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疗图像处理:MRI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杨正汉

目录

一、基本原理

1.组成

1)主磁体:

2)梯度系统:

3)射频系统 :

二、MRI的物理学原理

1.人体MR成像的物质基础

2 MRI可以探测出什么磁化矢量

3.怎么产生磁共振

4.射频线圈关闭后采集信号

5.磁共振加权成像

6.MRI空间定位

7.K空间

8.总的过程


一、基本原理

1.组成

对应了解

1)主磁体:

基本构建,用于产生磁场,主要有两种方式产生磁场==永磁(磁铁)、电磁(给线圈通电)。MR按主磁场的场强分类主要有四类,分类的原因是MR信噪比与主磁场场强成正比,低场<0.5T,中场0.5T-1.0T,高场1.0T-2.0T,超高场强>2.0T。1T=10000高斯,1高斯=5安培电流流过的铜线距离1厘米原距离的磁场强度。

核磁共振不仅需要磁场,还必须是要高度均匀的磁场,因为它能帮助我们空间定位、提高信噪比等

强度均匀度磁场的一种表示方法为频率半高宽:

2)梯度系统:

主要用于空间定位、产生信号、扩散梯度等,由梯度线圈和梯度 放大器组成。医学中里面的梯度是一个线性向上的坡度 ,而不是常见的楼梯。

梯度的产生主要是如下图(这只是Z轴的 梯度磁场,其他XY轴都是如此),从图中可以看出黄线 头部磁场高,脚部磁场低,因为在头部电流线圈产生的磁场与主磁场一致,故加强了磁场强度,在脚步电流线圈产生的磁场方向与主磁场相反,故减少了磁场强度,从而形成了一个坡度。

梯度线圈的性能指标:梯度场强和切换率,下图就是梯度场强的计算,而切换率就是当我们设置一个场强强度,然后通电之后要达到这个强度需要一定的时间,故切换率=场强强度/需要的时间。

现在的梯度模式主要有:单梯度、双梯度

3)射频系统 :

主要用于激发人体产生共振、采集MR信号,由射频放大器、射频通道、脉冲线圈(发射线圈 、接收线圈)组成。有的设备既能激发又能采集。

接收线圈与MRI是密切相关的,接收线圈离目标越进,所接收的信号越强、线圈内体积越小,所接收到的噪声越低。所以就产生了对应人体线圈的设备,专门检测。

4)计算机系统与谱仪

二、MRI的物理学原理

1.人体MR成像的物质基础

人体内带电的原子总是在自旋,所以就会产生磁场,这里就叫核场。利用氢原子核来生成MR图像,通常情况下氢原子核产生的磁场方向是随机的,更加矢量原则那么存在磁场抵消的情况,所以一般情况下人不能向磁铁一样有吸引力,即使再精密的仪器也检测不了如此细小的磁场。

所以就把人放到主磁体里面,运用主磁体产生的磁场,那么人体中的氢原子就完全平行了,只是指向的方向不同罢了,最后就得到了一个方法的磁场。

进动是核场(小磁场人体产生)与主磁(主磁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存在一定的角度不是完全平行好比陀螺斜着也能转动。进动的频率明显低于质子的自旋频率,但是进动更重要。

2 MRI可以探测出什么磁化矢量

不同的人体组织由于氢质子含量不同,宏观磁化矢量也不同。但是此时的核共振线圈还是不能检测出纵向磁化矢量,因为它在主磁体中的磁场还是太小了。但是根据电磁原理,如果磁体切割电场那么就能产生电流,所以如果纵向和主磁体方法一致无法探测出,那么如果得到横向来切割主磁体 是否就能被探测出,不过由上面结论得知,无法产生横向磁化矢量==》这就需要共振。

3.怎么产生磁共振

这个时候就需要发射系统中的发射线圈给低能氢质子发射无线电波,运用共振原理,使其获得能量,然后进入到高能状态,不同的强度会让其发生不同的角度偏转。

通过上面能检测到不同组织氢质子含量的差别,但是对于临床诊断而言还是不够的,所以我们总是在90度脉冲关闭后过一定时间才进行MR信号采集。

4.射频线圈关闭后采集信号

1)纵向弛豫:

不同组织释放能力的时间是不同的,这个时间T1弛豫的快慢。

2)横向弛豫

而横向磁化矢量的衰减是由于质子失相位。失相位是指:氢质子的位置不再统一了,而是随机地分在每个位置,横向磁化矢量就逐渐消失。

不同组织有着不同质子密度、横向(T2)弛豫速度、纵向(T1)弛豫速度,这是MRI显示解剖结构和病变的基础。如何利用这些技术得知不同组织的特性和结构、以及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这就需要磁共振加权成像。

5.磁共振加权成像

什么是加权:

弱就黑,强就白,T1为一段时间后恢复为纵向,T2为一段时间后横向减少

但是线圈没办法探测出纵向矢量,所以把一定时间之后恢复的纵向矢量再给脉冲变为横向,所以我们就能知道不同组织所表现出来来颜色,比如水为黑色,脂肪为白色。

6.MRI空间定位

射频系统通过线圈发射脉冲,那么到底发射在人体组织的那个地方呢,这就靠MRI的空间定位。

所以MRI空间定位也就利于磁场强度来确定具体的位置,MRI的三维空间定位也通过三个梯度场强来实现。

1)层面层厚选择

利用梯度场和脉冲带宽进行配合。通过控制脉冲的带宽那么就会映射到人体的不同部位。

2)频率编码

那么就能把这个信号中的所有信息都分辨出来。

3)相位编码

所以要频繁的转化相位场的强度,使其内部发送转变。

7.K空间

K空间为MR图像原始数据的填充存储空间格式,填充后的资料经傅里叶转化,重建出MR图像。

K空间中间的相位编码线决定图像的对比,周边区域(高频)的相位编码决定图像的解剖细节

8.总的过程

  • 16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