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检验部门需要必备一份检验手册。如果你所在的质量检验部门还没有这样的指导性的文档,那就赶紧去编一本出来吧。因为,这是指导检验工作的方向和具体操作步骤。
今天就介绍一下检验手册和检验指导书
(一) 检验手册
(1)检验手册是质量检验活动的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的文件集合。它是专职检验部门质量检验工作的详细描述,是检验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质量检验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指南,也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组成部分,对加强产品形成全过程的检验工作,使质量检验的业务活动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2)检验手册基本上由程序性和技术性两方面内容组成。它的具体内容可以有:
①质量检验体系和机构,包括机构框图,机构职能(职责、权限)的规定;
②质量检验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
③进货检验程序;
④过程(工序)检验程序;
⑤成品检验程序;
⑥计量控制程序(包括通用仪器设备及计量器具的检定、校验周期表);
⑦检验有关的原始记录表格格式、样张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⑧不合格产品审核和鉴别程序;
⑨检验标志的发放和控制程序;
⑩检验结果和质量状况反馈及纠正程序;
(11)经检验确认不符合规定质量要求的物料、产品组成部分、成品的处理程序。
(3)产品和过程(工序)检验手册(技术性文件)可因不同产品和过程(工序)而异。主要内容有:
①不合格严重性分级的原则和规定及分级表;
②抽样检验的原则和抽样方案的规定;
③材料部分,有各种材料规格及其主要性能及标准;
④过程(工序)部分,有作业(工序)规程、质量控制标准;
⑤产品部分,有产品规格、性能及有关技术资料,产品样品、图片等;
⑥检验、试验部分,有检验规程、细则,试验规程及标准;
⑦索引、术语等。
编制检验手册是专职检验部门的工作,由熟悉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和检测技术的人员编写。检验手册中首先要说明质量检验工作宗旨及其合法性、目的性,并经授权的负责人批准签字后生效,并按规定程序发布实施。
(二)检验指导书
1.检验指导书的概念
检验指导书是具体规定检验操作要求的技术文件,又称检验规程或检验卡片。它是产品形成过程中,用以指导检验人员规范、正确地实施产品和过程完成的检查、测量、试验的技术文件。它是产品检验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的是为重要产品及组成部分和关键作业过程的检验活动提供具体操作指导。它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的一种技术作业指导性文件,又可作为检验手册中的技术性文件。其特点是技术性、专业性、可操作性很强,要求文字表述明确、准确,操作方法说明清楚、易于理解,过程简便易行;其作用是使检验操作达到统一、规范。
由于产品形成过程中具体作业特点、性质的不同,检验指导书的形式、内容也不相同,有进货检验用检验指导书(如某材料化学元素成分检验指导书;某电子元器件筛选检验指导书等)、过程(工序)检验用检验指导书(如机加工工序检验指导书;电镀工序检验指导书等)、组装和成品落成检验用指导书(如主轴组装检验指导书;清洁度检验指导书;性能试验指导书等)。
2.编制检验指导书的要求
一般对关键和重要的产品组成部分、产品完成的检验和试验都应编制检验指导书,在检验指导书上应明确规定需要检验的质量特性及其技术要求,规定检验方法、检验基准、检测量具、子样大小以及检验示意图等内容。为此,编制检验指导书的主要要求如下:
(1)对该过程作业控制的所有质量特性(技术要求),应全部逐一列出,不可遗漏。对质量特性的技术要求要表述语言明确、内容具体,语言规范,使操作和检验人员容易掌握和理解。此外,它还可能要包括不合格的严重性分级、尺寸公差、检测顺序、检测频率、样本大小等有关内容。
(2)必须针对质量特性和不同精度等级的要求,合理选择适用的测量工具或仪表,并在指导书中标明它们的型号、规格和编号,甚至说明其使用方法。
(3)当采用抽样检验时,应正确选择并说明抽样方案。根据具体情况及不合格严重性分级确定可接受质量水平AQL值,正确选择检查水平,根据产品抽样检验的目的、性质、特点选用适用的抽样方案。
检验指导书的主要作用,是使检验人员按检验指导书规定的内容、方法、要求和程序进行检验,保证检验工作的规范性,有效地防止错检、漏检等现象发生。 3.检验指导书的内容
(1)检测对象:受检产品名称、型号、图号、工序(流程)名称及编号;
(2)质量特性值:按产品质量要求转化的技术要求,规定检验的项目;
(3)检验方法:规定检测的基准(或基面)、检验的程序和方法、有关计算(换算)方法、检测频次、抽样检验时有关规定和数据;
(4)检测手段,检测使用的计量器具、仪器、仪表及设备、工装卡具的名称和编号:
(5)检验判定:规定数据处理、判定比较的方法、判定的准则;
(6)记录和报告:规定记录的事项、方法和表格,规定报告的内容与方式、程序与时间;
(7)其他说明。
检验指导书的格式,应根据生产组织的不同生产类型,不同作业工种等具体情况进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