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翼型性能曲线(升力、阻力系数曲线、极曲线、升阻比曲线)和几何形状(上中下弧线、前缘半径)选择翼型

引言

    本期内容:升力系数曲线、阻力系数曲线、极曲线、升阻比曲线、根据翼型的极曲线选择翼型、根据翼型的几何形状(中弧线、上弧线、下弧线、前缘半径)选择翼型。



升阻特性的表示法

    表示翼型性能的曲线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所谓升力系数曲线、阻力系数曲线和极曲线。

一、升力系数曲线、阻力系数曲线

    升力系数曲线的横坐标表示迎角 ,纵坐标表示升力系数 如图所示。从曲线上可以直接查到不同迎角时的升力系数,机翼的零升力迎角(用 表示,通常是负值),临界迎角 和最大升力系数

alt

    阻力系数曲线与升力系数曲线相似。横坐标是迎角 ,纵坐标是翼型的阻力系数 这个曲线表示在不同迎角时翼型产生阻力系数的大小。



二、极曲线

    还有一种翼型的性能曲线称为极曲线(亦称李林达曲线)。极曲线与以上两种曲线不同,这种曲线的横坐标表示翼型的阻力系数,纵坐标表示升力系数,在曲线上标出迎角的大小,如图所示。

alt

    利用这种曲线可以很迅速地同时查到一定迎角下的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譬如从图上可查到这种翼型在雷诺数为84000,迎角为6°时的升力系数是0.80,阻力系数是0.078。

    从这曲线上还可以看到翼型的最大升力系数(相当于曲线最高点的升力系数)和临界迎角(对应于最大升力系数的迎角)。在图中,临界迎角是10.4°,最大升力系数是1.0左右,阻力系数是0.12。

    极曲线还有一个方便的地方,就是可以直接查到有利迎角。所谓有利迎角就是升力系数与阻力系数的比值为最大时的迎角。飞机用这个迎角飞行时,可以保证在同一高度滑翔得最远。

    从坐标原点做切线与曲线相切,切点所对应的迎角就是有利迎角。图中所示曲线的有利迎角为2°~ 3°,这时所对应的升力系数为0.55,它与阻力系数0.05的比值(0.55/0.05=11)就是翼型的最大升阻比。在其他迎角下这个翼型的升阻比都比这个数值小。


    有时将机翼极曲线与升力系数曲线画在一起。横坐标同时表示迎角和阻力系数,纵坐标则只表示升力系数。这种曲线上的极曲线一般不标明迎角。需要知道迎角时可通过升力系数曲线决定,如图所示。例如在升力系数是1.2时迎角是5°。这样极曲线上对应于升力系数1.2的那一点的迎角也是5°。

alt


三、升阻比曲线

    另外还有一种不常见的曲线,就是升阻比曲线(图中的 曲线)。这种曲线是根据不同迎角时机翼产生的升阻比的大小画出的

alt

    每种翼型都可以通过试验的方法找出它的极曲线或升力系数曲线来,这些曲线通称翼型性能曲线。不同翼型的曲线也不同,所以每一曲线上都应注明是哪一种翼型,如B-6358或MVA-301等。此外,最好写上试验时的雷诺数,以便查阅。雷诺数相差很大的资料不能随便通用。

    如果在曲线旁边写有 字样,表示这些曲线是翼型数据不是实际机翼数据, 称为展弦比,表示机翼的长度(翼展)和翼弦长度之比,机翼翼尖的气流会影响到整个机翼的情况。

    所以要准确地测量出翼型的性能,应把机翼做得无限长(即 ),实际上不可能这样做;但可在风洞中用隔板把两翼尖顶住(相当于两个很大的垂直面装在翼尖上),试验出的结果与翼展无限长的机翼基本相同。



翼型性能的估计及选用

    在设计无人机的时候,留空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性能指标。翼型的选用决定了升力和阻力的大小,也间接决定了无人机的留空时间。

一、根据翼型的极曲线选择翼型

    从翼型的极曲线可以看出翼型的好坏和特点。一般来说,翼型的阻力系数愈小愈好,也就是说极曲线愈向纵轴靠近愈好。

alt

    图中的几种翼型极曲线,B-8306翼型的阻力较小。不过这还不够,如果想要留空时间长,小迎角时阻力小并不说明翼型有什么好处,应该要求升阻比愈大愈好。

    这时机翼所用的迎角不是小迎角而是比有利迎角还大一些的迎角。大多数翼型,最大升阻比(用符号 表示)愈大,有利迎角就愈大,产生的升力系数也愈大,飞行速度便可以减慢。

    从曲线上看,通过原点与极曲线相切的直线愈陡愈好,因为切线与横轴所成的夹角愈大,表示升阻比愈大。例如,图中的B-8306翼型的最大升阻比较B-6358的大,所以一般说来前一种翼型比后一种好。选择翼型时可以先把最大的升阻比选出来然后再考虑其他因素。


alt

    如果从极曲线上发现两种翼型的最大升阻比相同,例如,图中的B-10355与B-6358翼型几乎可用同一条线相切,则选用对应最大升阻比的升力系数较大的翼型。因为决定飞行性能的是整架飞机的升阻比,而翼型阻力只占整架飞机阻力的1/3左右。

