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O模型分析与使用

 

概念

KANO模型主要是对用户需求分类和排序, 通过分析用户对产品功能的满意程度,来对产品的功能进行升级,从而确定产品实现过程中的优先级

需求属性分类

KANO将需求划分为五类,分别以英文字母M、O、A、I、R表示。

  • 必备型需求(M):需求满足时,用户不会感到满意。需求不满足时,用户会很不满意。
  • 期望型需求(O):需求满足时,用户会感到很满意。需求不满足时,用户会很不满意。
  • 魅力型需求(A):该需求超过用户对产品本来的期望,使得用户的满意度急剧上升。即使表现的不完善,用户的满意度也不受影响。
  • 无差异型需求(I):需求被满足或未被满足,都不会对用户的满意度造成影响。
  • 反向型需求(R):该需求与用户的满意度呈反向相关,满足该要求,反而会使用户的满意度下降。

better-worse系数

Better系数=(期望数+魅力数)/(期望数+魅力数+必备数+无差异数)

Worse系数= -1*(期望数+必备数)/(期望数+魅力数+必备数+无差异数)

better的数值通常为正,代表如果提供某种功能属性的话,用户满意度会提升;正值越大/越接近1,表示对用户满意上的影响越大,用户满意度提升的影响效果越强,上升的也就更快。

Worse其数值通常为负,代表如果不提供某种功能属性的话,用户的满意度会降低;值越负向/越接近-1,表示对用户不满意上的影响最大,满意度降低的影响效果越强,下降的越快。

方法

问卷设计——问卷评审——问卷发放——问卷回收——数据分析——产出报告共6个环节。

    1. 问卷评审:问卷设计完成后可以组织内部评审,对文案、界面、题目排列逻辑、答卷人角色等进行讨论
    2. 问卷发放:遵循三个原则 线上线下相结合 样本角色周全 样本量足
    3. 问卷回收:其主要在于结果统计、数据分析,因此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回收以后都需要整理成excel表格形式进行分析。
    4. 数据分析
  1. 针对问卷中的功能点,从正面评价、负面评价列出5*5的统计表。
  2. 将“我很喜欢”、“它理应如此”、“无所谓”、“勉强接受”、“我很不喜欢”分别用数字1、2、3、4、5标记。
  3. 根据KANO需求属性原则,将该表分为6类属性:可疑(Q)、魅力(A)、期望(O)、无差异(I)、反向(R)、必备(M)。并分别以不同的背景色标注,便于统计。如下图所示:
  4.  

 

    1. 产出报告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3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