悟的成就的顶点。更进一步,意谓既悟之后,圣人还有别的事要做。

新儒家的主要来源可以追溯到三条思想路线。
第一,儒家本身。
第二,佛家,包括以禅宗为中介的道家,因为在佛家各宗之中,禅宗在新儒家形成时期是最有影响的。
第三,道教,道教有一个重要成分是阴阳家的宇宙发生论。

照新儒家的说法,心无欲,则如明镜,总是能够立即客观地反映面前的任何对象。

宇宙规律是凡物都包含自己的否定。

中国哲学家大都认为,历史是不断退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现在的一切都不如理想的过去。

理学和心学争论的主题是:
自然界的规律是不是人心(或宇宙的心)创制的。

孔子曾说颜回“不迁怒”。
新儒家非常重视孔子这句话,认为颜回的这个品质,是作为孔门大弟子最有意义的品质,并认为颜回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个完人。

风流的基本品质,是有个超越万物区别的心,在生活中只遵从这个心,而不遵从别的。

中国皇朝的政府,通过考试制度来保证官方意识形态的统治。

一切事物,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都是其理。

照程朱学派的说法,不是一切种类的物都有心,即有情;但是一切物都有其自己特殊的性,即有理。

在朱熹看来,实在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抽象的,一个是具体的。在陆九渊看来,实在只有一个世界,它就是心(个人的心)或“心”(宇宙的心)。

宇宙是一个精神的整体,其中只有一个世界,就是我们自己经验到的这个具体的实际世界。

根据朱熹的系统,一切理都是永恒地在那里,无论有没有心,理照样在那里。
根据王守仁的系统,则如果没有心,也就没有理。

人人都有良知,良知是他本心的表现,通过良知他直接知道是为是、非为非。

陆王心学和程朱理学都激烈地批评佛学。

新儒家比道家、佛家更为一贯地坚持着道家、佛家的基本观念。他们比道家还要道家,比佛家还要佛家。

照王守仁的说法,良知所直接知道的使我们意志或思想的伦理方面。它只能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但是不能告诉我们怎么做。

新儒家是儒家、佛家、道家(通过禅宗)、道教的综合。从中国哲学史的观点看来,这样的综合代表着发展,因此是好事,不是坏事。

中国人作为古老文明的继承者,在地理上与任何同等的文明古国相距遥远,他们很难理解,与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人,怎么会是有文化的人。因此,不论什么时候,他们一接触到不同的文化,总是倾向于蔑视它、拒绝它。他们不是把它们当做不同的东西,而径直认为它们是低劣的、错误的东西。

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永久性贡献,是逻辑分析方法。

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沉默。


  • 2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