    虽然B-10355翼型的升力系数及阻力系数都不大,但加上机身等部件的阻力系数以后,总的升阻比便会大为降低。与此相反,对升力系数及阻力系数都较大的B-6358翼型,加上其他阻力后影响会较少。

    此外,极曲线当中部分愈垂直愈好(图中的B-8306比B-10355好)。这样的极曲线表示机翼在很大的迎角范围下阻力系数增加很小,这样的飞机也稳定好飞。



二、根据翼型的几何形状选择翼型

    利用作图法还可以把零升力迎角估计出来。

    首先把翼型及中弧线画好,从前缘向后量出40%弦长的地方,在翼弦上得一点。从这点作垂直于翼弦的直线与中弧线相交于一点,如图所示的B点。将这点与后缘A点连一直线,这条直线便称为零升力弦。气流从这个方向吹过来,翼型将不产生升力。这条线与翼弦所成的角度就是零升力迎角,用 表示。

alt

    实际上用这个方法决定零升力迎角不很准确,只有在找不到资料时才这样做。

    当机翼的雷诺数超过翼型的临界雷诺数时(即飞机飞得很快,弦长在150毫米以上),每种翼型零升力迎角是不变的;但如低于临界雷诺数,雷诺数愈小,愈接近于零。从下图知道零升力迎角后,便可以估计不同迎角时产生的升力系数。

alt

    临界雷诺数:当流体在管道中、板面上或具有一定形状的物体表面上流过时,流体的一部或全部会随条件的变化而由层流转变为湍流,此时,摩擦系数、阻力系数等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转变点处的雷诺数即为临界雷诺数。


    1.通过中弧线的形状选择翼型

    中弧线一般是椭圆形或抛物线形的一部分。中弧线弯度愈大,在相同迎角时产生的升力系数愈大,但阻力也稍微增大。对于留空时间久的飞机翼型用弯度大的翼型(即凹翼型)较好。一般中弧线弯度应为4%~8%(如B-5356翼型是6%,NACA-6409翼型也是6%)。

    中弧线弯度太大时,阻力增大很多,压力中心移动很多,所以不很适宜。至于中弧线最高点位置,一般是在25%~50%之间。但中弧线弯度增大会使压力中心移动较多,合力位置在不同迎角时变化很大,因此对弹射起飞的飞机很不适宜。

    要求稳定性好的飞机,其翼型中弧线愈接近直线愈好。无尾飞机或飞翼用的翼型中弧线应为横放的S形。必须注意,这种翼型的中弧线呈S形,不等于说翼型外形也像横放的S形,要仔细观察甚至画出中弧线后才能认出来。


    2.通过上弧线的形状选择翼型

    翼型上弧线的形状及上弧线最高点的位置对于气流流过翼型的情况有很大影响,在Re=20000~100000范围内,翼型上弧线最高点位置最好离前缘25%~30%翼弦。上弧线高度可以为9%~10%弦长。


    3.通过下弧线的形状选择翼型

    翼型下弧线的形状不及上弧线那么重要,但如果设计得不好,对翼型的性能也会有不良影响。翼型下弧线最高点位置最好在离前缘50%~60%翼弦处。翼型下弧线最高点到弦线的距离(高度)最好在5%~7%弦长之间。

    如果小于这个数值,在平静气流中的滑翔性能不够理想;如果大于这个数值,在有风和有上升气流时的滑翔性能会变差。

    从翼型前缘到翼型下弧线最高点的这一段曲线形状,对于凹凸翼型,最好也是近乎直线但稍微向下凸起的曲线。从翼型下弧线最高点到后缘这一段弧线最好是逐渐向上弧线接近,最后和上弧线重合。


    4.通过前缘半径的形状选择翼型

    翼型前缘部分的形状对于机翼上表面边界层的状态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前缘比较“尖锐”,就很容易在机翼上表面获得湍流边界层。但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前缘太尖,又会使机翼只能在很窄的迎角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性能。



写在最后

    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发表见解。我们将更新一系列完整的飞行器理论知识,如果感兴趣可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纸胶带无人机)。还可联系编者(vx:zhijiaodai2000),备注“飞行器”,加入群聊,领取更多免费资料。

    天上来的梦,注定要往天上追。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可以设计出属于自己的无人机。

本文由 mdnice 多平台发布

  • 20
    点赞
  • 2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